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柱是使用农历干支来表示一个人出生的时辰。一个时辰在农历中跨越两个小时,因此一天共有十二个时辰。以下是各个时辰的时间范围:
- 子时:23点至凌晨1点前
- 丑时:1点至凌晨3点前
- 寅时:3点至凌晨5点前
- 卯时:5点至凌晨7点前
- 辰时:7点至上午9点前
- 巳时:9点至上午11点前
- 午时:11点至上午13点前
- 未时:13点至上午15点前
- 申时:15点至上午17点前
- 酉时:17点至上午19点前
- 戌时:19点至晚上21点前
- 亥时:21点至晚上23点前
古人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分别是:
- 夜半(子时)
- 鸡鸣(丑时)
- 平旦(寅时)
- 日出(卯时)
- 食时(辰时)
- 隅中(巳时)
- 日中(午时)
- 日佚(未时)
- 哺时(申时)
- 日入(酉时)
- 黄昏(戌时)
- 人定(亥时)
时柱的地支是固定不变的,而天干则不同。可以通过查阅下面的日上起时表来确定具体的天干:
日上起时表:
时/日 | 甲己 | 乙庚 | 丙辛 | 丁壬 | 戊癸
------|-----|-----|-----|-----|-----
子 | 甲子 | 丙子 | 戊子 | 庚子 | 壬子
丑 | 乙丑 | 丁丑 | 己丑 | 辛丑 | 癸丑
寅 | 丙寅 | 戊寅 | 庚寅 | 壬寅 | 甲寅
卯 | 丁卯 | 己卯 | 辛卯 | 癸卯 | 乙卯
辰 | 戊辰 | 庚辰 | 壬辰 | 甲辰 | 丙辰
巳 | 己巳 | 辛巳 | 癸巳 | 乙巳 | 丁巳
午 | 庚午 | 壬午 | 甲午 | 丙午 | 戊午
未 | 辛未 | 癸未 | 乙未 | 丁未 | 己未
申 | 壬申 | 甲申 | 丙申 | 戊申 | 庚申
酉 | 癸酉 | 乙酉 | 丁酉 | 己酉 | 辛酉
戌 | 甲戌 | 丙戌 | 戊戌 | 庚戌 | 壬戌
亥 | 乙亥 | 丁亥 | 己亥 | 辛亥 | 癸亥
此外,还有一个口诀,也称为"五鼠遁",可以帮助记忆时辰的天干:
- 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
-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这个口诀的用法与年上起月法类似。例如,丙申日卯时的天干是辛,即辛卯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