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菌种自己怎么培养

如题所述

蘑菇菌种的自我培养方法包括:
1. 地沟覆土法:选择一个平坦的场地,挖掘深度为30厘米、宽度为1米、长度不限的地沟。地沟底部略微凸起,以利于排水。每两个地沟之间应保持80厘米以上的距离,并留出排水沟。使用1000倍敌敌畏进行喷洒以杀灭害虫,并用5%的石灰水进行消毒。将已发好的菌棒平放于沟内,菌棒之间保持2至3厘米的距离。覆盖一层经过消毒的土壤,然后浇一次透水。土壤会沉入菌棒之间,需要再次加土并浇水,直到菌棒之间充满稀泥。最后,在菌棒上覆盖一层4至5厘米厚的土壤,并均匀浇灌水分,直到土壤层完全吸水。如果是在室外进行培养,需要搭建小拱棚并覆盖塑料膜或其他遮阴物。通常在7至10天后即可开始收获蘑菇。
2. 双排菌墙法:将长好的菌棒上的塑料膜去除,然后平铺成双排菌墙,每排之间的距离约为30厘米。每层菌棒之间覆盖一层3厘米厚的土壤,每层菌棒都要向内缩进,形成上窄下宽的塔形结构。用土填满中间的缝隙。在7至10天后,当开始收获蘑菇时,从菌堆顶部浇水,使其自然补水。
蘑菇菌种生长的条件包括:
1. 温度:蘑菇是一种变温结实型菇类,其生长和繁殖所需的温度不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5至32摄氏度,最适宜的温度为24至28摄氏度。子实体形成的适宜温度为13至20摄氏度,低于10摄氏度生长缓慢,高于25摄氏度则不易形成子实体。蘑菇菌丝具有较强的耐低温能力,成品菌棒在零下30摄氏度也不会冻死,温度回升后菌丝可以继续生长,且不会影响后期子实体的形成和产量。在适宜的出菇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蘑菇生长越快,但菌盖较薄、质量较差、颜色较浅;温度较低时,蘑菇生长较慢,但菌盖较厚、质量较好、颜色较深。
2. 湿度:蘑菇含水量高达90%以上,水是蘑菇生长中不可或缺的成分。水是蘑菇分解和吸收培养料中营养物质的必要环境,只有可溶解于水的物质才能被蘑菇菌丝细胞吸收和利用。
3. 光线:在蘑菇菌丝生长阶段,蘑菇不需要光线,在完全黑暗且温度恒定的条件下,菌丝生长最快。然而,在出菇阶段,需要一定的散射光,以便于正常形成菇蕾和使菌盖发育。研究表明,完全黑暗下无法形成菇蕾,光线不足会导致菇柄长而菌盖小,适宜的光照有助于正常生长,但强光会妨碍蘑菇的正常生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