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哪些?

如题所述

大学生就业难七大原因是:

1.大学生竞争激烈

大学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首先,全国每年都有大量的大学生毕业,大学生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加强了竞争压力。其次,全国每年都有很多人从工作岗位下岗,他们也在努力寻求再就业,与毕业大学生也展开了竞争。

2.学生仍然期望过高

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

3.知识沉旧,转化率低

被调查的60%企业反映,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转化不出来,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

我国大学生一般适应周期在1—1.5年才能独立完成工作,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到岗适应期是在2—3个月。

4.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

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大量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5.毕业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适应市场需求

部分大学生在大学里不学无术或者学无所得,没有一定的专业素质,能力无法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因而无法实现就业。

6.大学生人才结构失衡,供求矛盾加大

近年来的人才市场需求供给情况反映,各技术等级的劳动力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以机械加工为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致使出现了部分工科类大学生在校期间又到劳动部门开设的技工培训学校学习拿到技能等级证书。

7.学校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

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所学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出现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4-07
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主要原因:

1. 就业市场结构不合理:一些老师友好的基业、产业技术难招,只有新技术产业片刻上升的招聘数量才会不断增加。大部分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当前的就业市场将毕业生的数量和专业不对口度强行捆绑在了一起,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机会。

2. 求职能力不足:毕业生的求职能力许多时候不足以面对几百甚至几千相对应的岗位,例如学生们以为只是把简历发送到招聘网站上就足够应聘。在求职应聘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自我、技能和技术能力也是得到求职者重视的重要素质。

3. 企业用人精神难以匹配:由于企业的用人精神与毕业生的要求匹配不上,在准备的求职材料中没有展现出自我发展的空间。早期的职业发展步骤也不合理,例如初级公务员、规划师等职位招聘的数量大幅度减少,正面临就业困难的压力。

4. 招聘信息不透明:虽然招聘网站已经发达,但仍然存在大量信息不透明的情况,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和了解招聘方的工作情况。

5. 地域结构不平衡:一些地区的经济水平较低,所以其市场岗位较少。另外,一些大城市岗位虽多,但申请岗位的人数更是源源不断,大容量的灵活性与新创业的岗位招聘数仍然难以满足需求。

以上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这几点可作为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要注意的主要问题,必要时可请专门机构的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