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把钱称为元、角或者块、毛?这叫法是怎么来的?

如题所述

众所周知,大多数孩子在一年级的时候要学习到元、角、分,但是在生活当中大家总会把元、角叫作块或者是毛。这种叫法是从过去流传到现在的,因为在民国时期出现了银元,大家将银元也都是称作一块大洋,因此这就成为了一种习惯。

根据相应的历史资料可以显示出,块是作为一种量词使用,但是大家经常会把一元钱也叫作一块钱,这是因为思想上的固执。因为银元的形状和质感都是典型的块状物,所以在民间的话大家统称为一块钱。但是最早的银元叫作银豪,随着后来文字的变化,也逐渐衍生为毛,另外很多人在记账的时候,为了省事,所以便将毫用毛字代替。因此这就成为了一种习惯,即使后来国家相关条例明确表示统一钱币的单位,但是大多数人还是会按照原来的叫法。

虽然过去的钱币单位是两、钱、分、厘,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的进步,因此也逐渐出现了银圆。因为圆这个字是非常难写的,后来又发现元和圆读音相同,元字的笔画又比较简单,因此圆就被另外一个元给替代了。不管怎么样,大家都能够很好的了解这其中的缘故,因为每个人的叫法还是不同的,只要能够让他人听懂即可。

可能小编介绍的还是不太全面,如果大家还想继续深究这其中的缘故以及历史,那么去可以查阅相应的历史书籍,这样都能够帮助自己很好的了解到典故。不管怎样元、角、分确实让很多孩子为之受到影响,很多孩子对于这之间的转变还是比较模糊的,因此家长可以适当的去购买一些假币,来教会孩子,只有孩子了解到这其中的知识,才能够有效的掌握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23
我来回答,一元钱是现在大家的统一认定的称呼,一块钱虽然和一元钱是相同概念,但是“块”历史更久远,民国时期人们常说“爷赏你一块大洋”,也会说一“圆”大洋,当时用的是这个“圆”,后来就被改成“元”了,可见块字是从以前继承和流传下来的。

一块钱等于一元钱 为什么又叫“角”,宋代把很小的货币叫做毛钱,毛和角都是形容很少的单位,比如中国汉字里,冰山一角,九牛一毛,都是形容很少的。所以这两字是很贴近的,一毛又叫一角。

毛”钱和五“角”钱说咱俩在一“块”吧,所以就变成了一“元”钱。
第2个回答  2022-04-23
这种说法其实是民国时期才有的,因为当时的币种质量不行,有些比较粗糙的就被叫成毛。
第3个回答  2022-04-24
这些叫法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些习惯叫法或写法,流传下来的。譬如块是因为以前是银元,以“块”为单位,“毛”是原本的“毫”,省写成“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