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兄长逼得走投无路,最终切腹自杀的军神源义经经历了什么?

如题所述

2005年日本NHK电视台播出大河剧《义经》由龙泽秀明、石原里美主演。讲述了源义经波澜壮阔却又短暂的一生。义经出生,父亲被杀,母亲下嫁仇人,自己年幼出家,相传得到天狗传授兵法,起兵反平,屡立战功,受到天皇重用,被自己同父兄长猜忌,出走奥州,兵败自杀。义经与兄长赖朝本来还算是相亲相爱,可是义经生命的转折点就是在他进入京都并擅自接受后白河法皇的赏赐,从此兄弟二人渐行渐远,直到反目。为何兄弟反目,下面看一看义经的一生。

一、“鬼面判官”的诞生

十二世纪末,日本爆发了两大武士集团的大混战,史称“源平合战”。“合战”可以指一场战役,也可以指一次战争。源氏由源赖朝为领袖,从关东向西打,占领了京都,把平氏赶到了西边中国一带(日本的中国指山阴、山阳两道,现在本州岛西部5县)。平氏集合力量,十万大军驻扎在离京都很近的要塞一之谷准备反扑。一之谷背靠大海,易守难攻。源氏如鲠在喉,也派大军进剿,却被打败,主帅源范赖也险些被擒。眼看源氏大军全军覆没,突然平氏背后遇袭,源氏军队仿佛从天而降,平氏反胜为败。平氏主力被歼灭,彻底失去了反攻的希望。而背后的奇兵就是由源义经的计策安排的。可以说“源平合战”全靠源义经的计谋,源氏才会取胜。义经后来被成为“九郎判官”。

源义经排行第九,所以是“九郎”,“判官”是他的官职。

义经出生刚好赶上平氏势大,平清盛杀了他父亲源氏首领源义朝,流放了他同父兄长源赖朝。平清盛见他母亲常盘长得貌美就霸占了她,并强迫已经七岁的义经出家。相传,在寺庙十一岁时义经得到天狗传授兵法,并了解了自己的身世。后来义经去京都游历并打败、收服了勇士武藏坊弁庆

二、起兵反平

当时的日本已经被平氏占据,《平安物语》记载:“(平氏)一门,公卿十六,殿上人三十余人,诸国受领、卫府、诸司共达六十余人,实为世上人罕见”。由贵族垄断的高官职位全成了平氏的专属官职,旧贵族当然不满。天皇、上皇都成了傀儡自然也不满。《玉叶·卷三十五》记载:“恣心升进,过分荣幸,冠绝古今者欤。”对于平氏的宿敌源氏更是百般压制,源氏一族更是不满。后白河上皇为了夺回权利主动出家称“法皇”。后白河的第二子以仁王发出令旨由源氏另一个大首领源行家传檄各地,要求各地武士起兵勤王。

源义经的同父兄长,被流放的源赖朝最为激动。《吾妻镜·承治四年四月九日》记载了赖朝的心理:他认为“讨彼氏族(平氏)可执令天下”。在得到流放地北条氏的支持后起兵反平。富士川一战赖朝大胜。赖朝打算在稳定关东基础上进军京都。撤退中,源义经加入了赖朝的部队,并带来了奥州守护藤原秀衡的支持。二人相见,久别亲人,抱头痛哭。义经以没能参加富士川之战为憾。赖朝当时苦于两线作战,乱世中没有能比亲兄弟更值得信任的了。所以把征讨平氏的重任交给义经,自己则回关东根据地经营,征讨关东不安分势力。

另一支反平积极势力是源义仲,也称木曾义仲。虽然同为源氏,是堂兄弟关系,但他和源赖朝、义经一家有仇。源义仲在本州北部由东向西打,在能登国大破平氏,进而占领了京都。

三、智勇绝伦、百战百胜

当时天皇是摆设,后白河法皇才是日本实际政治君主。老谋深算的他知道维护皇权,除了打压这些“乡巴佬”外,还要利用他们。一方面厚赏源义仲。一方面法皇对源义仲充满厌恶。加上,“前内大臣以下不残一人,六波罗、西八条等屋舍不残一所,皆化为灰烬。”“不论多少,不嫌贵贱,皆以夺取。”(《玉叶·卷三十八》)源义仲放纵部下在京都烧杀抢掠。这更引起法皇公卿们的不满。法皇利用源义仲出京都向西抗击平氏之机,纠结僧兵占领了京都,并阻止源义仲返回。源义仲恼羞成怒,并进攻京都,强迫朝廷下旨立自己为大将军,将源赖朝定为全国公敌。观望中源赖朝坐不住了,马上派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源范赖为主、源义经为副分道发兵京都。源义经一道出奇计用激将法强渡宇治川,这一战大败源义仲。而他的兄长源范赖只是个平常人,被死死堵在濑田,直到宇治川战败的消息传来,源义仲主动撤退,却被源范赖围在大津中流失而死。同时源义经占领了京都。

西面平氏乘源氏内乱,在一之谷集合全部力量反扑。不仅占地利,而且源氏是久战疲惫之师,统帅源范赖又是个平常人,一之谷攻坚战十分困难,源平在一之谷东西两侧打的难分难解。义经熟读中国兵法,懂得利用计策,率300勇士翻越一之谷背后悬崖奇袭,最后到达战场的还有70余人,直接攻取一之谷,要塞内守军、首领以为源氏大军已经突破了东西阵地,各自争相逃命。在前线的武士很快得知首领们逃跑的消息,“失商量败走,或策马出一之谷,或掉船赴四国之地。”(《吾妻镜·永寿三年二月》)关系两家命运的一战,就这样因义经而胜。

四、卷入政治

源氏大胜回到京都,法皇亲封源义经为检非违使,在唐朝时期相当于判官,所以称他为“九郎判官”。

在平氏灭亡只是时间问题的基础上,法皇与源赖朝的矛盾终于爆发了。法皇本来就是个反复小人,为了维持自己的地位,挑动源平混战;一方得势,又挑动得势一方内乱。最开始的是源义仲。后来法皇相中了源义经。

源赖朝也知道法皇反复无常,所以要赶在共同敌人平氏彻底灭亡前,稳定自己的地位。为此他命令义经不要继续进攻平氏。通过威逼利诱,他不仅仅得到了征夷大将军这个空衔,还牢固地控制了关东的所有武士、土地、税收,进而开府,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基础。

源义经呢,此时目标只有一个,彻底剿灭平氏,洗刷父亲被杀之耻,丝毫没意识到法皇的阴谋向他靠拢了。义经不理解为何兄长不让自己剿灭仇敌,按捺不住的义经采取了最愚蠢的方法,向法皇请旨。经过屋岛之战、坛浦海战平氏被彻底剿灭了。

此时天下流传这么一句话“九郎判官这样的人才实在难得,镰仓的从二位(指源赖朝)又有什么作为呢,天下的事让判官策划才好。”这流言传入源赖朝的耳朵,同样是源氏血亲,赖朝本来就忌惮义经功高震主。和源义经有仇的梶原景时又添油加醋,诬陷义经要谋反。赖朝更加害怕。赖朝以未经武家领袖的命令,擅自接受法皇官职为名,派人刺杀义经,“骨肉同胞之情,既似空。”(《吾妻镜·文治元年五月二十四日》)兄弟完全反目。义经又守护着武士名誉,认为大丈夫该洁身自好,即使身死家灭也不应让名誉受损,所以义经没有占据京都造反,反而逃向奥州,投奔老朋友藤原秀衡。藤原秀衡坚决拒绝了源赖朝要交出源义经的命令。可是藤原秀衡死后,藤原秀衡的儿子不敢与幕府为敌,派重兵包围义经,义经见大势已去,杀死自己的妻儿,自己也切腹自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