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不到不为财”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香港人常讲的一句话:“力不到不为财”,意思就是天上不会掉馅饼,若要成功,就得不怕吃苦。


霍英东曾说︰“在香港这些富豪里,我的出身是最苦的。”霍英东出生时,霍家的处境已是相当困难。直到6岁的时候,他还没有穿过鞋。港湾、风浪、小船、渔火、涛声,这些几乎就是他全部的幼年记忆。7岁那年,一场台风骤然间夺走了两个哥哥的生命,几个月后父亲又染病身亡。为了不让剩下的3个孩子重蹈覆辙,霍母带着他们弃舟登岸,住进了当时的“贫民窟”。


在这里,霍家人住了五六年,全靠母亲做工养家。为了省一点钱,霍英东每天花半个钟头跑步上学,在学校里他最喜欢的课外活动便是踢球,但又不敢踢得太久.因为要回去帮助母亲记账和送发票。后来日军侵占香港,霍家的生活再次陷入危机中,霍英东被迫辍学,18岁的他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霍英东回忆说︰“这种生活,经常弄得我筋疲力尽,头昏眼花,甚至神经衰弱,不过,这对于我又是一个极好的锻炼,伎我后来走入社会以后,不管生活多么艰辛,工作多么繁忙,自己也不怎样畏惧,倒是能够从容对付。”因为他吃过苦,所以之后不管经历多少的困苦对他来说都不算是困难了。


在一次丘吉尔组织的聚会上,众多风云人物在高谈阔论,其中也包括著名的汽车大亨约翰·艾顿。艾顿向大家回忆起他年轻时的经历——他出生在一个偏远小山村,父母早逝,是姐姐帮人洗衣服、干家务,辛苦挣钱养活他。后来,姐夫将他扫地出门;他只好厚着脸到舅舅家,舅妈对他相当刻薄,规定每天只能吃一顿饭,还得收拾马厩、涮马、剪草坪。


刚参加工作时,他无钱租房子,有两年多时间都是躲在郊外一处废旧的仓库里睡觉。约翰艾顿的回忆让现场所有人肃然起敬。丘吉尔惊讶地问:“以前你怎么从来不讲这些?”艾顿回:“正在受苦或正在摆脱苦难的人是没有权利诉苦的。”


这位曾经在生活中失意、痛苦、挣扎了很久,通过不懈奋斗终于成为成绩卓著的汽车商的强者又说︰“年轻人的苦难变成财富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你最终战胜了苦难,并远离苦难。只有在这时,苦难才是你值得自豪的人生财富;别人听着你的苦难时,才觉得你意志坚强,对你由衷敬重。如果你还在苦难之中或没有摆脱苦难的纠缠,你最好什么都不要说。


你一说,在别人听来,无异于就是请求廉价的怜悯,甚至是乞讨。如果你还说你正在享受苦难,并从中锻炼了品质、学会了坚韧,别人只会觉得你是在自欺欺人。”


艾顿的一席话,使丘吉尔大为折服,当天晚上,将他曾经奉为座右铭的“热爱苦难吧,苦难是财富”的人生信条修改为︰“苦难和挫折,是财富还是屈辱?当你战胜了它们时,它们就是你的财富;可当它们战胜了你时,它们就是你的屈辱。”


因此,要成功的人,不仅不能惧怕吃苦,重要的是要战胜苦难。被苦难征服的人注定平庸,只有战胜苦难才能让奇迹出现。这就是成功者的信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1-03
力不到不为财,是一句对北方人陌生却在南方很常见的俗语,它的意义从字面上理解即可知,要想发财先得吃苦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11-03
事办不好不收钱
第3个回答  2016-11-03
不出力气,怎么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