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刘备临终前对诸葛亮说:“刘禅不听话,便取而代之”?

如题所述

在历史上的记载不是刘禅不听话,便取而代之。而是如果刘禅不成器,不配当皇帝,诸葛亮便可当取便取,自立为帝。

这个话刘备对诸葛亮说,而早在多年以前,东吴的孙策也一样对张昭说过。不过刘备比孙策还多说了一句话,那就是让刘禅对诸葛亮如父。

孙策当年对张昭说这话,使得张昭一辈子对孙权没有异心。虽然孙权对张昭不满,虽然君臣曾经势如水火,虽然张昭权倾朝野,可是君臣最终相安无事。没有造成东吴的分裂动荡,而孙权也顺利接班,掌握了东吴政权。


这句话是不是出于君主的本心,其实一目了然,这不过说君主的帝王之术罢了。如果你真的应对错误,马上就会人头落地。

在当时的蜀汉,诸葛亮作为文臣之首,地位无可动摇。而经过两次大败,其他的人才基本丧失殆尽。如果想把蜀汉延续下去,只有依靠诸葛亮。

如果诸葛亮有异心,蜀汉是不可能存续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刘备才在最后托孤之时,说出了这句话。

说这话有几个意思,一是表达对诸葛亮的信任。在自己死后,将所有的后事全部交给诸葛亮处理。整个蜀汉江山社稷就全部由诸葛亮做主了。不过,在当时,诸葛亮已经大权在握,这层意思没有实质意义。

第二是最后考察一下诸葛亮,看诸葛亮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马上诚惶诚恐,发誓要以死效忠蜀汉政权。

这是因为君主如果说出这种话来,那么说明君主对此心有疑忌,怎么不让臣子害怕。如果诸葛亮应对错误,稍微露出一丝不臣之心,后果不堪设想。

第三,以诸葛亮的誓言来约束诸葛亮。当时诸葛亮没有子嗣,这样的人基本没有约束。如果不用帝王之术约束住他,实在让君主不放心。

诸葛亮以管仲乐毅自比,没有篡位之心。但是,如果大权在握,形势改变,谁能保证会不会有变化。因此,刘备抓住诸葛亮爱惜名节的特点,让诸葛亮自己说出誓言,以此约束住诸葛亮之心。

第四,警醒诸葛亮。刘备和诸葛亮都是明白人,所有的事情点到而止。刘备既然对诸葛亮这样说,那说明刘备对此已经做了安排。

刘备真会把自家的江山让给诸葛亮?这可能吗?刘备儿子好几个,刘禅不成器,就没有一个成器的了?为了刘禅继位,刘备连自己的义子刘封都杀了,何况诸葛亮?

因此,双方心知肚明,这话后面的玄机。如果诸葛亮有不臣之心,刘备也不会没有应对之策。至于制约的手段,刘备不说,诸葛亮也不知道,不过他也不会去以身试法。

最后,是刘备定下了他死后蜀汉的格局。刘禅垂拱而治,诸葛亮主持全局。为了防止刘禅这边有问题,避免因外界原因,逼诸葛亮改变初衷,专门给了诸葛亮制约的权力。这样一来,用人不疑,让诸葛亮能够施展,君臣能够和睦相处。

所以,后人评价,三国之中,蜀汉是最团结的。因此,虽然蜀汉最弱小,可还是延续了几十年。这有刘禅诸葛亮君臣的努力,也为时不与刘备死前的布置有关。

对比曹魏,虽然司马懿是三朝元老,两次托孤。最后曹叡也是托孤给他,可是,由于各种原因,还是走上了篡位之路。

如果曹叡有刘备的一半安排,司马懿也无法夺取曹魏的江山。两人政治水平谁高谁低,一目了然,后果也高下立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6
我觉得他这是为了让诸葛亮能够更加忠心的辅佐刘禅,所以他才这样说。
第2个回答  2020-12-06
因为在刘备看来,要想实现霸业诸葛亮是必不可缺的一个关键因素,而且刘备也知道刘禅是什么样的情况,所以他才会对诸葛亮说这番话。
第3个回答  2020-12-06
刘备也认为刘禅不是一个理想的君主,可能会导致蜀汉的败亡,所以和诸葛亮说如果刘禅不堪大用,就取而代之吧。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