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滕森战争

如题所述

托尔斯滕森战争

背景

这场战争与当时发生在神圣罗马帝国的三十年战争有关。丹麦的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在德意志地区发动了丹麦战争,但被神罗军队击败,并签订了吕贝克和约。此后,瑞迪在古斯塔夫·阿道夫的领导下,在三十年战争中获得成功,克里斯蒂安四世开始感到危机。

1632年古斯塔夫·阿道夫战死后,克里斯蒂安四世策划夺回在北欧的领导权,但以失败告终。丹麦对瑞典的政策是不温不火的。因此,这场战争的真正意义在于瑞典对丹麦的牵制。另外,由于后期三十年战争的成功,瑞典在德意志北部建立了据点,而且与荷兰也有了同盟关系。很明显,在三十年战争中占据优势的瑞典想要解除一直以来的对丹麦的劣势。1643年,瑞典宣战。

战争初期

战争开始可称为“奇妙的战争”。虽然瑞典进行了宣战,但瑞典丝毫没有进攻的迹象。克里斯蒂安四世也完全放松了警惕。原来瑞典军在波希米亚,托尔斯滕森指挥瑞典军北上,在当年12月逼近丹麦国境。丹麦军队没有进行战争准备。

1644年1月,在没有像样战斗的情况下,瑞典军控制了日德兰半岛。此时,古斯塔夫·霍恩将军也重返前线,占领了斯堪尼地区。陆上战争就此结束。

海上战争

丹麦军队的王牌是海军。另外,首都也不在日德兰半岛,而在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端斯堪尼地区中间的西兰岛上。战争的主要战斗由此转移到海上。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亲自指挥海军,即使在海战中负伤,也毫不退缩。瑞典舰队也表现不俗。

托尔斯滕森把希望寄托在击败西班牙舰队的荷兰舰队上,于是把荷兰拖入了战争。但是丹麦舰队也没有退缩。克里斯蒂安四世亲自乘坐军舰亲自指挥,抵挡了荷兰舰队的援军和瑞典舰队的进攻,在海上战斗中,初期丹麦领先于荷兰和瑞典两舰队。

此后的海战主要在德意志地区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坦公国的首府基尔沿岸、基尔湾进行。瑞典舰队在基尔湾被丹麦舰队封锁。海战异常胶着,瑞典舰队最终成功逃出丹麦包围。1644年9月底,在费马恩岛和洛兰岛之间海域展开了激烈的海上战斗。

丹麦海军最终被瑞典、荷兰的联合海军歼灭,由此严重削弱了丹麦的军事实力,使其无法承受长期战争。因瑞典的成功而惊慌失措的神圣罗马皇帝军为拯救丹麦入侵了日德兰半岛,但被托尔斯滕森将军击退。

神罗军的总司令是皇帝斐迪南三世的弟弟利奥波德·威廉大公,战败后被迫辞职。丹麦军在这次海战中的败退决定了战争的走向。

结果

1644年9月法国王国和荷兰开始调停,第二年1645年2月签订了《布伦塞布洛条约》。结果是丹麦对瑞典的屈服。丹麦逐渐从大国地位上跌落。瑞典通过这次战争的胜利,成功称霸波罗的海。没有了后顾之忧的瑞典,再次投入了三十年战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