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问题

我家老人(男)现在五十四岁了,单位上以前给交过几年养老保险,从九六年单位(国有单位粮食系统)不景气,就不给交了,现在人们找到负责单位,说是要自己交,现在让自己交3.2万,是补以前的,以后至退休的六年还是自己交,单位没有宣布破产,自己交合理吗?是不是应该单位给交?有办法让单位给交吗?应该到什么单位上溯?请明白的同志给说的详细点。父母养老问题大家都关心。跪谢。

法定的退休年龄是指1978年5月2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原则批准,现在仍然有效的《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文件所规定的退休年龄。坚决按照国家法定的退休年龄办理职工退休、退职,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劳动权利的根本保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1999〕10号)重申了国发〔1978〕104号文件的规定。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10号文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1999年3月9日发布了《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1999〕8号),通知指出: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从事井下、高温、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龄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按国家有关规定,提前退休的范围仅限定为国务院确定的111个“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的国有破产工业企业中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职工和3年内有压锭任务的国有纺织企业中符合规定条件的纺纱、织布工种的挡车工。但此项规定与前款规定不能同时适用于同一名职工。

违反上述规定,为职工办理提前退休、退职的行为都是违法的,都必须立即纠正。今后,凡是违反国家规定为职工办理提前退休、退职的企业,要追究有关领导和当事人责任,已办理提前退休、退职的要清退回企业。

计算方法:

98年后参加社会保险,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退休金由四部分组成:1、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职工退休时全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2、个人帐户养老金,月标准为本人帐户储存额除以120;3、过渡性养老金,按职工建立个人帐户前的缴费年限,每满一年发给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级别的1.4%;4、过渡性调节金,由现金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固定额110元,第二部分是按照职工退休时核定的缴费年限,每满一年发给一元的养老金。
一、在岗人员将来退休金如何计算?
根据辽政发�2001�24号文件规定,退休金是由(一)基础养老金、(二)个人帐户养老金、(三)过渡性养老金(含调剂金)、(四)统筹项目内生活物价补贴及统一调整增加的部分等四部分组成。
其中:(一)、基础养老金=本省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社平工资)×[20%+0.6%×(全部缴费年限-15)]
(二)、个人帐户养老金=个人帐户储存额÷120(参考问答四)
(三)、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2%+调剂金25元+93年底前晋升高工加发25元+获省级劳模加发25元
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本省上年社评工资/12×n×(2000年工资/2000年省社评工资 +1999年工资/1999年省社评工资+···+1994年工资/1994年省社评工资)(n=实际缴费年限)
统筹项目内生活物价补贴及统一调整增加的部分=目前辽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确定我中建行业是81.8元+以后某一年调整增加部分。
因此我们在岗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个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满15年的可按月领取退休金。个人缴费不满15年,不发给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个人。
建立个人帐前参加工作的人员退休后,可按月领取(一)+(二)+(三)+(四)四部分。建立个人帐户后参加工作的人员退休后,可按月领取(一)+(二)+(四)三部分。
(一)(三)(四)三部分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二)由个人帐户基金支付,个人帐户基金用完后,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
由上面退休金的四个组成部分可以看出,(一)、(二)、(四)这三项与职工收入基本没关系,第(三)项与职工收入有一定关系,但随着时间推移,将逐年减少,因此与职工收入关系不大。
二、当一个职工领取1000元时,其实际得到的和单位为其支付的一共多少钱?
答:当这名职工领到1000元时,他实际的应发工资合计为1257元。
(一)、由于个人需要依法纳税和缴纳各种社会保障基金,其缴费项目有:
1、个人所得税:(1257-900)×5%=17.85元
2、个人帐户养老基金=1257×8%=100.56元
3、个人帐户医疗基金=1257×2%=25.14元
4、失业保险基金=1257×1%=12.57元
5、房改公积金=1257×8%=100.56元
因此该职工实领工资=1257-256.68=1000.32元≈1000元
(二)、由于企业同时也为该职工缴纳相应的各种社会保障基金,其项目有:
1、企业养老基金=1257×20%=251.4元
2、企业医疗基金=1257×6%=75.42元
3、企业失业基金=1257×2%=25.14元
4、企业房改公积金=1257×8%=100.56元
合计452.52元
因此企业实际为该职工支出:
1257元+452.52元=1709.52元
也就是说当单位为该职工支出1709.52元时,代扣代缴各种缴费项目后,该职工才能实领1000元,但同时在他本人的个人帐户上增添了326.82元,其中养老基金100.56元,房改公积金201.12元,医疗基金25.14元。这些钱永远属于个人,当该职工退休时,即可一次性领取房改公积金,也可从此按月领取退休金。
至于其余382.7元,由我院缴纳社会统筹基金中去了,这笔钱也用在职工的养老、医疗和失业上。
三、实施办法中试点方案实施后对基本养老金水平作了哪些调整?调整后是否降低了待遇水平?
实施办法中的试点方案实施后,一是基础养老金水平有所提高,对缴费满15年的仍按省职工社会月平均工资的20%计发,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每超过一年增发本省内职工月平均工资的0.6%。执行这一办法后,总体水平已达到30%左右。二是将职工个人帐户规模由原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个人帐户养老金仍按个人帐户储存额除以120计发。三是将过渡性养老金计发系数由原1.4%调整为1.2%。通过上述调整,保证了公平与效益、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特别是提高了基础养老金计发水平后,对鼓励职工参保将起到较好鼓励作用。(个人退休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120+过度性养老金+物价补贴)
四、职工个人缴费比例从5%提高到8%,对职工来说是否吃亏?
从2001年7月1日起,职工个人缴费比率由原来的本人月工资收入的5%提高8%,从当前看,职工个人缴费增加3个百分点,但从长远看,个人多交了钱,职工个人(下转第三版)(上接第二版)帐户中的储存额就会增多,退休后,个人帐户养老金是按个人帐户储蓄额的多少来计算的。因此,个人帐户储存额直接关系到职工退休后个人帐户养老金领取的多少。缴费年限越长,个人帐户储存额越多,养老金的水平就越高。同时,试点方案规定收缴的个人帐户基金,要实行市场化运营,运营收益率要高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这样就能切实保证职工个人帐户收益,缴费额增多,按运营收益率计息后职工个人收益就越大。因此,职工个人缴费增加后,不但本人不吃亏,而且有利于提高个人帐户养老金水平。
五、职工中高收入和低收入的及无法确定收入的,如何确定缴费基数?
文件规定以职工本人月平均工资收入作为缴费基数,这个工资收入包括工资和奖金、补贴等所有收入的总和。因此,职工收入高的缴费基数最高为本省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超过部分不作为缴费基数;职工收入低的,最低可按本省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作为缴费基数;如果无法确定其工资收入,则以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注:2000年省月平工资为553元,全年6639元)
六、试点方案实施前后,职工个人帐户储存额如何计息?
2001年6月30日以前,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仍按原办法进行管理,每年按省政府批准的个人帐户记帐利率继续计息;
2001年7月1日以后,由个人缴费形成的个人帐户储存额按运营收益率记息。
七、企业缴费额以列入成本和费用的全部工资总额为缴费基数计算,应如何理解?
只要是职工收入(含固定性、非固定性及一次性收入),不管是走成本还是走费用,均应作为企业缴费基数。
八、计发基本养老金算法说明:
例:我院某职工生于1941年8月3日,1960年8月参加工作,2001年8月退休;1990年4月获省劳模称号;1989年晋升高级工程师,并一直被单位聘用。1994年1月随单位一起缴纳社会养老保险基金。1998年1月开始建立个人帐户。1994年至2000年历年缴费工资分别为:11888元,13395元,14073元,16986元,17488元,17604元。
2000省职工平均工资为6639元/年。(1994年至1999年历年省职工平均工资分别为:4269元,4877元,5269元,5591元,5637元,6067元)
全部缴费年限为41.08年。建立个人帐户前缴费年限为37.42年,退休前本人全部个人帐户储存额本息为9296元。
按照辽政发[2001]24号文件计算:
(一)基础养老金=×(20%+0.6%×26)=207.52(元)
(二)个人帐户养老金=9296÷120=77.47(元)
(三)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本人建立个人帐户前缴费年限×1.2%+调剂金+省劳模加发过渡性养老金+93年底前评聘的高工加发过渡性养老金
首先确定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6995÷12÷7×(++++++)=79.04×(2.65+2.88+3.01+3.60+2.67+2.78)=79.04×19.42=1534.96(元)
因此:过渡性养老金=1534.96×37.42×1.2%+25+25+25=693.78+75=764.26(元)
(四)各种生活物价补贴(统筹内)为81.8(元)
职工月养老金=(一)+(二)+(三)+(四)=196.96+77.47+764.26+81.8=1120.49(元)
新政:我国养老金已造成8000亿元的个人账户亏空,且个人账户亏空目前仍以每年1000亿元的规模持续扩大。

· 国家劳动部宣布,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
从2006年1月1日起,养老金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城镇企业和职工的缴费比例仍为28%左右,其中单位缴纳20%,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那么,伴随着养老新政的出台,我们百姓在退休以后到底能拿多少钱呢?我们又如何规划未来的养老金呢?

新政焦点:个人账户缩小

12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决定》记者招待会。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刘永富在会上宣布,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并且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单位缴费将全部用于社会统筹,确保当期的基金养老金发放;个人缴费则全部用于积累,用于本人将来的养老问题。

他强调,凡是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要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严禁挤占挪用。

据专家介绍,养老新政对于个人的最大影响体现在,因为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这意味着养老金的个人账户金额缩小。

现有的养老金办法是,个人缴纳月工资的8%,放入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中,同时企业也按职工月工资20%缴纳,其中3%并入职工个人账户中,另17%放入社会统筹账户中。自2006年1月1日,即养老新政正式实施后,企业缴纳的3%将不再并入职工个人账户,而是全部放入社会统筹账户,所以个人账户就由原来的11%降为了8%。

另一种期待:企业年金

养老新政只是让养老金账户变实,让中国人实现“老有所养”的措施之一,专家认为还可以采取其它办法,如适量减持国有股。

北京大学社保中心杨元明副教授举例说,王先生原来是一家国有企业的技术人员,由于企业效益不好,他于2003年初跳槽到一家民营企业担任技术主管。他每月从公司领取的薪水有三千多元,但需要扣除二百多元用于缴纳基本养老、医疗等费用。另外,他所在的公司还向保险公司购买了一份团体补充养老保险,其中每月需由个人支付三百多元的保险费。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和补充养老保险合同的规定,王先生将在退休后向政府领取一份基本退休金,并同时从保险公司获得一份额外的退休金。

王先生用自己的工资缴纳的基本养老、医疗费用就是国际上普遍实行的社会保险制度或社会保障制度的一种具体形式,而以在职期间的工资收入所购买的补充养老保险,就是通常所说的企业年金的一种运作方式。

企业年金真正功能应该是防范风险,如在企业遇到风险时、或是员工因故需要提前退休时,启动这笔资金,以便为员工提供相应的保障。

实际上,企业年金计划若运用得当,不仅可以为员工提供有效的养老保障,还可以改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杨元明认为,企业年金多采用个人账户式管理,企业为雇员缴费的多少一般会与雇员的劳动生产率挂钩。对于年老体弱的雇员而言,提前退休在年金方面不会有太大损失,而且他们同没有企业年金计划的员工相比有更多的储备。

新政出台:养老金计算方法

新政出台后,将采取“新人新制度、老人老办法、中人(本决定实施后退休的参保人员)逐步过渡”的方式来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按照新制度的设计,职工退休后的养老金分为两部分:一是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二是个人账户养老金,标准为每月发放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的1/120。

另外,国家对于“中人”还将给予以过渡性养老金为方式的补偿,但是,对于过渡性养老金的制定和发放标准新政尚未明确。

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中人”的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具体算法为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缴费期限不满15年的按15%)+个人账户本息和÷120

举例:居民王先生是“中人”,他的平均月薪3000元,养老保险缴费期限为10年,假设10年后王先生月平均工资是3000元,那退休后,他能领到多少退休金呢?

个人养老账户的规模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后,王先生退休后每月可领到的养老金=3000元×15%+3000元×8%×12×10÷120+=690元。

其中,(3000元×15%)为基础养老金;(3000元×8%×12×10÷120)为个人账户养老金。

相关链接:

看西方:养老计划早规划

美国退休者主要有三大经济来源:第一,美国政府的社会福利保障金,退休后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领取,约占一般人退休后收入的三分之一;第二,个人储蓄;第三,政府推行的个人退休计划,也就是投资者通过投资获得回报,作为自己退休金的一部分。

退休计划分两种:一种是投资人自己在金融机构设立,投资方向没有任何限制的IRA计划;另一种是401K计划,由雇主通过金融机构为员工设立,主要投资于各种开放式基金,也可投资于本公司的股票,基本原则是回报率稳定。个人退休计划的参与完全是自愿的,并且受到政府和雇主的鼓励。参与退休计划的全部投资所得都可免缴所得税。另外,雇主会补贴员工的401K计划,在一些福利好的企业,补贴能达到员工基本工资的10%。存入个人退休计划的钱只能在投资人年满60岁并退休之后才可以提取。但401K计划允许投资者将自己账户里的钱短期借出。在这些政策鼓励下,一般美国人手头上有了闲钱都会尽量将钱放进退休账户里。

很多人选择推迟退休:在美国没有法定退休年龄,美国政府发放社会福利保障金的最低年龄是全额65岁左右,减额62岁左右,所以许多人都选择在这个岁数前后退休。但是,如果想在退休后过得舒适一些,许多人就会选择推迟退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