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蜀府将原文及翻译赏析

如题所述

赠蜀府将原文:

蛮入成都,频著功劳。

十年分散剑关秋,万事皆随锦水流。
志气已曾明汉节,功名犹自滞吴钩。
雕边认箭寒云重,马上听笳塞草愁。
今日逢君倍惆怅,灌婴韩信尽封侯。


译文:

南蛮侵入成都时,蜀将多次立下战功。

十年前的秋天与您在剑门关分别,十年后的现在万事都随着锦江水东流不复返。
在南诏入侵时您已经用战功表明了志气节操,可至今仍功名不就未能封侯显贵。
在沉重的寒云下射雕并辨认自己的箭,马上听着胡笳似乎塞草也笼罩着悲愁。
今天与君重逢惆怅之意更加的深了,可知道出身微贱的灌婴韩信也都已经封侯。


赏析:

此诗写一位在抗击南诏入侵战争中建立赫赫战功但十年不得封赏的蜀将,诗中饱含对这位蜀将的同情和惋惜,也隐含着对朝廷忽视功臣的不满。全诗从忠心耿耿、文武双全和出身高贵等不同角度刻画了蜀将的形象。

全诗四联八句。首联“十年分散剑关秋,万事皆随锦水流”,首句点明自己与蜀将十年前剑关分别,次句写十年中世事变迁,反托“滞”字。“万事”表明经历沧桑,下文就是承“万事”展开。

颔联“志气已曾明汉节,功名犹自滞吴钩”两句是一篇之主,谓蜀将在南诏入侵时已用“频着功劳”的实际行动表明了忠于朝廷的志气节概,但十年后功名不立,“犹自”滞居下位。“已曾”与“犹自”构成转折关系。著一“滞”字,突出了蜀将的有功无赏。

颈联“雕边认箭寒云重,马上听笳塞草愁”,写蜀将的文采武功,出句形容蜀将箭法如神,对句表现蜀将文采风流。“寒云重”“塞草愁”写出蜀将闲置冷落景况,承“滞吴钩”而申言之。

尾联“今日逢君倍惆怅,灌婴韩信尽封侯”,“今日逢君”点明今日重逢,遥应首句“十年分散”;“倍惆怅”者,他人才能功绩不及蜀将者均得封赏,独君犹自留滞不迁也。结句似谓昔日出身、功业不如蜀将者如今居然都已封侯显贵,而唯独蜀将一直得不到封赏。

此诗中二联均贴“蜀将”而言,仅首尾点明昔别今逢。其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是从不同角度塑造了蜀将忠勇双全的形象。颔联突出表现蜀将的忠心耿耿,颔联表现蜀将的文武双全,结句还说明了蜀将还有高贵的出身。如此将领不得封赏,诗中为蜀将鸣不平的主旨不言而喻。


注释:

1.蛮:指南诏国。频:一作“颇”。

2.剑关:即剑门关,为蜀地著名关隘。

3.随:一本作“从”。

4.锦水:即锦江,在蜀地。

5.志:一本作“心”。

6.汉节:指蜀将效忠国家的气节。此用西汉苏武典故。

7.自:一本作“尚”。

8.滞吴钩:指未能封侯显贵。滞,一本作“带”。吴钩,泛指利剑,喻指从军立功之志。

9.雕边:即边雕,边关之雕。

10.认箭:指雕被射下,蜀将在雕身上辨认出自己的箭。

11.灌婴韩信:灌婴、韩信皆为西汉开国功臣,但二人出身贫贱。


创作背景:

此诗原题下有小注:蛮入成都,频著功劳。“蛮入成都”指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南诏入侵成都之事。蜀将抗击南诏有功。根据刘学锴的观点,此诗约作于唐文宗开成四年(839),此时或蜀将在边地军中供职。十年后二人重逢在西北边塞之地,蜀将犹迟迟未得升迁官职,故作者作此诗以赠。


作者简介:

温庭筠(约812或说801、824)年-约866或说870、882年)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23

【赠蜀府将原文】

赠蜀府将

蛮入成都,频著功劳。

十年分散剑关秋,万事皆随锦水流。

志气已曾明汉节,功名犹自滞吴钩。

雕边认箭寒云重,马上听笳塞草愁。

今日逢君倍惆怅,灌婴韩信尽封侯。


【赠蜀府将翻译】

南蛮侵入成都时,蜀将多次立下战功。

十年前的秋天已经与您在剑门关分别,十年后的现在万事都随着锦江水东流。

在南诏入侵时您已经用战功表明了志气节操,可至今功名不就还在下位滞留。

在沉重的寒云下射雕并辨认自己的箭,在马上听胡笳似乎塞草也笼罩着悲愁。

今天与君重逢惆怅之意更浓重了,可知道出身微贱的灌婴韩信也都已经封侯。


【赠蜀府将赏析】

此诗是为蜀将有功劳而无封赏抱不平之作,写出了对蜀将战功赫赫、忠心耿耿、文武双全又出身高贵却不能封侯的惋惜和同情,也隐含着对朝廷忽视功臣的不满。借他人之杯酒,浇胸中之块垒。

全诗四联八句。首联"十年分散剑关秋,万事皆随锦水流",首句点明自己与蜀将十年前剑关分别,次句写十年中世事变迁,反托"滞"字。"万事"表明经历沧桑,下文就是承"万事"展开。颔联"志气已曾明汉节,功名犹自滞吴钩"两句是一篇之主,谓蜀将在南诏入侵时已用"频着功劳"的实际行动表明了忠于朝廷的志气节概,但十年后功名不立,"犹自"滞居下位。"已曾"与"犹自"构成转折关系。著一"滞"字,突出了蜀将的有功无赏。颈联"雕边认箭寒云重,马上听笳塞草愁",写蜀将的文采武功,出句形容蜀将箭法如神,对句表现蜀将文采风流。"寒云重""塞草愁"写出蜀将闲置冷落景况,承"滞吴钩"而申言之。尾联"今日逢君倍惆怅,灌婴韩信尽封侯","今日逢君"点明今日重逢,遥应首句"十年分散";"倍惆怅"者,他人才能功绩不及蜀将者均得封赏,独君犹自留滞不迁也。结句似谓昔日出身、功业不如蜀将者如今居然都已封侯显贵,而唯独蜀将一直得不到封赏。

此诗中二联均贴"蜀将"而言,仅首尾点明昔别今逢。其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是从不同角度塑造了蜀将忠勇双全的形象。颔联突出表现蜀将的忠心耿耿,颔联表现蜀将的文武双全,结句还说明了蜀将还有高贵的出身。如此将领不得封赏,诗中为蜀将鸣不平的主旨不言而喻。


【作品概述】

《赠蜀府将》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诗作。此诗写一位在抗击南诏入侵战争中建立赫赫战功但十年不得封赏的蜀将,诗中饱含对这位蜀将的同情和惋惜,也隐含着对朝廷忽视功臣的不满。全诗从忠心耿耿、文武双全和出身高贵等不同角度刻画了蜀将的形象。


【词句注释】

⑴蛮——指南诏国。频:一作"颇"。

⑵剑关——即剑门关,为蜀地著名关隘。

⑶随——一本作"从"。 锦水——即锦江,在蜀地。

⑷志——一本作"心"。 汉节——指蜀将效忠国家的气节。此用西汉苏武典故。

⑸自——一本作"尚"。滞吴钩——指未能封侯显贵。滞,一本作"带"。吴钩,泛指利剑,喻指从军立功之志。

⑹雕边——即边雕,边关之雕。认箭——指雕被射下,蜀将在雕身上辨认出自己的箭。

⑺灌婴韩信——灌婴、韩信皆为西汉开国功臣,但二人出身贫贱。


【创作背景】

此诗原题下有小注:蛮入成都,频著功劳。"蛮入成都"指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南诏入侵成都之事。蜀将抗击南诏有功。根据刘学锴的观点,此诗约作于唐文宗开成四年(839),此时或蜀将在边地军中供职。十年后二人重逢在西北边塞之地,蜀将犹迟迟未得升迁官职,故作者作此诗以赠。


【名家点评】

明·陆次云《五朝诗善鸣集址》:笔壮。

明·杨逢春《唐诗绎》:七八顶"滞吴钩"申说,妙斥托笔。

清·胡以梅《唐诗贯珠》:言艺精而边徼凄凉之况("雕边认箭"二句下)。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惜其立功而不侯,同于李广(末二句下)。

清·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序例·七律凡例》:凡律诗最重起结,七言尤然。起句之工于发端,如……温飞卿"十年分散剑关秋,万事皆随锦水流"。

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不脱蜀地(首二句下)。壮丽("雕边认箭"二句下)。

清·延君寿《老生常谈》:温飞卿七律,如《赠蜀将》《马嵬》《陈琳墓》《五丈原》《苏武庙》诸作,能与义山分驾,永宜楷式。


【作者简介】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唐代诗人、词人。

温庭筠出身没落贵族家庭,为唐初宰相温彦博后裔。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或"温八吟"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又不受羁束,纵酒放浪;因此得罪权贵,屡试不第,一生坎坷,终身潦倒。唐宣宗朝试宏辞,温庭筠代人作赋,因扰乱科场,贬为隋县尉。后襄阳刺史署为巡官,授检校员外郎,不久离开襄阳,客于江陵。唐懿宗时曾任方城尉,官终国子助教。

温庭筠精通音律,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更是刻意求精,注重文采和声情,成就在晚唐诸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被尊为"花间派"之鼻祖,对词的发展影响很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文笔与李商隐、段成式齐名,三人都排行十六,故合称"三十六体"。其诗今存三百多首,有清顾嗣立重为校注的《温飞卿集笺注》。其词今存七十余首,收录于《花间集》《金荃词》等书中。

第2个回答  2022-08-18

~~~【原文】~~~

赠蜀府将

温庭筠 〔唐代〕


蛮入成都,频著功劳。


十年分散剑关秋,万事皆随锦水流。

志气已曾明汉节,功名犹自滞吴钩。

雕边认箭寒云重,马上听笳塞草愁。

今日逢君倍惆怅,灌婴韩信尽封侯。


~~~【译文】~~~


南蛮侵入成都时,蜀将多次立下战功。


十年前的秋天与您在剑门关分别,十年后的现在万事都随着锦江水东流不复返。

在南诏入侵时您已经用战功表明了志气节操,可至今仍功名不就未能封侯显贵。

在沉重的寒云下射雕并辨认自己的箭,马上听着胡笳似乎塞草也笼罩着悲愁。

今天与君重逢惆怅之意更加的深了,可知道出身微贱的灌婴韩信也都已经封侯。

~~~【注释】~~~


蛮:指南诏国。频:一作“颇”。

剑关:即剑门关,为蜀地著名关隘。

随:一本作“从”。

 锦水:即锦江,在蜀地。

志:一本作“心”。

汉节:指蜀将效忠国家的气节。此用西汉苏武典故。

自:一本作“尚”。

滞吴钩:指未能封侯显贵。滞,一本作“带”。吴钩,泛指利剑,喻指从军立功之志。

雕边:即边雕,边关之雕。

认箭:指雕被射下,蜀将在雕身上辨认出自己的箭。

灌婴韩信:灌婴、韩信皆为西汉开国功臣,但二人出身贫贱。


~~~【赏析】~~~


  此诗写一位在抗击南诏入侵战争中建立赫赫战功但十年不得封赏的蜀将,诗中饱含对这位蜀将的同情和惋惜,也隐含着对朝廷忽视功臣的不满。全诗从忠心耿耿、文武双全和出身高贵等不同角度刻画了蜀将的形象。


  全诗四联八句。首联“十年分散剑关秋,万事皆随锦水流”,首句点明自己与蜀将十年前剑关分别,次句写十年中世事变迁,反托“滞”字。“万事”表明经历沧桑,下文就是承“万事”展开。


  颔联“志气已曾明汉节,功名犹自滞吴钩”两句是一篇之主,谓蜀将在南诏入侵时已用“频着功劳”的实际行动表明了忠于朝廷的志气节概,但十年后功名不立,“犹自”滞居下位。“已曾”与“犹自”构成转折关系。著一“滞”字,突出了蜀将的有功无赏。


  颈联“雕边认箭寒云重,马上听笳塞草愁”,写蜀将的文采武功,出句形容蜀将箭法如神,对句表现蜀将文采风流。“寒云重”“塞草愁”写出蜀将闲置冷落景况,承“滞吴钩”而申言之。


  尾联“今日逢君倍惆怅,灌婴韩信尽封侯”,“今日逢君”点明今日重逢,遥应首句“十年分散”;“倍惆怅”者,他人才能功绩不及蜀将者均得封赏,独君犹自留滞不迁也。结句似谓昔日出身、功业不如蜀将者如今居然都已封侯显贵,而唯独蜀将一直得不到封赏。


  此诗中二联均贴“蜀将”而言,仅首尾点明昔别今逢。其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是从不同角度塑造了蜀将忠勇双全的形象。颔联突出表现蜀将的忠心耿耿,颔联表现蜀将的文武双全,结句还说明了蜀将还有高贵的出身。如此将领不得封赏,诗中为蜀将鸣不平的主旨不言而喻。



~~~【创作背景】~~~



  此诗原题下有小注:蛮入成都,频著功劳。“蛮入成都”指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南诏入侵成都之事。蜀将抗击南诏有功。根据刘学锴的观点,此诗约作于唐文宗开成四年(839),此时或蜀将在边地军中供职。十年后二人重逢在西北边塞之地,蜀将犹迟迟未得升迁官职,故作者作此诗以赠。



~~~【作者简介】~~~



温庭筠(约812或说801、824)年—约866或说870、882年)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相关习题】~~~

【题目】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赠蜀府将①


唐温庭筠


十年分散剑关秋,万事皆随锦水流。


志气已曾明汉节,功名犹自②滞吴钩。


雕边认箭寒云重,马上听笳塞草愁。


今日逢君倍惆怅,灌婴韩信尽封侯。③


(注)①公元 829 年(大和三年)南诏国(大理国)入侵成都,蜀将抗击南诏有功。


②一本作“尚”。


③灌婴、韩信皆为西汉开国功臣,但两人出身贫贱。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十年前秋天诗人与蜀府将在边关分别,回想起来不禁感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


B.诗中使用“汉节”的典故,表现了诗人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效忠国家的气节。


C.蜀府将在被射下来的雕身上辨认出自己的箭,这一细节表现蜀将的武艺精湛。


D.诗中极具边塞特色的意象,营造出压抑悲凉的氛围,便于烘托诗人对蜀将命运的叹惋之情。


【2】本诗第四句“功名犹自滞吴钩”,与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都使用了“吴钩”这一意象,请结合诗意比较二者异同。




【答案】


【1】B


【2】(1)吴钩泛指利剑,二者都是比喻从军立功之志。


(2)辛弃疾借“吴钩”表达自己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和悲愤。


(3)温庭筠表达的是对蜀将虽战功赫赫但却不得封赏滞居下位的不公境遇的感慨和同情,也隐含着对朝廷忽视功臣的不满。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B项,“表现了诗人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效忠国家的气节”错误,由诗歌标题“赠蜀府将”和注释一中“南诏国(大理国)入侵成都,蜀将抗击南诏有功”可知,颔联“志气已曾明汉节”中使用“汉节”的典故表现的不是“诗人”,而是蜀将。


故选B。


【2】


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鉴赏能力,比较的点是意象和情感。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本诗第四句‘功名犹自滞吴钩’,与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都使用了‘吴钩’这一意象,请结合诗意比较二者异同”,这里既要比较相同点,也要比较不同点,然后分别结合“吴钩”这一意象所在的语境来体会异同。


首先看两处“吴钩”的相同点,无论是在温诗中,还是在辛词中,这“吴钩”的含义是相同的,都是使用借代的修辞,泛指利剑武器,且都是比喻从军立功的志向。


然后看二者的不同点。先看温诗,颔联中说“志气已曾明汉节,功名犹自滞吴钩”,这一联是说蜀将在南诏入侵时已用“频着功劳”的实际行动表明了忠于朝廷的志气节概,但十年后功名不立,“犹自”滞居下位,“已曾”与“犹自”构成转折关系,著一“滞”字,突出了蜀将的有功无赏,身有大功却“吴钩犹滞”,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蜀将这一不公境遇的同情,其中隐含着对朝廷忽视功臣的不满;再看辛词,“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作者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第一个动作是“把吴钩看了”,“吴钩”,本应在战场上杀敌,但却闲置身旁,只作赏玩,无处用武,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第二个动作“栏杆拍遍”,胸中有说不出来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出来。由此可以看出,辛词中借助“吴钩”把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却没有用武之地的苦闷和悲愤抒发了出来。

第3个回答  2022-08-15

赠蜀府将

温庭筠 〔唐代〕

蛮入成都,频著功劳。

十年分散剑关秋,万事皆随锦水流。
志气已曾明汉节,功名犹自滞吴钩。
雕边认箭寒云重,马上听笳塞草愁。
今日逢君倍惆怅,灌婴韩信尽封侯。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南蛮侵入成都时,蜀将多次立下战功。

十年前的秋天与您在剑门关分别,十年后的现在万事都随着锦江水东流不复返。
在南诏入侵时您已经用战功表明了志气节操,可至今仍功名不就未能封侯显贵。
在沉重的寒云下射雕并辨认自己的箭,马上听着胡笳似乎塞草也笼罩着悲愁。
今天与君重逢惆怅之意更加的深了,可知道出身微贱的灌婴韩信也都已经封侯。

注释
蛮:指南诏国。频:一作“颇”。
剑关:即剑门关,为蜀地著名关隘。
随:一本作“从”。
锦水:即锦江,在蜀地。
志:一本作“心”。
汉节:指蜀将效忠国家的气节。此用西汉苏武典故。
自:一本作“尚”。
滞吴钩:指未能封侯显贵。滞,一本作“带”。吴钩,泛指利剑,喻指从军立功之志。
雕边:即边雕,边关之雕。
认箭:指雕被射下,蜀将在雕身上辨认出自己的箭。
灌婴韩信:灌婴、韩信皆为西汉开国功臣,但二人出身贫贱。


创作背景

  此诗原题下有小注:蛮入成都,频著功劳。“蛮入成都”指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南诏入侵成都之事。蜀将抗击南诏有功。根据刘学锴的观点,此诗约作于唐文宗开成四年(839),此时或蜀将在边地军中供职。十年后二人重逢在西北边塞之地,蜀将犹迟迟未得升迁官职,故作者作此诗以赠。


赏析

  此诗写一位在抗击南诏入侵战争中建立赫赫战功但十年不得封赏的蜀将,诗中饱含对这位蜀将的同情和惋惜,也隐含着对朝廷忽视功臣的不满。全诗从忠心耿耿、文武双全和出身高贵等不同角度刻画了蜀将的形象。

  全诗四联八句。首联“十年分散剑关秋,万事皆随锦水流”,首句点明自己与蜀将十年前剑关分别,次句写十年中世事变迁,反托“滞”字。“万事”表明经历沧桑,下文就是承“万事”展开。

  颔联“志气已曾明汉节,功名犹自滞吴钩”两句是一篇之主,谓蜀将在南诏入侵时已用“频着功劳”的实际行动表明了忠于朝廷的志气节概,但十年后功名不立,“犹自”滞居下位。“已曾”与“犹自”构成转折关系。著一“滞”字,突出了蜀将的有功无赏。

  颈联“雕边认箭寒云重,马上听笳塞草愁”,写蜀将的文采武功,出句形容蜀将箭法如神,对句表现蜀将文采风流。“寒云重”“塞草愁”写出蜀将闲置冷落景况,承“滞吴钩”而申言之。

  尾联“今日逢君倍惆怅,灌婴韩信尽封侯”,“今日逢君”点明今日重逢,遥应首句“十年分散”;“倍惆怅”者,他人才能功绩不及蜀将者均得封赏,独君犹自留滞不迁也。结句似谓昔日出身、功业不如蜀将者如今居然都已封侯显贵,而唯独蜀将一直得不到封赏。

  此诗中二联均贴“蜀将”而言,仅首尾点明昔别今逢。其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是从不同角度塑造了蜀将忠勇双全的形象。颔联突出表现蜀将的忠心耿耿,颔联表现蜀将的文武双全,结句还说明了蜀将还有高贵的出身。如此将领不得封赏,诗中为蜀将鸣不平的主旨不言而喻。


作者简介

温庭筠(约812或说801、824)年—约866或说870、882年)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2-08-13

《赠蜀府将》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诗作。此诗写一位在抗击南诏入侵战争中建立赫赫战功但十年不得封赏的蜀将,诗中饱含对这位蜀将的同情和惋惜,也隐含着对朝廷忽视功臣的不满。全诗从忠心耿耿、文武双全和出身高贵等不同角度刻画了蜀将的形象。

原文:

蛮入成都,频著功劳。

十年分散剑关秋,万事皆随锦水流。
志气已曾明汉节,功名犹自滞吴钩。
雕边认箭寒云重,马上听笳塞草愁。
今日逢君倍惆怅,灌婴韩信尽封侯。

翻译:

南蛮侵入成都时,蜀将多次立下战功。

十年前的秋天与您在剑门关分别,十年后的现在万事都随着锦江水东流不复返。
在南诏入侵时您已经用战功表明了志气节操,可至今仍功名不就未能封侯显贵。
在沉重的寒云下射雕并辨认自己的箭,马上听着胡笳似乎塞草也笼罩着悲愁。
今天与君重逢惆怅之意更加的深了,可知道出身微贱的灌婴韩信也都已经封侯。


赏析:

此诗写一位在抗击南诏入侵战争中建立赫赫战功但十年不得封赏的蜀将,诗中饱含对这位蜀将的同情和惋惜,也隐含着对朝廷忽视功臣的不满。全诗从忠心耿耿、文武双全和出身高贵等不同角度刻画了蜀将的形象。

全诗四联八句。首联“十年分散剑关秋,万事皆随锦水流”,首句点明自己与蜀将十年前剑关分别,次句写十年中世事变迁,反托“滞”字。“万事”表明经历沧桑,下文就是承“万事”展开。

颔联“志气已曾明汉节,功名犹自滞吴钩”两句是一篇之主,谓蜀将在南诏入侵时已用“频着功劳”的实际行动表明了忠于朝廷的志气节概,但十年后功名不立,“犹自”滞居下位。“已曾”与“犹自”构成转折关系。著一“滞”字,突出了蜀将的有功无赏。

颈联“雕边认箭寒云重,马上听笳塞草愁”,写蜀将的文采武功,出句形容蜀将箭法如神,对句表现蜀将文采风流。“寒云重”“塞草愁”写出蜀将闲置冷落景况,承“滞吴钩”而申言之。

尾联“今日逢君倍惆怅,灌婴韩信尽封侯”,“今日逢君”点明今日重逢,遥应首句“十年分散”;“倍惆怅”者,他人才能功绩不及蜀将者均得封赏,独君犹自留滞不迁也。结句似谓昔日出身、功业不如蜀将者如今居然都已封侯显贵,而唯独蜀将一直得不到封赏。

此诗中二联均贴“蜀将”而言,仅首尾点明昔别今逢。其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是从不同角度塑造了蜀将忠勇双全的形象。颔联突出表现蜀将的忠心耿耿,颔联表现蜀将的文武双全,结句还说明了蜀将还有高贵的出身。如此将领不得封赏,诗中为蜀将鸣不平的主旨不言而喻。


注释:

⑴蛮:指南诏国。频:一作“颇”。

⑵剑关:即剑门关,为蜀地著名关隘。

⑶随:一本作“从”。 锦水:即锦江,在蜀地。

⑷志:一本作“心”。 汉节:指蜀将效忠国家的气节。此用西汉苏武典故。

⑸自:一本作“尚”。滞吴钩:指未能封侯显贵。滞,一本作“带”。吴钩,泛指利剑,喻指从军立功之志。

⑹雕边:即边雕,边关之雕。认箭:指雕被射下,蜀将在雕身上辨认出自己的箭。

⑺灌婴韩信:灌婴、韩信皆为西汉开国功臣,但二人出身贫贱。


创作背景:

此诗原题下有小注:蛮入成都,频著功劳。“蛮入成都”指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南诏入侵成都之事。蜀将抗击南诏有功。根据刘学锴的观点,此诗约作于唐文宗开成四年(839),此时或蜀将在边地军中供职。十年后二人重逢在西北边塞之地,蜀将犹迟迟未得升迁官职,故作者作此诗以赠。


作者简介:

温庭筠(约812或说801、824)年—约866或说870、882年)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