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的要点是什么?

如题所述

说话有学问:把握四个要点
说话,是一门学问。所谓的学问最基本的就是要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什么场合不该说什么话。这看似简单,可是做起来就不是那么简单了,那么,该如何把握个中技巧呢,其实,说话与写小说一般,都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个要点,说得更细一点,就是要注意说话的时机、说话的场合、说话的对像、说话的方式和分寸。注意了这四点,说话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时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说话也是如此,话不在多,时机一定要对。能在最适宜的时机,说出最适宜的话,这才是最会说话的人。否则,如果说话的时机把握得不好,相反,还会给你带来反面的效果。“杨修之死”大概就是如此。杨修作为曹操身边一个直接参与机密要务、总领营帐诸事的行军主簿,在战事失利的紧急情况下,口无遮掩,自作聪明地从“鸡肋”口令中随意妄猜,并在军中肆无忌惮散布消极言论,最终落得个被曹操以“乱我军心”罪处死。杨修空有真才实学,却因为说话时机不对,而招来“杀身之祸”。
那么,什么时候是说话的最佳时机,比如,在讨论会上,什么时候是最佳发言的机会,如果你第一个发言,虽然能够给听众
1/7页
造成先入为主的印象,可是,一般情况是,因为时间尚早,气氛难免显得沉闷,听众尚未适应,不太好调动他们的情绪。可是如果到了后边再讲,好处是能够吸收别人的成果,进行有效的归纳整理,显得井井有条,或针对别人的漏洞,发表更为完善的意见,可是因为时间太晚,很多听众都会觉得疲倦,希望尽快结束发言而不愿再拖延时间,因此效果也不理想。根据这些情况,经过研究证明,最好的发言机会是在第二或第三个人发言之后及时切入话题,这样的效果最好。在这个时候,说话的气氛已经活跃起来,如果你不失时机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常常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
孔子曾在《论语.季氏》里说:“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不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这句话有3层意思:一是不该说话的时候说了,叫做急躁; 二是应该说话的时候却不说,叫做隐瞒;三是不看对方的脸色变化,贸然信口开河,叫做闭着眼睛瞎说。选择时机,是一种尊重对方的表现,同时更是发挥说话效果的好方法。只有对方对你所谈的事情感兴趣的时候,你的话才会产生应有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事实证明,说服他人的最佳时机是对方心情比较平和的时候。由于劳累、不顺心或注意力集中在其他事情上时,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6
学问学问,要学要问,既要学系统的、理论的知识也要学实践的。
1.学问渊博。
2.要好学才成功,要在学习中问,在问题中学习,不懂要多问为什么,懂的要教会别人答案是什么。
3.在学懂了之后可教会别人称为“学问”,自然变成“知识就是力量”了!也能学有所成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2-26
语文--重视基础,多巩固古诗文及文言注释顺便积累一些日常语文和文学常识;
数学--注重整和知识的网络构造,发现知识间的联系,再辅以题目巩固;
英语--重点提高做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书面表达的能力。认真做复习笔记。记忆已经遗忘的零散知识点,有了疑问就及时向老师请教; 物理--夯实基础,有选择地做一些综合性的题目;
化学--牢记化学基本知识,注意联系实际生活,多见题型;
政治--完全熟悉所有课本内容,举一反三,揣摩做简答题的技巧,以量变达质变;
历史--掌握课本上出现的历史事件,强调比较同时期不同地方和同地方不同时期的历史变化;
地理--认清各种地图,熟记地理知识,关注人文地理;
生物--多了解生物史上的实例,记忆基本知识点,提高基本技能,做一些综合题。
第3个回答  2019-02-26
理解
第4个回答  2019-02-26
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