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600字读后感

字越少越好。。但不能低于600。 。 作业需要,,麻烦各位帮忙找找。。 百度里有的就不用了。。

Thank you。。

  谆谆人世语悠悠父子情
  ——读《傅雷家书》有感

  每个人都体会过父母的慈子和教诲。当我读着这本家书,感到的是一种另一番教诲,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种父母之子,这也是大多数子女所体会不到的。这也许是这十年对她子慕不减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家书,就象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像一个乖孩子在感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着。

  傅雷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是一个博学,睿智,正直的学者,极富个性。母亲朱梅馥是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素养,又经西方文化洗礼,既温厚善良,又端庄贤淑的东方女性。

  父亲傅雷对当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研究精深,个人的文化修养极高。而他培养的对象又是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终于成长为国际大师的儿子傅聪。他深刻懂得,艺术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他教育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

  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为人父母的可以从中学习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学艺术的特别是学钢琴的可以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对解放初期至文革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也能从傅雷这位当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了解,而此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强个人修养。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让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爱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动。

  有人认为书信是最为真切、自然和诚实的文字。是啊,因为写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时即刻的内心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给亲人写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的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训。所以,我想读傅雷家书我们读到的应该就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对傅聪音乐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强调技巧、而后反复要他能真正领悟作品本身,这也就是凡事多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看到事物的本质。傅雷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想经历也在不断的提高, 在傅雷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中西二种文化融合的思想。高尚的父母培养出成功的儿女。傅雷夫妇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都很有成就。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启迪。

  读了傅雷家书后,我懂得了许多,我更了解父母了.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教育书,也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与孩子的一本书,让孩子更了解父母,让父母更了解孩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25
傅雷家书
游子走四方,家书抵万金。
天下之大,父母恩大。
《傅雷家书》证实印证了这两句古话。这是一本被誉为“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此书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以及其子的回信编篡而成的,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6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信中,亦体现了他所说的现身说法,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这字里行间,如山间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无一不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好一份眷眷爱子心!
再细品,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对傅聪的爱却没有沦为那种庸俗的“温情脉脉”、“吃喝拉撒”的琐碎关怀,而是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他将信升华到了人性和更高的高度,饱含他对儿子深切的爱、甚至是对青少年的循循善诱!
傅雷在儿子背井离乡时,曾说:“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起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乍看之下,这真的是出自一位人过中年的父亲之口,这真的是出自一辈子活在自信,严厉模范下的傅雷之口吗?这是一种委婉的道歉,更是一种深刻的忏悔!
然而信并未因这句动情的话而变得情意绵绵。当傅聪在异国遇挫倒苦水,傅雷则“冷面无情”地回信:“一位纯洁、正直、真诚和灵魂有时会遭到意想不到的磨难、污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齿于人群的绝境,而最后真实的光芒不能永远淹灭,还是要为大家所认识,使它的光焰照彻人间,得到它应该得到的尊敬和爱。”“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多思考人生问题、宇宙问题。把个人看得渺小一些。那么自然会减少患得患失之心。结果身心反而会舒坦,工作反而会顺利。”“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
可以想象,傅雷在得知儿子的孤楚时,定会父子连心而感同身受。但是他的劝慰,却完全升华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他从高尚的灵魂是不能被困难所磨灭的,引申到如何在一个“不齿于人群的绝境”做到更好。他并没有表露出同情、困窘,而是告诉儿子作为一个杰出的人才应该学会得到他人的认可,而不是在困境面前屈服,从于自己的小世界!这是怎么样伟大的一颗父母心,怎么样高尚的育子方式!
当傅聪倍感孤单,傅雷则是用另一种方式帮助儿子摆脱负面情绪:“一个人孤独了思想集中了所发的感情都是真心实意。你所赏识的李太白、白居易、苏东坡、辛稼轩等各大诗人了是我们喜欢的,一切都有同感,亦是一乐也,等到你有什么苦闷、寂寞的时候,多多接触我们祖国的伟大诗人,可以为你遣兴解忧,给你温暖。”他并没体贴的亲人呢喃,只有的是正面的、高尚的引导,将傅聪的思想引导到了绝妙的境地!
正如有人道:“要回头写读后感时,我觉得很不容易。因为全书收录的这些家书,可谓篇篇精彩,字字珠玑,做笔记或任何总结概括都有可能损害这部经典之作。”我亦是仍然无法将傅雷先生高尚的情操和感人至深的道理完全展现出来。只能在凌乱的文末奉上先生一句精辟的话: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是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地点点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殖。就让我们从傅雷先生的话中,真正体会到如何作为一个有用的人,以此自勉!
第2个回答  2010-08-27
谆谆人世语悠悠父子情
——读《傅雷家书》有感

每个人都体会过父母的慈子和教诲。当我读着这本家书,感到的是一种另一番教诲,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种父母之子,这也是大多数子女所体会不到的。这也许是这十年对她子慕不减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家书,就象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像一个乖孩子在感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着。

傅雷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是一个博学,睿智,正直的学者,极富个性。母亲朱梅馥是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素养,又经西方文化洗礼,既温厚善良,又端庄贤淑的东方女性。

父亲傅雷对当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研究精深,个人的文化修养极高。而他培养的对象又是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终于成长为国际大师的儿子傅聪。他深刻懂得,艺术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他教育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

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为人父母的可以从中学习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学艺术的特别是学钢琴的可以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对解放初期至文革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也能从傅雷这位当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了解,而此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强个人修养。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让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爱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动。

有人认为书信是最为真切、自然和诚实的文字。是啊,因为写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时即刻的内心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给亲人写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的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训。所以,我想读傅雷家书我们读到的应该就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对傅聪音乐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强调技巧、而后反复要他能真正领悟作品本身,这也就是凡事多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看到事物的本质。傅雷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想经历也在不断的提高, 在傅雷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中西二种文化融合的思想。高尚的父母培养出成功的儿女。傅雷夫妇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都很有成就。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启迪。

读了傅雷家书后,我懂得了许多,我更了解父母了.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教育书,也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与孩子的一本书,让孩子更了解父母,让父母更了解孩子。

这是在网上看到的,不是我写的,其实我也要写这本书的读后感,不过太难写了……

参考资料:http://tieba.baidu.com/f?kz=123887957

第3个回答  2010-08-27
傅雷家书
游子走四方,家书抵万金。
天下之大,父母恩大。
《傅雷家书》证实印证了这两句古话。这是一本被誉为“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此书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以及其子的回信编篡而成的,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6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信中,亦体现了他所说的现身说法,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这字里行间,如山间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无一不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好一份眷眷爱子心!
再细品,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对傅聪的爱却没有沦为那种庸俗的“温情脉脉”、“吃喝拉撒”的琐碎关怀,而是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他将信升华到了人性和更高的高度,饱含他对儿子深切的爱、甚至是对青少年的循循善诱!
傅雷在儿子背井离乡时,曾说:“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起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乍看之下,这真的是出自一位人过中年的父亲之口,这真的是出自一辈子活在自信,严厉模范下的傅雷之口吗?这是一种委婉的道歉,更是一种深刻的忏悔!
然而信并未因这句动情的话而变得情意绵绵。当傅聪在异国遇挫倒苦水,傅雷则“冷面无情”地回信:“一位纯洁、正直、真诚和灵魂有时会遭到意想不到的磨难、污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齿于人群的绝境,而最后真实的光芒不能永远淹灭,还是要为大家所认识,使它的光焰照彻人间,得到它应该得到的尊敬和爱。”“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多思考人生问题、宇宙问题。把个人看得渺小一些。那么自然会减少患得患失之心。结果身心反而会舒坦,工作反而会顺利。”“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
可以想象,傅雷在得知儿子的孤楚时,定会父子连心而感同身受。但是他的劝慰,却完全升华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他从高尚的灵魂是不能被困难所磨灭的,引申到如何在一个“不齿于人群的绝境”做到更好。他并没有表露出同情、困窘,而是告诉儿子作为一个杰出的人才应该学会得到他人的认可,而不是在困境面前屈服,从于自己的小世界!这是怎么样伟大的一颗父母心,怎么样高尚的育子方式!
当傅聪倍感孤单,傅雷则是用另一种方式帮助儿子摆脱负面情绪:“一个人孤独了思想集中了所发的感情都是真心实意。你所赏识的李太白、白居易、苏东坡、辛稼轩等各大诗人了是我们喜欢的,一切都有同感,亦是一乐也,等到你有什么苦闷、寂寞的时候,多多接触我们祖国的伟大诗人,可以为你遣兴解忧,给你温暖。”他并没体贴的亲人呢喃,只有的是正面的、高尚的引导,将傅聪的思想引导到了绝妙的境地!
正如有人道:“要回头写读后感时,我觉得很不容易。因为全书收录的这些家书,可谓篇篇精彩,字字珠玑,做笔记或任何总结概括都有可能损害这部经典之作。”我亦是仍然无法将傅雷先生高尚的情操和感人至深的道理完全展现出来。只能在凌乱的文末奉上先生一句精辟的话: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是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地点点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殖。就让我们从傅雷先生的话中,真正体会到如何作为一个有用的人,以此自勉!
第4个回答  2010-08-28
傅雷家书
游子走四方,家书抵万金。
天下之大,父母恩大。
《傅雷家书》证实印证了这两句古话。这是一本被誉为“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此书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以及其子的回信编篡而成的,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6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信中,亦体现了他所说的现身说法,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这字里行间,如山间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无一不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好一份眷眷爱子心!
再细品,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对傅聪的爱却没有沦为那种庸俗的“温情脉脉”、“吃喝拉撒”的琐碎关怀,而是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他将信升华到了人性和更高的高度,饱含他对儿子深切的爱、甚至是对青少年的循循善诱!
傅雷在儿子背井离乡时,曾说:“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起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乍看之下,这真的是出自一位人过中年的父亲之口,这真的是出自一辈子活在自信,严厉模范下的傅雷之口吗?这是一种委婉的道歉,更是一种深刻的忏悔!
然而信并未因这句动情的话而变得情意绵绵。当傅聪在异国遇挫倒苦水,傅雷则“冷面无情”地回信:“一位纯洁、正直、真诚和灵魂有时会遭到意想不到的磨难、污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齿于人群的绝境,而最后真实的光芒不能永远淹灭,还是要为大家所认识,使它的光焰照彻人间,得到它应该得到的尊敬和爱。”“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多思考人生问题、宇宙问题。把个人看得渺小一些。那么自然会减少患得患失之心。结果身心反而会舒坦,工作反而会顺利。”“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
可以想象,傅雷在得知儿子的孤楚时,定会父子连心而感同身受。但是他的劝慰,却完全升华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他从高尚的灵魂是不能被困难所磨灭的,引申到如何在一个“不齿于人群的绝境”做到更好。他并没有表露出同情、困窘,而是告诉儿子作为一个杰出的人才应该学会得到他人的认可,而不是在困境面前屈服,从于自己的小世界!这是怎么样伟大的一颗父母心,怎么样高尚的育子方式!
当傅聪倍感孤单,傅雷则是用另一种方式帮助儿子摆脱负面情绪:“一个人孤独了思想集中了所发的感情都是真心实意。你所赏识的李太白、白居易、苏东坡、辛稼轩等各大诗人了是我们喜欢的,一切都有同感,亦是一乐也,等到你有什么苦闷、寂寞的时候,多多接触我们祖国的伟大诗人,可以为你遣兴解忧,给你温暖。”他并没体贴的亲人呢喃,只有的是正面的、高尚的引导,将傅聪的思想引导到了绝妙的境地!
正如有人道:“要回头写读后感时,我觉得很不容易。因为全书收录的这些家书,可谓篇篇精彩,字字珠玑,做笔记或任何总结概括都有可能损害这部经典之作。”我亦是仍然无法将傅雷先生高尚的情操和感人至深的道理完全展现出来。只能在凌乱的文末奉上先生一句精辟的话: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是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地点点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殖。就让我们从傅雷先生的话中,真正体会到如何作为一个有用的人,以此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