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未送审就拒稿是怎么回事?

如题所述

SCI论文未送审就拒稿是怎么回事?

我们发表SCI论文当然想看到其顺顺利利地通过审稿并录用见刊,但是有的作者朋友表示疑惑,为什么自己的SCI论文未送审就被拒稿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要怎么避免出现拒稿?本期小编给大家分享相关知识。

1、论文无新意:国际刊物最欢迎的是具有原创性的工作。实验论点重复别人已发表的文献,或经过简单推理就能从已知的国际文献中推理获得,或重复他人工作者常被拒稿。

2、分析不到位:有新的发现,但未能很好地提炼升华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只有单纯的定性描述,缺乏定量的、理论的分析。

3、内容不够分量:不同杂志对论文内容的重要性要求是不同的,论文应该是该杂志感兴趣的领域,能够引起该杂志读者群的兴趣。

4、理由不够充分:论文提出的论点不能通过该实验方案所证实。逻辑推理有问题,实验方法学理论的欠缺。作者未能公正客观地从其实验结果中推得结论。

5、实验不完善:数据或分析存在严重缺陷。实验数据量太小,分子细胞生物体内实验 n3,器官、动物体内实验 n6,重复 n3。实验条件控制不好,或没有设立对照组。

6、数据统计处理不当:数据统计检验方法和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对或不够妥当。

7、应用领域窄:仅仅是区域性 (Local) 工作,而不是具有普遍意义、可以推广到其他地方的工作(General),或仅仅是国外方法在中国某一地区的应用,而不是提出新的方法。

8、表述问题:表达很重要,好的表达让人看了很舒服,也很容易懂。很多专家都是写作高手,招博士生时也很注重文章功底。写好文章后,你还要推敲推敲,看是否清楚到位,不要因为自己的表述让人产生模糊不清的概念。因此,在自己的论文完稿后,还要多加检查,避免低级错误,力求表述准确,推断合理,达到合格水平。

每本sci期刊都有自己的征稿要求,作者应该查询刊物的要求,遵循期刊的习惯和格式,比如目标期刊需要添加投稿信息,投稿信,摘要,文件类型,辅助信息,图片,建议的审稿人等,这样才能满足期刊的要求,但是作者没有如实提交投稿信,摘要,论文类型与期刊也不符,这样很容易被拒稿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