三国演义关羽博望坡军师用兵的描述

如题所述

本回演义主要说的是诸葛亮初用兵。博望一战确有其事,不过此事和诸葛亮没有关系,博望一战是诸葛亮很可能还没有加入刘备阵营,而且就算加入也不可能如演义中那般指挥军队,事实上在刘备身前,主要是由刘备负责前线的战斗,诸葛亮大部分时间是作为负责后方政务和后勤补给的官员,就好象萧何和荀彧一般的角色,甚少在前线参与军事,(按一般演义上的军师角色来说,法正庞统比诸葛亮更象军师。)更不用说直接指挥了,博望之战乃是刘备指挥的,这也是刘备的诸多事迹被演义移加至诸葛亮的开始。我们以后会陆续提到。 不过,本章还没到总结诸葛亮演义和历史区别的时候,这次想说的是刘琦之事,本章刘琦为求诸葛亮之计,来了一招“上屋抽梯”,终于逼的诸葛亮说了效仿重耳一事,让刘琦主动外放江夏。 诸葛亮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刘琦与刘备的关系颇佳,假若他能或许继承权,那刘备肯定可以得到重用,进而得掌荆州大权,而要掌权那就不能离开首府之地,就好象袁绍一事,袁绍未必真决定了由袁尚掌权,但是袁谭在外,袁尚在内,一旦有事,袁尚便可造成既成事实,袁谭毫无办法。 一般来说,控制中央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不说一般正常的情况下得到朝廷便代表着拥有了全国的权力,即便乱世之时,众人依旧想获得中央朝廷之权,所谓“挟天下以令诸侯”也,这不但是名分问题,更关乎实力的对比,在传统思维下,中央拥有比地方更大的号召力,即便在乱世割据的情况下,依然有部分地方政权会听从中央号令,比如三国的张杨,再比如北洋军阀时期便有许多地方政权没有明确的派系,以中央马首是瞻。所以一旦得到中央权力,在很多情况下就意味着获得许多倾向于中立的势力支持或者不介入,这对于天下之争是相当重要的,三国时期的曹操便占有这样的优势。自然,这也意味着,在大部分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先获取中央政权为上,所以只要有一定的实力,必然会介入朝堂之争,甚至以全副身家性命投入也在所不惜。 而这种事以太平日子中同姓相争,骨肉相残最为惨烈。我们之前在《长子继承下的迷雾》一章中说过,选择嫡长子继承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减少这样的权力之争,减少继承权力的成本,可嫡长子往往并不能顺利的接位,如嫡长子死去,或者嫡长子不得父亲之欢心,都会造成继承权的争夺。所以每奉主公身体欠佳之时,为了继承权力和日后的格局,朝廷之上便会开始一场明争暗斗。而这种争夺的结局往往是胜利为王,败者死亡,自刎或者软禁已经是其中最好的结局。 朝堂之争是如此凶险,有人不惜为权力舍身博大,也有人明哲保身,退至地方以求全身。这一来是示意我无心宝座,求对方放之一马。另一方面也是经营地方,手握实权,壮大自己,无论是谁得到宝座要对自己动手都要估量一番,而且万一朝堂有变,便可乘虚而进,反客为主。 如齐桓公晋文公两位都是春秋霸主,起初都为避祸而逃至远方,待国中有变便乘势回来,终成霸业,诸葛亮劝刘琦便是用的重耳之例,假如说这两位是春秋人物,和日后不同,那汉文帝则也可一说,他与母亲为防吕后,而退至封地,而后吕后死,朝中变革,他因祸得福,居然重新坐上了权力宝座。朱棣经营外藩而日后夺得皇位。 而诸葛亮让刘琦外放,则是因为刘琦获得继承权的希望渺茫,在内反而容易遭到暗害,还不如外放,一则掌握一方重地,可保自身平安,二则万一有变,可效仿晋文公当年,勒兵进逼,所谓进可攻,退可守。 不过这种事情毕竟要看运气,重耳在外流亡几十年才得以回来,朱棣的夺位也有很多的运气成分,自从采取了中央集权制度后,各朝又吸取教训,限制在外藩王的权力,他们要获取权力并不容易。如明朝,朱棣由外藩得权,在其之后也刻意限制了外地藩王的权力。毕竟,比之中央政权来说,地方一域,实力相差太远。 所以外放这件事,更多的是诸葛亮想先让刘琦避开朝堂之祸,是明哲保身之举,毕竟刘琦在江夏还是一番助力,假若在荆州,那刘琦只怕就危险了。 说起外放,古代的外放到底是好是坏呢?刚才已经说到了,中央朝堂是权力的中心,地方只是羽翼而已,假若心是向着朝中大权的,那最好是在京城为官,古代的京官往往比地方官员要高那么一等。此外,古代生产力有限,大部分资源都集中在少数几个地区,尤其是京城,生活比外地要舒服得多了,就说那明朝科举考试吧,成绩好的进翰林院或者为翰林院庶吉士,这都是京官,可以面见皇帝和高官,以后就有机会入阁拜相,而成绩差的外放为地方官。所以京官外放往往也就是意味着贬官。本在京城为官,前途大好,甚至可以上达天听,却一下要到外地做地方官,这往往就是失宠的代名词。 但是,且住,这指的主要还是那些大官或者品级虽低但是实权不小有前途的官僚,他们外放,那是亏大了,但是对于那些小官或者无望升迁的京官来说,外放不委是天赐的好事。京城为官,有前途还好,但是没有前途呢,且别忘了这京城到处是大官,出门都要小心撞了谁的车驾轿子。可一旦外放,只要不是那穷乡僻壤,做起那土皇帝来,可就舒服多了,这油水可比京城里好捞多了,就算清正廉洁,那至少在地方上可以不用看太多的上级脸色,权力自由得多了。尤其在中央朝堂衰弱之时,那地方官更加吃香了,那刘焉便看东汉日益危险,就跑至益州做那土皇帝,可比那些留在京城被董卓一干人或杀或劫的同僚舒服多了。 另外,通常情况下,一些京官也会外放地方,但是这并非贬级,而是让他们去地方锻炼一下,增加一下历练,现在我们叫挂职锻炼。这种京官的外放只是镀金而已,几年之后便会回到京城派以大用了。当然,假若几年之后回不去,就意味着自己的仕途危险了。 还有,一些京官会出任封疆大吏如巡抚一职,这种重要地方官职只要不是宰相这般级别的人担任,也不能认同为贬级。尤其明朝巡抚本就是京官外巡形成惯例才变成地方大员,巡抚要每年回京议事,也是变相的京官。 还有一种情况,因为在京城没有机会,而到地方寻找机会升职从而再回京城作官的,这种例子在初唐极多,初唐对外征战频繁,边疆大将权大,军功又丰厚,而在京城则少有机会征战,一些军人便调职边军,立功之后再得以回朝,所谓“拜将”再“入相”。 此外,外放也有中央监督地方的意味,刚才说到明朝的巡抚制度便有这样的意思。此外,如汉明等代初期都给予藩王封地大权,为何?就是希望同姓王能在地方协助中央。相比外姓,还是皇族可信一点,唐朝也不例外,唐初便有以王子带兵征伐的习惯,安史之乱唐玄宗便分封诸子到各地为节度,从而还形成一起“永王之乱” 外放一事,意味深长,有明升而暗降之,也有明贬而暗升之,有前途光明之,也有无望回京之,有出外发财之,也有出外避祸之,有离开时喜笑颜开者,也有离开是愁眉苦脸者,有失败者,有胜利者。在京城门前的那一瞬间,不知留下了多少京官回首那无穷滋味的一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1
当时诸葛亮给关羽一千兵。
可见《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 荆州城公子三求计.博望坡军师初用兵。愿文如下:
......
忽报曹操差夏侯□引兵十万,杀奔新野来了。张飞闻知,谓云长曰:“可着孔明前去迎敌便了。”正说之间,玄德召二人入,谓曰:”夏侯□引兵到来,如何迎敌?”张飞曰:“哥哥何不使水去?”玄德曰:“智赖孔明,勇须二弟,何可推调?”关、张出,玄德请孔明商议。孔明曰:“但恐关、张二人不肯听吾号令;主公若欲亮行兵,乞假剑印。”玄德便以剑印付孔明,孔明遂聚集众将听令。张飞谓云长曰:“且听令去,看他如何调度。”孔明令曰:“博望之左有山,名曰豫山;右有林,名曰安林:可以埋伏军马。
云长可引一千军往豫山埋伏,等彼军至,放过休敌;其辎重粮草,必在后面,但看南面火起,可纵兵出击,就焚其粮草。
翼德可引一千军去安林背后山谷中埋伏,只看南面火起,便可出,向博望城旧屯粮草处纵火烧之。
关平、刘封可引五百军,预备引火之物,于博望坡后两边等候,至初更兵到,便可放火矣。”又命:“于樊城取回赵云,令为前部,不要赢,只要输,主公自引一军为后援。各须依计而行,勿使有失。”云长曰:“我等皆出迎敌,未审军师却作何事?”孔明曰:“我只坐守县城。”张飞大笑曰:“我们都去厮杀,你却在家里坐地,好自在!”孔
明曰:“剑印在此,违令者斩!”玄德曰:“岂不闻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二弟不
可违令。”张飞冷笑而去。云长曰:“我们且看他的计应也不应,那时却来问他未迟。”二
人去了。众将皆未知孔明韬略,今虽听令,却都疑惑不定。孔明谓玄德曰:“主公今日可便
引兵就博望山下屯住。来日黄昏,敌军必到,主公便弃营而走;但见火起,即回军掩杀。亮
与糜竺、糜芳引五百军守县。”命孙乾、简雍准备庆喜筵席,安排功劳簿伺候。派拨已毕,
玄德亦疑惑不定。
...... 参考资料:http://www.oklink.net/gdwx/4dmz/2/039.htm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8-16
曹操遣夏侯敦进攻刘备。刘备重视诸葛亮,关张二人不悦。诸葛亮请刘备交付剑印以驱使关张二人,刘备应允。诸葛分付众人,张飞笑而讽之,刘备力挺诸葛,众人领命疑惑而去。夏侯敦至博望坡,笑诸葛亮不懂用兵。赵云先至,与之战,诈败,夏侯敦追击。刘备又战,再诈败,夏侯敦轻敌冒进。天色已晚,夜风渐大,于禁劝夏侯敦小心火攻,夏侯敦醒悟已晚。霎时四面火起,曹军自相践踏,死伤无数,赵云回师,夏侯敦、于禁夺路而逃。关羽袭博望城,李典战败,逃走。张飞刺死夏侯兰,韩浩逃走。战至天明,尸横遍野。关羽张飞拜服诸葛亮。

楼主要的是这个吗?此乃原创。
第3个回答  2010-08-16
关于三国的故事,显然几乎每个中国人都是十分熟悉的。小说家罗贯中在其作品《三国演义》里,已经为大家讲述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片段。其中,像诸葛亮,关羽等人物更是脍炙人口,已经几乎成为整个民间的神话人物。

但是,如果有喜欢较真的人,在反复阅读个这部小说以后,却也不由对其中某些情节产生了种种怀疑。罗贯中就像一个恶作剧的人,似乎有意或者无意地在这本小说的情节里隐藏了无数个谜,供后世的读者揣摩猜测。从表面看来,这些谜团仿佛是由于作者的考虑不周或者胡编乱造而产生的各种逻辑破绽。然而,隐藏在表象后面的却有是作者欲言又止,种种事实深埋于心,却又不敢公然表露的痛苦下,将事实用各种方式隐藏在的整本《三国演义》的小说里。

要想把其中的谜底完全解开,凭我个人之力显然是不可能的了。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其实只是想在这里就其中的几个问题,说道一番。

在《三国演义》的整本书里,有两个人物,罗贯中居然连名字也没有交代。其中一个是被张飞痛打了的督邮。当然,他只是个小人物,名字或许并不重要。然而,另一个人物却是在整个三国里发生了重要的作用,她就是貂蝉。

稍有历史知识的人应该知道,貂蝉原来的意思是汉代侍从官员的帽饰而不是她的名字。虽然在所有正史文献里,貂蝉并无明文记载,但在很多民间戏曲传说里,她缺是有名字和身世的——貂蝉本姓任,名红昌。她出身的地方说法不一,一说临洮,一说米脂,一说忻州。

那么,既然貂蝉确有姓名,那么对于这么重要一个人物,罗贯中为什么故意隐藏不说呢?

还有,白门楼事件中吕布被曹操处死后,貂蝉的下落又是如何呢?罗贯中居然也是只字不提,这完全不符合罗贯中的一贯风格。要知道,罗贯中在整本《三国演义》里,几乎都坚持对每个重要人物的下落有个清晰交代。比如,孙尚香在被骗回东吴后其实已经和整个三过的故事关系不大了,可当刘备兵败,病死白帝时,罗贯中还是不由地特意再次提到孙尚香闻讯自杀的事情,给读者一个完整的交代。可是,对于貂蝉,罗贯中却为什么又显得如此过于惜墨入金呢?

这些问题,很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从民间传说中,我们可以听到好几个关于貂蝉下落的版本:

一种说法是,关羽把貂蝉藏起来,曹操得知后就派人捉拿,貂蝉扑剑自戕;另一说法是貂蝉在关羽安排下返回故乡,终老故土(也有说是出家为尼,并有著作“锦云堂暗定连环计”);更有一说法是曹操把貂蝉明许关羽,暗应刘备,以期挑拨他们兄弟感情,为绝曹念,关羽杀死了貂蝉;更有元代杂剧“关公月下斩貂蝉”,说曹操派貂蝉诱惑关羽,关羽怕自己把持不住,挥刀斩了貂蝉月下的影子,貂蝉飞身进入月宫。

由此可见,不论哪种说法,貂蝉的下落都和关羽紧密联系在一起。

其实,在《三国演义》里,罗贯中其实用了一种借代的手法,已经把这事情讲述了出来。他实际上是用了虚构的赤兔马来暗示了这一点。

其实很多人都发现了一个疑点,关羽在从吕布那里获得赤兔马时,赤兔已经是一匹成年马了,而关羽也正当盛年。而当关羽最后败走麦城为东吴所杀的时候,他居然骑的还是赤兔,而当时他已经是五十几岁了。这显然是个太明显的错误了。

具体算来,当初吕布从董卓那里获得赤兔的时候,赤兔已经可以战场使用了。那一年是公元190年。关羽获得赤兔的时候,已经大约过了超过十年。等到关羽走麦城的时候,已经是公元221年了。也就是说,就算当初董卓赏给吕布的是一匹刚出生的小马驹,到关羽死,赤兔也有31周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