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熙宁变法关于演讲稿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0-10-1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熙宁变法”。下面,我主要从变法的背景和内容两大方面来进行介绍。

熙宁变法,又名王安石变法,指北宋时期,大臣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革北宋建国以来积弊的一场改革。

其背景如下:
1. 政治积弱:宋代推行中央集权中央集权政策出现流弊,令政府机关重床叠架,事权分散,行政效率低降,政治积弱。
2. 经济积贫:宋代集权政策令宋代冗官冗吏极多,虚耗国帑,而恩荫、赏赐、祭祀等花又大,加上输辽、夏之岁币甚钜,遂令国库空虚,国家积贫。
3. 军事积弱:宋代由於推行重文轻武政策,以文人知军事,士兵质素低下,战斗力弱;又无退役制度,令冗兵充斥,对外战争屡遭败绩。

变法之内容:
北宋内忧外患严重,有识之士为摆脱积弱积贫的困局,遂倡议变法。神宗时,王安石厉行变法,史称熙宁变法。现从经济、军事及教育三方面分述其改革措施:

经济方面:
1. 制置三司条例司:由宰相兼领,考核三司簿籍,统一财政,并订出每年全国预算,节省开支。
2. 方田均税法:重新丈量全国土地,按土质肥瘠订立税额,革除豪强瞒税之弊及平均百姓负担。
3. 农田水利法:遣使巡视全国各地农田水利,垦辟荒地,增加生产;又招募业水利技术人才,於各路设立农田水利官。
4. 青苗法:在禾苗青黄不接时,政府低息贷款给农民,以免农民受豪富剥削。
5. 市易法:於京师设「市易务」,平价收购民间滞销货物;若民间有所需求,随时平价出售,以稳定物价,防止商人从中居奇。
6. 免役法:改差役为雇役,凡不愿服役者,政府按其贫富征收免役钱,另聘无业者充役。
7. 均输法:地方上贡之物品,凡属京师所需者,於价廉时可预购,而非京师所需者,可运销各地,以抑制商贾,减轻百姓纳贡之苦。

教育方面:
1. 废明经等科,独存进士科, 进士科免试诗赋,改试经义、策论;增设武、律、医等科。
2. 分太学为外、内、上三舍,增加名额,依次考升。上舍成绩优异者,免试授官。
3. 令诸州郡广设学校,员生由政府赡养。

军事方面:
1. 裁汰冗兵,废更戍法,置将直接指挥军队。
2. 保甲法:组织民兵,教以战阵,加强防卫力量。
3. 保马法:分配马匹予户豢养,留待国家战时征用。
4. 置军器监:使良工为匠,以求兵器制作精良,充实国家武备。

王安石变法原针对时艰,以达富国强兵为目的,但在朝臣反对、民怨四起的情况下终告失败。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