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意义二教学设计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7
问题一:杨建华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小数的产生过程,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2、 经历小数的发现、认识过程,感知知识与生活以及知识间的密切联系,体验探究发现和迁移推理的学习方法。
3、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受到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教学课件:多媒体课件。米尺。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小数的意义。
二、 学习目标:1、了解小数产生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2、经历小数的发现、认识过程,感知知识与生活以及知识间的密切联系,体验探究发现和迁移推理的学习方法
三、自学指导(一):课前预习思考:
你在哪里见到或者用到小数?举例说明。
小数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
生:针对以上两个问题,谈认识,交流感知。
师:出示米尺,请一位同学测量黑板的长,用米作单位是多少米?
明确说明:当测量时,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那么小数究竟表示什么意义呢?
四、先学
1、自学指导(二):认识一位小数。
自学看书50页,思考:
把1米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分米,用分数表示是( )米,也可以写作小数是( )米。
这样的3份是多少?用米作单位是多少米? 这样的7份呢?
2、生思考后汇报。
3、师:这些小数都是怎么得到的呢?
五、后教:
明确: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就是十分之一或者十分之几,写成小数就是0.1或者0.几,
师;这些小数的小数点后面都是只有一位,我们就把这样的小数叫做一位小数,那么象这样的一位小数表示什么呢?(明确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六、认识两位小数,(方法同上)
七、认识三位小数。(方法同上)
师:把1米平均分成了10份,认识了一位小数,为了测量的更精确,还可以把1米平均分成多少份呢?(100份)那么你又会有什么新的认识和发现呢?
生以小组的形式思考,讨论,研究,汇报结论。
知道了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就是1厘米,1/100米,0.01米,两份就是2厘米,2/100米,0.02米,-------;小数点后面有两位的就叫两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就是1毫米,1/1000米,0.001米,两份就是2毫米,2/1000米,0.001米,------,小数点后面有三位的就叫两位小数,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八、延伸:
师:这样继续分下去,可以把1米平均分成10000份,100000份------,表示这样的1份就是0.0001米,0.00001米-------,
九、总结小数的意义:
师:回顾刚才的认识学习,小数到底是什么样的数?它究竟表示什么意义呢
明确:小数就是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一位小数就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就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简单的用一句话概括:小数就是 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
十、课堂练习,运用反馈:
a) 说出下面小数表示的意义:
0.3元 0.45米 0.089千克
b) 7厘米=()分米=()米 56克=()千克
c) 一块蛋糕两人平均分吃,每人分得()块?
十一、全课总结:你获得什么知识呢?
十二、布置作业:略。
十三、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1分米 1/10米 0.1米 一位小数
6分米 6&......>>

问题二:小数的意义3 教学设计 ・认识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第2课时)认识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第2课时) 教学内容:p.30~31的例3、例4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五的第6~10题 教学目标:1、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和数位顺序表。 2、在感受、体验、探索的过程中.....・常用的计量单位-计量的产生、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常用的计量单位-计量的产生、长度单位、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计量的产生,加深对计量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掌握常用的长度、面积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2.培养学生上网.....・常用的计量单位的产生、长度单位、面积单位 教案常用的计量单位的产生、长度单位、面积单位 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计量的产生,加深对计量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掌握常用的长度、面积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2.培养学生上网查询、收集信息的能力,应用所学.....・小数的计数单位、数位顺序和小数的组成 教学设计小数的计数单位、数位顺序和小数的组成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数位顺序和小数的组成,能比较熟练地读写小数。大数的认识 认识计数单位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常用的计量单位-计量的产生、长度单位、面积单位

问题三:为什么把 小数的意义作为教学的重难点 因为孩子们刚刚开始上学时
总是把数数字,加减法等等
才遇到小数这一个方面的知识
很难理解其意义
不知道小数是怎么回事
那么意义这个需要作为重点

问题四:二点五的小数的意义怎么表示 二点五的小数的意义怎么表示:
2个1与5个0.1的和,2.5中有两个1和5个0.1。

问题五: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是人教版几年级的内容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2、能运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3、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概括,分析综合及灵活运用的能力。
教材重点:通过探索,发现小数的性质,运用小数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对小数的性质这一概念的理解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商店里,经常把商品的标价写成这样的小数:手套每双2.50元,毛巾每条3.00元。这里的2.50元、3.00元分别是多少钱?(2.50元是2元5角,3.00元是3元)为什么能这样写呢?这是小数的一个重要性质,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并板书“小数的性质”。
二、学习新知
1、研究小数的性质
(1)(板书“1”)师:在“1”的末尾依次添上1个“0”、2个“0”,数的大小变化了吗?怎么变?你能不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使下面的等式成立。
1( )=10( )=100( )
得出:1元=10角=100分
1米=10分米=100厘米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出示米尺,1分米是1/10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米);10厘米是10个1/100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0米),100毫米是100个1/1000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00米)
板书: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师:0.1、0.10、0.100是否相等?为什么?
(板书:0.1=0.10=0.100)
A、从左往右看,是什么情况?(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大小不变)
B、从右往左看,是什么情况?(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C、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2)出示:0.3元、0.30元师:这两个数相等吗?说出理由。(学生交流,教师适时适当地引导)
(3)让学生在两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上(其中一张均分为100格,一张均分为10格)表示出0.30、0.3,比较其大小,说明30个1/100就是3个1/10,0.30=0.3
(4)师:如果在它们的末尾添上两个“0”呢,三个“0”呢?相等吗?为什么?
(5)0.3添上“0”成0.03,大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6)引导学生归纳出小数的性质。
2、小数性质的应用
师:根据这个性质,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1)化简小数 出示例6:提问:价格表上的哪些“0”可以去掉?
提问: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弄清题意后,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80=2.8 4.00=4 10.50=10.5
(2)把整数或小数改写成指定数位的小数
师: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还可以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把整数写成小数的形式。
如:2.5元=2.50元   3元=3.00元
(3)做“试一试”
0.4=0.400 3.16=3.160 10=10.000
练习:口答“练一练”第2题。
讨论小结:改写小数时一定要注意下面三点:
A、不改变原数的大小;
B、只能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C、把整数改写成小数时,一定要先在整数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后再添“0”。(想一想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1)根据小数的性质,当遇到小数末尾有 0的时侯,一般可以去掉末尾
的 0。你想试试吗?
出示分层测试卡34页基本练习 2.下面的数中哪那些 0可以......>>

问题六: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小数的意义师教案 1.教师撰写教学案例,是教师不断反思、改进自己教学的一种方法,能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个过程就是教师自我教育和成长的过程。
2.教师撰写教学案例的过程是将来自外部的教育理论与指导自己教学实践的内在教学理论相互转化的过程,可以为新教师和在职教师的教学提供比较丰富的实际情境,有利于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案例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真实、典型记录,也是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的真实体现,因此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宝贵资源,是教师之间交流的重要媒介。

问题七:如何写复习课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使学生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3.培养学生良好的整理知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使学生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过程: 一、整理和复习 1.师出示知识脉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