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历史上确有其人吗

如题所述

是的。

潘金莲是历史人物,河北清河人,武植之妻,善良贤惠,勤劳仁义,天生丽质,貌美手巧。 

后世文学作品对其进行歪曲,污蔑其为不守妇道、美艳放荡的淫妇;从而塑造成一个既聪明机变、美丽风流,又是个心狠手辣、寡廉鲜耻、搬弄是非、淫欲无度,成为阴险、妖艳、淫荡、狠毒的典型,以美女荡妇的形象背负千载恶名,遭到唾骂。

历史上的潘金莲

潘金莲为明朝永乐年间清河县武家那村(古称孔宋庄)人,贝州潘知州的贵族千金小姐,少女时代是远近闻名聪明美丽的大家闺秀,是一位名门淑媛,美艳动人,知书达理、温柔善良,和武大郎鹣鲽情深、恩恩爱爱、白头偕老,之后潘金莲生下四个儿子。

扩展资料:

小说描写

《水浒传》

出自《水浒传》中的人物,为卖炊饼的武大郎妻子,与西门庆私通,姘淫为恶,毒杀亲夫武大郎,最后两人恶行曝光,均被武大郎的弟弟武松杀死。

但后来《金瓶梅》一书撷取此段故事加以创作,成为书中第一主角,多了武迎儿继母、西门大姐岳母的身份,同时是西门庆、陈经济情妇。

金瓶梅将其塑造为漂亮美艳却歹毒残忍的荒淫荡妇,生动描写她嫉妒、泼辣、阴险、狠毒的个性,残忍毒辣,放浪形骸,“欲火烧身,淫心荡漾”,“青春未及三十岁,欲火难禁一丈高”,结果西门庆被潘金莲多灌春药,在云雨后精尽人亡。

潘金莲在水浒传与金瓶梅的结局都是死于武松之手。

《金瓶梅》

在金瓶梅中关于潘金莲的部分,描述她出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2月4日,属龙,死于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4月8日,还有一直到武大郎被毒死和水浒传中的描述并无不同。

但在毒死武大郎之后,金瓶梅中的描述是西门庆与潘金莲淫乱后,又偷娶进门,因此武松出公差回来之后,并没有找到潘金莲,他又去找西门庆,但却误打死了李皂隶,随后武松便被带走。

话说西门庆与潘金莲烧了武大郎后,当天潘金莲就胆大妄为的和西门庆一起寻欢作乐,纵欲宣淫,次日,又安排一席酒,向王婆作辞后,潘金莲将迎儿交付给王婆抚养,七年后,武松遇赦回乡。

潘金莲是南门外一名裁缝的女儿,排行第六,小名六姐,出身贫寒,七岁时父亲去世。母亲送她到余秀才家上了三年女学,诗词歌赋唱本都认识,又教她女红针指,因为自幼生得有些姿色,缠得一双小脚,有如三寸金莲,所以名叫金莲。

九岁时就被卖去学艺,王招宣教他弹琴吹箫、吟诗写字、绘画围棋、打双陆、抹骨牌,梳头匀脸、点腮画眉,潘金莲十二岁时,就会描眉画眼,傅粉施朱,品竹弹丝,女红针指,描鸾绣凤,知书识字,精通琵琶,能歌善舞,琴棋书画,百家词曲,多才多艺,无所不通。

潘金莲十五岁时,出落得格外美艳俏丽,聪明伶俐,在大户人家当侍女,教她琴棋书画、歌舞侍人,潘金莲十八岁时,出落得脸衬桃花,眉弯新月,又学会吹笙歌舞等技艺,夫人余氏甚是抬举,给她金银首饰梳妆打扮,大户见她姿色妖艳,聪明伶俐,便将她收用。

后被妈妈余氏得知,张大户为保持与潘金莲的奸情,故将她赠与武大郎为妻,武大郎因胆小怕事,又因潘金莲本就是张大户的人,故对他两人的苟且之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直到张大户病死,武大郎与潘金莲才在妈妈余氏的逼迫下搬离张大户家的房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潘金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30

潘金莲成为我国文学史上典型的反派人物,历史上确有其人吗?人们印象中的潘金莲是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中的人物,作者笔下的潘金莲是心肠歹毒的女人,为了跟西门庆在一起,毒死了自己的丈夫武大郎。水浒传的作者,塑造的潘金莲形象性格和思想都比较复杂,成为一个家喻户晓典型的悲剧形象,历史上真有潘金莲其人吗?她的生活真的这样不堪吗?

据小编所知,历史上真有潘金莲这个人。据史料记载,潘金莲是现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人,她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居住在黄金庄,离武大居住的五家村并不远。武大郎原名武植,是个读书人,潘金莲非常倾慕武植,武植经常受到潘金莲父亲的接济。武植进京赶考,高中文举后便娶了潘金莲。他们婚后一共生育了四个子女,非常的恩爱。在水浒传中,潘金莲的形象为何如此不堪呢?对于这一点,也有很多说法。

有一种说法是,武植有一好友叫黄堂,黄堂家境没落后投奔武植,想让武植给自己谋一份差事。黄堂到了武植家后,武植对他好酒好菜的伺候,但是武植一直没有说过要提携他,这让黄堂感到很气愤,所以黄堂就离开了武植的家。黄堂为了泄愤,在路上到处散播谣言,说武植的妻子潘金莲与当地的恶少西门庆关系不一般,并且添油加醋到处宣讲,让很多人都信以为真。这个谣言一传十、十传百,传到了施耐庵的耳朵里,并将它写进书中。潘金莲的名声尽毁,造成了清河县的潘家和武家几百年来从不通婚。

还有一种说法广为流传,武植有位好兄弟姓王,具体叫什么名字没有记载。这位王兄家道破落后逃难至此,得到武职的接济,王兄希望武植能给自己谋份差事。武植生性善良,在王兄不知情的情况下,为其修建房屋,而王兄没有见到武植直接经济上的救助,所以心生怨恨,别到处造谣,对当时身为县令的武植进行中伤诋毁。当地恶少西门庆曾被武植治罪过,很快王兄与西门庆勾结在一起。武植的清官形象从此毁于一旦,就连武职的妻子潘金莲的名声也遭受连累。

这样的流言蜚语,一直到明朝也没有减少消失,反而是人人皆知。施耐庵在《水浒传》一书中大肆渲染,情节夸张,使夫妻二人的形象更加不堪一击,原本文武双全玉树临风的七尺男儿武植,被说成了“三寸钉,枯树皮”。虽然在史料中记载了武植夫妻的真实一面,乾隆皇帝也曾为武植立过碑,但还是给潘武两家的后人带来很深的影响。据说《水浒传》作者的后人向潘武两家写了道歉诗,还立了像,这也算是潘金莲沉冤得雪了。感谢各位读者朋友们的阅读和观看,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2个回答  2010-08-14

《水浒传》中的武大郎、潘金莲及武松都是有其历史原型的

不过武大郎和潘金莲是明朝人,和《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是同一时期的人,原名武植,幼时小名“大郎”,中年即中进士,出任山东阳谷县令,其妻潘氏(潘金莲的原型),生于官宦世家,其父曾任知州,二人家庭生活和谐,十分恩爱

而《水浒》中武、潘二人的故事,出自旁人造谣诽谤:武大郎中进士之前,曾受家乡(清河县)一王姓书生的资助,后来出任县令后,该王姓书生却家境败落,前来投奔武大郎,希望能在其手下某个小吏;但在武大郎家住下半年仍不见动静,于是认为武大郎忘恩负义,愤而出走,并一路造谣诽谤武、潘二人;及至回到家乡,才得知武大郎已经为其盖好了新宅,遂追悔莫及,又一路奔回阳谷,并将其所写的造谣文书一一撕毁;但谣言一旦传出,便难以收回,武潘二人的谣言就如此传开,并被路过的施耐庵听闻,写进了其《水浒传》一书中

至于武松,确实是宋朝人,曾任杭州提辖,后因为提拔他的上司杭州知府被蔡京一党污蔑免官,自己也遭牵连被赶出官府;新任杭州知府是蔡京的儿子,鱼肉百姓,武松看不下去,挺身刺杀,成功后被官兵围困被俘,死于狱中。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8-22
潘金莲(1098年02月04日--1120年04月08日),几百年来,她一直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成为妖艳、淫荡、狠毒的典型!但也有人同情她的遭遇,羡慕她追求自由反抗旧伦理的勇气。这就是潘金莲。经施耐庵初刻划兰陵笑笑生极度演绎而活在戏剧舞台文学作品市井百姓茶余饭后的坏女人样板。 潘金莲是西门庆的第五房妾。人物是从《水浒传》中借衍而来,但在《金瓶梅》中,其经历、性格、生活等得到了多方面的重要的充实,从而塑造成一个既聪明伶俐、美丽风流,又是一个心狠手辣、搬弄是非、淫欲无度的典型。
武大郎本名武植,山东(今河北)清河县武家那村人。武植虽出身贫寒,但聪颖过人,崇文尚武,中年即考中进士,出任山东阳谷县县令。而潘金莲乃知州家的千金,住在距武家那村1.5公里处的黄金庄。 史载,武、潘二人和睦恩爱,育有四子。武大郎的墓碑铭文就是最有力证据:“武公讳植字田岭,童时谓大郎,暮年尊爱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门淑媛。公先祖居晋阳郡,系殷武丁后裔,后徙清河县孔宋庄定居。公幼年殁父,与母相似,衣食难济。少时聪敏,崇文尚武,尤喜诗书;中年举进士,官拜七品,兴利除弊,清廉公明,乡民聚万民伞敬之。然悠悠岁月,历历沧桑,名节无端诋毁,古墓横遭毁劫,令良士贤妇饮恨九泉,痛惜武公,以示后人,是为铭记焉。” 铭文中的“孔宋庄”即武家那村。从中不难看出,武大郎虽然出身贫苦、历经坎坷,但绝非沿街卖炊饼的平庸之辈。相反,他是造福一方的父母官;而本是名门淑媛、原本贤良的县令夫人潘金莲却被后世描述成“裁缝家的穷苦女,九岁被卖做家妓”,且以美女荡妇的形象背负千载恶名,遭到唾骂,实在是比窦娥还要冤! 据1946年武植墓的发掘者依据比例和经验推断,武大郎实际身高应在1.78米以上,算的上伟岸。另外,不容忽视的是,武植墓的规模比较大,并且棺木用料是珍贵的楠木,这岂是一般人家所能做到?又岂是一般人所能享有的丧葬待遇? 那么,武、潘二人的真实面貌为什么遭受历史残酷的“毁容”呢?据武植的24世孙武双福等武家后人介绍,这其中另有因由: 早年贫苦的武植曾经得到过一位王姓同窗好友的资助,武植做官之后,这位王姓同窗家境败落,便千里迢迢来投奔武植,希望能谋得一个职位。然而,在武家一直住了大半年,仍不见为官清正廉明的武植提拔他,他愤怒之下便不辞而别。为发泄心中怨恨,他在回乡的路上还四处编造、张贴武、潘二人的各种丑事,极尽污蔑损毁之能事(这或许就是后世各种故事的雏形)。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被不知真相的人越发传的离谱,并且煽风点火,添油加醋,很快,有关武、潘的各种谣言便传遍街头巷尾,且版本颇多,令其声誉遭受极大损毁。 而王姓书生回家以后才发现,武植早已为他重修了房舍,并购置了家当。这时,他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无比的懊悔,并发疯似地揭撕自己沿街张贴的污蔑言论,然而,谣言一旦传开,又如何能收回呢? 后世的文学作品,不论是《水浒传》还是《金瓶梅》,就文学创作本身而言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其价值和地位在中国文学史上也都举足轻重。但是,为了创作的需要或者剧情的安排,作者都不可能也没必要对这些道听途说的故事蓝本做史学家们一样的确凿考证。于是,在他们取得文学创作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对这些原本用以污蔑诋毁的“谣言”的流传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19254.htm?fr=ala0_1

第4个回答  2010-08-14
没有
人物是从《水浒传》中借衍而来,但在《金瓶梅》中,其经历、性格、生活等得到了多方面的重要的充实,从而塑造成一个既聪明伶俐、美丽风流,又是一个心狠手辣、搬弄是非、淫欲无度的典型。
历史上应该没有这个人

潘金莲的成名当然是缘于《水浒传》和《金瓶梅》的描写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19254.htm?fr=ala0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