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岁许鹿希:苦等邓稼先28年,却天人永隔,今为什么仍住60平旧房?

如题所述

上世纪60年代,刚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饱受着国际上的压力。西方帝国主义介于对中国的不了解,和政治形态上的差异,对中国更是虎视眈眈,恨不得将这只刚刚苏醒过来的东方雄狮一口吞下。

为了尽快树立新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恢复中国在国际上的合法地位,特别是不再饱受西方国家核武器的威胁。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开启了自主核武器研发计划,一大批热血青年和知识分子,为了新中国的发展,甘愿隐姓埋名、奋勇向前,为新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无论是曾号称"可以阻挡美军一个师"的"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还是最年轻的"娃娃博士"、"两弹一星"的功勋院士邓稼先,都在这项国家大计中,不论个人得失,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伟大的女人",在他们"隐姓埋名","抛妻弃子"的岁月里,默默地隐忍和付出着。

抛开所有的荣誉,作为邓稼先妻子的许鹿希便是其中一位,值得我们尊敬的长者。

大家闺秀,北医博导

提起"邓稼先"这三个字,在国内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作为两弹一星的功勋院士,他的名字必定会流芳百世,而他的精神也会世代传承。可提到他的夫人许鹿希,或许并没有多少人知晓,随着时光的流逝,或许会渐渐的被人遗忘。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若柳扶风。"这句话用来形容出身名门的许鹿希,再也合适不过了。

许德珩

许鹿希的父亲许德珩是著名的爱国人士,更是九三学社的杰出创始人和领导者之一。

不仅如此,许德珩还是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的学生,而她的祖父许鸿胪曾在清朝末年参加的府试中,高中第一名。

巾帼向来不让须眉,许鹿希深得家中的好学家风,1928年8月生于上海的她,于1953 年毕业之后,一直留校任教,是较早确认的博士生指导教师之一。

许鹿希在我国的医学教育事业上,辛勤耕耘几十个春秋。

在神经解剖学领域内,许鹿希的造诣颇深。为促进我国神经解剖学的发展,更是远赴美国学习访问,为我国神经解剖学研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更为国家在该领域培养多名硕士、博士、博士后。

青梅出马,新婚燕尔

如果爱情是一种缘分,当缘分到了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如果说爱情是一弯新月,那陪伴一生的终究是身边最近的那颗星星。

邓稼先和许鹿希的结合就是这样的顺其自然,简单而朴实。邓稼先的父亲和许鹿希的父亲是多年的好友,而他们两个也是青梅竹马的儿时玩伴。

1950年,年仅26岁,刚刚获得博士学位第9天的邓稼先,遵循父亲的嘱托登上威尔逊总统号轮船返国,参与到新中国的的原子核理论的研究当中。

有些爱情是不需要经过考验的,青梅竹马的玩伴,早已让两个人再熟悉不过。

1953年,刚刚大学毕业的许鹿希便和邓稼先步入婚姻的殿堂。新婚燕尔,没过多久,二人便有了爱情的结晶,邓稼先和许鹿希的儿女先后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不少的欢声笑语。

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还没来得及回味就已经从眼前悄悄的流逝。刚刚婚后5年的许鹿希还在沉寂在幸福之中的时候,邓稼先的脸上已经渐渐地露出一丝焦虑。

二十多年的相处,许鹿希早已摸透了邓稼先的心思,他看出了丈夫的忧虑,也知道有些事是不能说的,一句要参加一项绝密的工作,许鹿希便心知肚明。

有一种爱叫做等待

人生有一种痛苦叫做等待,是杳无音信,是不知尽头。人生有一种爱叫做等待,是我等着你归来,无论春秋冬夏,只要你能回来。

当许鹿希再次回到家中,邓稼先已经悄悄的离开了,她不知道她心爱的丈夫去了哪里,更没有留下任何的通信方式。

留下的只是一双还不懂事的儿女,以及渐已年迈的公婆。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这个家以后就靠你了",这个沉重的嘱托深深的扎在了她的内心深处。

等待是一种习惯,虽然没有时间,但有着守候的诺言。在时光流逝的岁月里,邓稼先每次没有征兆的归来,成了许鹿希最大的喜悦,只是每一次陪伴在邓稼先左右的警卫,让她略有伤感。

不能邀请同事和朋友到家中做客,不能向单位的领导透露任何关于丈夫的信息,冷冷清清的家中除了她和孩子,剩下的就是家中不曾有过改变的模样,一切还都是邓稼先离开时的样子。

苦等28年,等来的却是归去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如今,我们都知道邓稼先他们当时是去了罗布泊,去搞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发和试验去了,可在当时这是绝对保密的,就连同床共枕的妻子也不能说。

许鹿希第一次知道邓稼先有可能去参与原子弹试验了,还是在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之后,从父亲许德珩那里知晓的,但并不能够确认,只是知道可能是。

那天许德珩看到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的新闻,问到是谁这么有能耐,把原子弹搞出来了,一旁的中科院副院长,半开玩笑的说,这得问你女婿去啊。这才第一次让邓稼先的去向,有了一个大概的选择。

1986年,邓稼先已经躺在了病床上。中央决定对他的事迹进行报道。许鹿希的同事,领导还有家人才知道邓稼先这28年究竟去了哪里,究竟干什么去了。

只是这一次重逢,却是最后的告别。邓稼先最终躺在许鹿希的怀里安静的离开了。而从医30多年的她,看着眼前的丈夫,却无能为力,只能陪着他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

鲐背之年,如初依旧

光阴如梭,岁月已久。生死两茫,如初依旧。

如今已经92岁高龄的许鹿希,还住在原来的60平老房子里。房子中的摆设也未曾变过,还保持着邓稼先在的时候的样子,人还是原来的那个人,只是岁月雕刻的痕迹留在了脸上。

老人的身体还健康,多年养成的生活习惯日复一日的重复着。如今儿孙满堂的许鹿希也可以享受着天伦之乐,只是身边的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还经常出现在脑海里,往事已成追忆,回忆却都是甜蜜。

邓稼先夫妇二人都曾为我们国家的发展奋斗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评价更是毫无过分之处,作为后辈,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作为晚辈,祝福老人健康、长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10

提到邓稼先,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两弹元勋,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核武器研制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了中国的核事业,他做出了伟大的牺牲,付出了前程、生命甚至是亲情。在邓稼先等英雄们为了新中国的发展,甘愿隐姓埋名、奋勇向前的时候,他们的妻子也在他们"隐姓埋名","抛妻弃子"的岁月里,默默地隐忍和付出着。作为邓稼先妻子的许鹿希,就是其中一员。

1928年8月生于上海的她,于1953 年毕业之后,一直留校任教,是较早确认的博士生指导教师之一。许鹿希在我国的医学教育事业上,辛勤耕耘几十个春秋。在神经解剖学领域内,许鹿希的造诣颇深。为促进我国神经解剖学的发展,更是远赴美国学习访问,为我国神经解剖学研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更为国家在该领域培养多名硕士、博士、博士后。

许鹿希和邓稼先的结合,正应了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这两个词语,1953年,刚刚大学毕业的许鹿希便和邓稼先步入婚姻的殿堂。新婚燕尔,没过多久,二人便有了爱情的结晶,邓稼先和许鹿希的儿女先后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不少的欢声笑语。

1958年的一天,邓稼先接到一个绝密的任务。接下了这个任务,他便将与这个世界隔离,隐姓埋名,父母和妻儿他都可能不再能相见。就这样邓稼先便离开了家,一头钻进了茫茫的荒漠,一离家,就是28年。

1986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日报》刊登出重要社论,关于“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报道,至此,许鹿希才知晓丈夫一直做着什么样的工作,然而,这时,邓稼先已经受到了致命的核辐射,不久于人世,1986年7月29日下午1时50分,一颗巨星从北京上空陨落,两弹元勋邓稼先与世长辞,年仅62岁。苦等28年,等回来的却是丈夫的葬礼,这对许鹿希来说,是何等的残忍。

直到今天,已经93岁的许鹿希教授与她的儿子邓志平仍然生活在与邓稼先一起居住过的小房子里,房子中的摆设也未曾变过,还保持着邓稼先在的时候的样子,就像她一直在等着他回来。

第2个回答  2021-03-29
因为旧房对于他来说意义重大,她认为可以待在这里等到自己想等的人,怕自己离开之后要等的人看不到她。
第3个回答  2021-03-29
因为她在那里居住了很长时间,那里有她的所有回忆,已经习惯了在那里的生活方式,很难改变。
第4个回答  2021-03-29
等待了28年,最初的地方,感觉邓稼先还没有离开,仿佛住在哪里,就有他的温度,感觉还和他生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