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股东的实际出资金额超过其认缴的注册资本金额,超过部分怎么处理?有何法律规定?

如题所述

如果股东的实际出资金额超过其认缴的注册资本金额,超过部分做资本公积处理。资本公积是指投资者或者他人投入到企业、所有权归属于投资者、并且投入金额上超过法定资本部分的资本。

资本公积从本质上讲属于投入资本的范畴,由于我国采用注册资本制度等原因导致了资本公积的产生。《公司法》等法律规定,资本公积的用途主要是转增资本,即增加实收资本(或股本)。虽然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并不能导致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增加,但资本公积转增资本,一方面可以改变企业投入资本结构,体现企业稳健、持续发展的潜力;

另一方面,对股份有限公司而言,它会增加投资者持有的股份,从而增加公司的股票的流通量,进而激活股价,提高股票的交易量和资本的流动性。此外,对于债权人来说,实收资本是所有者权益最本质的体现,是其考虑投资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将资本公积转增资本不仅可以更好地反映投资者的权益,也会影响到债权人的信贷决策。

扩展资料:

《企业会计制度》中《第四章所有者权益》第八十二条规定:资本公积包括资本(或股本)溢价、接受捐赠资产、拨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等。资本公积项目主要包括:

1、资本(或股本)溢价,是指企业投资者投入的资金超过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

2、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准备,是指企业因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而增加的资本公积;

3、接受现金捐赠,是指企业因接受现金捐赠而增加的资本公积;

4、股权投资准备,是指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因被投资单位接受捐赠等原因增加的资本公积,企业按其持股比例计算而增加的资本公积;

5、拨款转入,是指企业收到国家拨入的专门用于技术改造、技术研究等的拨款项目完成后,按规定转入资本公积的部分。企业应按转入金额入账;

6、外币资本折算差额,是指企业接受外币投资因所采用的汇率不同而产生的资本折算差额;

7、其他资本公积,是指除上述各项资本公积以外所形成的资本公积,以及从资本公积各准备项目转入的金额。债权人豁免的债务也在本项目核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本公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本溢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2

一般是做资本公积处理。如果是超过协议的出资额应按负债处理。资本(或股本)溢价、拨款转入、其他资本公积可以直接用于转增资本(或股本);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和股权投资准备转入其他资本公积后可以用于转增资本(或股本);

关联交易差价不能用于转增资本(或股本)和弥补亏损,待上市公司清算时处理。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一旦转入其他资本公积,该部分资本公积就可以用于转增资本。

扩展资料

一般企业资本溢价。企业创立时,要经过筹建、试生产经营、开辟市场等过程,这种投资具有风险性。当企业进入正常生产经营。资本利润率一般要高于创立阶段。这是企业创立者付出了代价的。

所以新加入的投资者要付出大于原投资者的出资额。才能取 得与原有投资者相同的投资比例。投资者投入的资本中按其投资比例计算的出资额部分,应计入“实收资本”账户。超出部分计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账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本公积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07

如果是超过协议的出资额应按负债处理。资本(或股本)溢价、拨款转入、其他资本公积可以直接用于转增资本(或股本);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和股权投资准备转入其他资本公积后可以用于转增资本(或股本)。

决策表决权:股东有权参加(或委托代表参加)股东(大)会并根据股份比例或其他约定行使表决权、议事权。

《公司法》还赋予对违规决议的请求撤销权,规定:如果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60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

扩展资料:

法律地位:

1、股东与公司的关系上,根据《公司法》,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2、股东之间关系上,股东地位一律平等,原则上同股同权、同股同利,但公司章程可做其他约定。

注意:国有独资公司,由国家单独出资,由国务院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授权本级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股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2-23
超过其认缴的注册资本金额是什么意思?
一般是做资本公积处理。如果是超过协议的出资额应按负债处理。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8-10-26
超过其认缴的注册资本金额是什么意思?

一般是做资本公积处理。如果是超过协议的出资额应按负债处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