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白社会中尝共醉,青云路上未相逢。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你好,“白社会中尝共醉,青云路上未相逢。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出自《醉中赠符载》,是唐代诗人窦庠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的意思是:

1、白话翻译:我曾经在白社聚会时相聚共饮,而后在官场上却没有再次相逢。你们不要小瞧浅浅的池中之水,浅水处也不妨有着深藏的卧龙。

2、表达意思:作者和友人当时都处落魄失意之时,一介书生,书剑飘零,对人情的冷暖,世态的炎凉,世路的坎坷当有十分痛切的感受,白眼如芒在背,冷漠如冰似霜,心中郁积了许多感慨不平之气。“时人莫小”正说明了“时人已小”“时人常小”,即作者和友人常遭“时人”的小看,被“时人”冷落、嘲弄、侮辱。对潦倒的读书人, 目光短浅的世俗之辈往往表现得极为势利,除了不屑一顾的蔑视,毫无同情和尊重可言。而诗人在气质上都是极为敏感的,有才能的人更是每每气盛,当他们的自尊心被深深刺伤,尊重需要得不到满足,心理失去平衡的时候,他们便向那些恣意轻漫自己的势利之人发出警告,提请“时人”,不要鼠目寸光,奉劝“时人”眼光放远一点;切莫看不起一池浅水,焉知池中水没有蛟龙潜藏?“算蛟龙终非池中物”,有朝一日风云际会,卧龙一定会得志行时,兴云作雨,潜渊腾天。

作者简介:

窦庠(约767-约828),唐朝诗人,字胄卿。韩皋镇武昌,辟为推官。皋移镇京口,用为度支副使。改殿中侍御史,历登、泽、信、婺四州刺史。庠天授倜傥,气在物表,一言而合,期于岁寒。为五字诗,颇得其妙。曾任登州刺史。窦叔向之子,家中还有四位兄弟:窦常、窦牟、窦群、窦巩,窦氏一老五小俱以诗驰声当代,且与同时名仕常衮、包佶、元稹、白居易、韩愈、韩皋、房孺复、韦夏卿、武元衡、裴度、令狐楚等过从友善,多有酬唱,著有《窦氏联珠集》。《全唐诗》收有其诗作二十一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25
我曾经在白社聚会时相聚共饮,而后在官场上却没有再次相逢。你们不要小瞧浅浅的池中之水,浅水处也不妨有着深藏的卧龙。
第2个回答  2022-08-17
太平盛世中,我们曾经一起喝过小酒。
但在升官发财的道路上,我们并未同行。
所以大家不要小看新人或轻视小地方,
即便是茅茨之屋,也可能出将相公卿。
第3个回答  2022-07-03
别瞧不起人的意思。追问

翻译呢?

追答

曾经一起把酒言欢的一群人,有人平步青云,而有人却默默无闻。但是别小瞧了默默无闻的人,说不定他深藏不漏,他日飞龙在天。
有所谓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追问

您好,您的这个翻译属于意译,是作者想要表达的实际意思,如果直接翻译这首诗时,那么应该怎么翻译呢?
网上只找到了后两句的翻译:你们不要小瞧浅浅的池中之水,浅水处也不妨碍有深藏的卧龙。
请问:前两句的直译是什么?

追答

曾经在白社聚会时相聚共饮,而后在官场上却未再相逢。(白社,洛阳地名;会中也可能有科举会试期间的意思。)
窦庠(约767~约828),字胄卿,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郡望京兆(今陕西省扶风)。初应进士举,后罢举为金商防御使判官,授国子主簿。永贞元年,韩皋镇武昌,辟为节度推官,权知岳州。元和三年,皋移镇润州,亦随之,为殿中侍御史,度支副使。迁漳州刺史。七年,范传正奏为宣歙团练副使,历奉天令、登州刺史。长庆中,为汝州防御判官,迁信州刺史,转婺州刺史,卒。
符载(生卒年未详),又名苻载,字厚之,唐代文学家,武都(今四川绵竹县西北)人,建中初(公元780年),与杨衡、李群等隐居庐山,号“山中四友”。贞元五年(公元789年),李巽为江西观察使,荐其材,授奉礼郎,为南昌军副使。后为四川节度使韦皋掌书记。韦皋卒,刘辟据蜀作乱,载亦在幕中。刘辟败,载以曾劝刘行仁义,遂得免祸。后为江陵赵宗儒记室,官终监察御史。元和中(公元806-820年)卒。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