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萝卜是炒着吃还是煮着吃有营养?

如题,每次煮稀饭的时候放婆婆都说那样吃不好,说炒着吃有营养,哪位给个回答!

  胡萝卜是一种质脆味美、营养丰富的家常蔬菜,李时珍称之为菜蔬之王。美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证实:每天吃两根胡萝卜,可使血中胆固醇降低10%~20%;每天吃三根胡萝卜,对预防心脏疾病和肿瘤有奇效。

  有资料表明,儿童体内缺乏维生素A是患呼吸道疾病的一大诱因。

  而缺乏维生素A就容易患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一旦感冒或腹泻,体内维生素A的水平又会进一步下降。维生素A缺乏还会降低人体的抗体反应,导致免疫功能下降。维生素A对呼吸道及胃肠道黏膜的保护作用已得到广泛证实。在众多食物中,最能补充维生素A的当属胡萝卜。可能很多儿童不能接受胡萝卜特殊的味道,令家长头痛。家长可将胡萝卜与肉、蛋、猪肝等搭配着吃,或将胡萝卜做成饺子、包子、馅饼;做炒菜加几粒小丁香可去掉一些怪味。

  专家研究发现,胡萝卜中的β—胡萝卜素能有效预防花粉过敏症、过敏性皮炎等过敏反应。专家给一组实验鼠喂普通饲料,而给另一组实验鼠喂的饲料每100克中添加了2毫克β—胡萝卜素。他们用药物刺激实验鼠,使它们出现过敏反应,然后分析实验鼠的症状和血液中组胺的浓度。组胺广泛存在于全身的组织细胞(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中。由于抗原抗体反应或受到某些物质和物理刺激,组胺从细胞中释放出来,与各种靶细胞中的特异受体结合,产生一系列生理反应,即人们常说的过敏反应。专家们发现,摄入适量β—胡萝卜素的实验鼠体内组胺的含量较少。从这些实验鼠的脾脏中取出细胞培养并加以分析,发现β—胡萝卜素能调节细胞内的平衡,使实验鼠较难出现过敏反应。

  现在人们对胡萝卜的习惯吃法大多是生吃、切成丝和粉丝等凉拌后食用,或者是切成片同其他蔬菜炒食。殊不知,这都不符合营养原则。因为胡萝卜中的主要营养素β—胡萝卜素,存在于胡萝卜的细胞壁中,而细胞壁是由纤维素构成,人体无法直接消化。只有通过切碎、煮熟等方式,使其细胞壁破碎,β—胡萝卜素才能释放出来,被人体所吸收利用。科学合理的食用方法是:胡萝卜应烹煮后食用,要保持其营养的最佳烹调方法有两点:一是将胡萝卜切成块状,加入调味品后,用足量的油炒;二是将胡萝卜切成块状,加入调味品后,与猪肉、牛肉、羊肉等一起用压力锅炖15~20分钟。胡萝卜素容易被氧化,烹调时采用压力锅炖,可减少胡萝卜与空气的接触,胡萝卜素的保存率可高达97%.

  需要注意的是,胡萝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但是女性如果胡萝卜吃多了,很容易引起月经异常,并导致不孕。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研究发现,过量的胡萝卜素会影响卵巢的黄体素合成、分泌量减少,有的甚至会造成无月经、不排卵,或经期紊乱的现象。研究人员解释,出现上述现象可能是胡萝卜素干扰了类固醇合成所造成的状况。因此,胡萝卜的摄入量一定要适宜。

  不要把胡萝卜与萝卜一起磨成泥酱。因为,胡萝卜中含有能够破坏维生素C的酵素,会把萝卜中的维生素C完全破坏掉。

  那么,吃胡萝卜时还有哪些禁忌呢?

  美国食品专家却告诫人们:“胡萝卜下酒”的吃法是不利健康的。因为胡萝卜中丰富的胡萝卜素和酒精一同进入人体,就会在肝脏中产生毒素,引起肝病。

参考资料:http://www.med66.com/html/2006%5C2%5Cwa087822923172600211374.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2-31
胡萝卜是脂溶性的,要过油营养才会出来,才会被人体吸收。所以不管炒还是煮只要跟肉一起做,都可以,营养都一样可以吸收
第2个回答  2006-12-31
胡萝卜是脂溶性的,要过油营养才会出来,才会被人体吸收。
第3个回答  2006-12-31
绝对科学的告诉你:炒着吃。
因为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要和油结合以后才能被人体吸收。
第4个回答  2019-02-02
因为,胡萝卜中所含有的胡萝卜素是脂溶性的,若是炒着吃,锅内肯定要稍多放些油,这样,才有利于胡萝卜素被人体吸收。
如果,要是煮着吃,最好是与较肥的肉一起煮着吃。或者,汤里多放油,这样,汤里就有较多的油脂,会有利于胡萝卜素被溶出,利于人体吸收胡萝卜的营养了!
总之,无论是炒着吃,还是煮着吃,在做胡萝卜菜时,一定要多放油才有利于吸收胡萝卜中的营养。

但是,一般人做菜时,习惯于炒菜时会放油多些,这样,胡萝卜炒着吃就较煮着吃更营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