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牧羊的故事作文

如题所述

匈奴自从给卫青、霍去病打败以后,双方有好几年没打仗。他们口头上表示要跟汉朝和好,实际上还是随时想进犯中原。

匈奴的单于一次次派使者来求和,可是汉朝的使者到匈奴去回访,有的却被他们扣留了。汉朝也扣留了一些匈奴使者。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了,还把汉朝的使者都放回来。汉武帝为了答复匈奴的善意表示,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出使匈奴。

苏武到了匈奴,送回扣留的使者,送上礼物。苏武正等单于写个回信让他回去,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出了一件倒霉的事儿。

苏武没到匈奴之前,有个汉人叫卫律,在出使匈奴后投降了匈奴。单于特别重用他,封他为王。

卫律有一个部下叫做虞常,对卫律很不满意。他跟苏武的副手张胜原来是朋友,就暗地跟张胜商量,想杀了卫律,劫持单于的母亲,逃回中原去。

张胜很表示同情,没想到虞常的计划没成功,反而被匈奴人逮住了。单于大怒,叫卫律审问虞常,还要查问出同谋的人来。

苏武本来不知道这件事。到了这时候,张胜怕受到牵连,才告诉苏武。

苏武说:“事情已经到这个地步,一定会牵连到我。如果让人家审问以后再死,不是更给朝廷丢脸吗?”说罢,就拔出刀来要自杀。张胜和随员常惠眼快,夺去他手里的刀,把他劝住了。

虞常受尽种种刑罚,只承认跟张胜是朋友,说过话,拼死也不承认跟他同谋。

卫律向单于报告。单于大怒,想杀死苏武,被大臣劝阻了,单于又叫卫律去逼迫苏武投降。

苏武一听卫律叫他投降,就说:“我是汉朝的使者,如果违背了使命,丧失了气节,活下去还有什么脸见人。”又拔出刀来向脖子抹去。

卫律慌忙把他抱住,苏武的脖子已受了重伤,昏了过去。

卫律赶快叫人抢救,苏武才慢慢苏醒过来。

单于觉得苏武是个有气节的好汉,十分钦佩他。等苏武伤痊愈了,单于又想逼苏武投降。

单于派卫律审问虞常,让苏武在旁边听着。卫律先把虞常定了死罪,杀了;接着,又举剑威胁张胜,张胜贪生怕死,投降了。

卫律对苏武说:“你的副手有罪,你也得连坐。”

苏武说:“我既没有跟他同谋,又不是他的亲属,为什么要连坐?”

卫律又举起剑威胁苏武,苏武不动声色。卫律没法,只好把举起的剑放下来,劝苏武说:“我也是不得已才投降匈奴的,单于待我好,封我为王,给我几万名的部下和满山的牛羊,享尽富贵荣华。先生如果能够投降匈奴,明天也跟我一样,何必白白送掉性命呢?”

苏武怒气冲冲地站起来,说:“卫律!你是汉人的儿子,做了汉朝的臣下。你忘恩负义,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厚颜无耻地做了汉奸,还有什么脸来和我说话。我决不会投降,怎么逼我也没有用。”

卫律碰了一鼻子灰回去,向单于报告。单于把苏武关在地窖里,不给他吃的喝的,想用长期折磨的办法,逼他屈服。

这时候正是入冬天气,外面下着鹅毛大雪。苏武忍饥挨饿,渴了,就捧了一把雪止渴;饿了,扯了一些皮带、羊皮片啃着充饥。过了几天,居然没有饿死。

单于见折磨他没用,把他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去放羊,跟他的部下常惠分隔开来,不许他们通消息,还对苏武说:“等公羊生了小羊,才放你回去。”公羊怎么会生小羊呢,这不过是说要长期监禁他罢了。

苏武到了北海,旁边什么人都没有,唯一和他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匈奴不给口粮,他就掘野鼠洞里的草根充饥。日子一久,旌节上的穗子全掉了。

一直到了公元前85年,匈奴的单于死了,匈奴发生内乱,分成了三个国家。新单于没有力量再跟汉朝打仗,又打发使者来求和。那时候,汉武帝已死去,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

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单于放回苏武,匈奴谎说苏武已经死了。使者信以为真,就没有再提。

第二次,汉使者又到匈奴去,苏武的随从常惠还在匈奴。他买通匈奴人,私下和汉使者见面,把苏武在北海牧羊的情况告诉了使者。使者见了单于,严厉责备他说:“匈奴既然存心同汉朝和好,不应该欺骗汉朝。我们皇上在御花园射下一只大雁,雁脚上拴着一条绸子,上面写着苏武还活着,你怎么说他死了呢?”

单于听了,吓了一大跳。他还以为真的是苏武的忠义感动了飞鸟,连大雁也替他送消息呢。他向使者道歉说:“苏武确实是活着,我们把他放回去就是了。”

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人民都出来迎接他。他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说他真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 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 , 穷愁十九年, 渴饮雪, 饥吞毡, 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 旄落犹未还。 历尽难中难, 心如铁石坚, 夜在塞上时有笳声, 入声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 雁群汉关飞。 白发娘, 望儿归, 红妆守空帏, 三更同入梦, 两地谁梦谁? 任海枯石烂, 大节不稍亏, 终教匈奴心惊胆碎, 拱服汉德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9-01
匈奴自从给卫青、霍去病打败以后,双方有好几年没打仗。他们口头上表示要跟汉朝和好,实际上还是随时想进犯中原。

匈奴的单于一次次派使者来求和,可是汉朝的使者到匈奴去回访,有的却被他们扣留了。汉朝也扣留了一些匈奴使者。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了,还把汉朝的使者都放回来。汉武帝为了答复匈奴的善意表示,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出使匈奴。

苏武到了匈奴,送回扣留的使者,送上礼物。苏武正等单于写个回信让他回去,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出了一件倒霉的事儿。

苏武没到匈奴之前,有个汉人叫卫律,在出使匈奴后投降了匈奴。单于特别重用他,封他为王。

卫律有一个部下叫做虞常,对卫律很不满意。他跟苏武的副手张胜原来是朋友,就暗地跟张胜商量,想杀了卫律,劫持单于的母亲,逃回中原去。

张胜很表示同情,没想到虞常的计划没成功,反而被匈奴人逮住了。单于大怒,叫卫律审问虞常,还要查问出同谋的人来。

苏武本来不知道这件事。到了这时候,张胜怕受到牵连,才告诉苏武。

苏武说:“事情已经到这个地步,一定会牵连到我。如果让人家审问以后再死,不是更给朝廷丢脸吗?”说罢,就拔出刀来要自杀。张胜和随员常惠眼快,夺去他手里的刀,把他劝住了。

虞常受尽种种刑罚,只承认跟张胜是朋友,说过话,拼死也不承认跟他同谋。

卫律向单于报告。单于大怒,想杀死苏武,被大臣劝阻了,单于又叫卫律去逼迫苏武投降。

苏武一听卫律叫他投降,就说:“我是汉朝的使者,如果违背了使命,丧失了气节,活下去还有什么脸见人。”又拔出刀来向脖子抹去。

卫律慌忙把他抱住,苏武的脖子已受了重伤,昏了过去。

卫律赶快叫人抢救,苏武才慢慢苏醒过来。

单于觉得苏武是个有气节的好汉,十分钦佩他。等苏武伤痊愈了,单于又想逼苏武投降。

单于派卫律审问虞常,让苏武在旁边听着。卫律先把虞常定了死罪,杀了;接着,又举剑威胁张胜,张胜贪生怕死,投降了。

卫律对苏武说:“你的副手有罪,你也得连坐。”

苏武说:“我既没有跟他同谋,又不是他的亲属,为什么要连坐?”

卫律又举起剑威胁苏武,苏武不动声色。卫律没法,只好把举起的剑放下来,劝苏武说:“我也是不得已才投降匈奴的,单于待我好,封我为王,给我几万名的部下和满山的牛羊,享尽富贵荣华。先生如果能够投降匈奴,明天也跟我一样,何必白白送掉性命呢?”

苏武怒气冲冲地站起来,说:“卫律!你是汉人的儿子,做了汉朝的臣下。你忘恩负义,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厚颜无耻地做了汉奸,还有什么脸来和我说话。我决不会投降,怎么逼我也没有用。”

卫律碰了一鼻子灰回去,向单于报告。单于把苏武关在地窖里,不给他吃的喝的,想用长期折磨的办法,逼他屈服。

这时候正是入冬天气,外面下着鹅毛大雪。苏武忍饥挨饿,渴了,就捧了一把雪止渴;饿了,扯了一些皮带、羊皮片啃着充饥。过了几天,居然没有饿死。

单于见折磨他没用,把他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去放羊,跟他的部下常惠分隔开来,不许他们通消息,还对苏武说:“等公羊生了小羊,才放你回去。”公羊怎么会生小羊呢,这不过是说要长期监禁他罢了。

苏武到了北海,旁边什么人都没有,唯一和他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匈奴不给口粮,他就掘野鼠洞里的草根充饥。日子一久,旌节上的穗子全掉了。

一直到了公元前85年,匈奴的单于死了,匈奴发生内乱,分成了三个国家。新单于没有力量再跟汉朝打仗,又打发使者来求和。那时候,汉武帝已死去,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

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单于放回苏武,匈奴谎说苏武已经死了。使者信以为真,就没有再提。

第二次,汉使者又到匈奴去,苏武的随从常惠还在匈奴。他买通匈奴人,私下和汉使者见面,把苏武在北海牧羊的情况告诉了使者。使者见了单于,严厉责备他说:“匈奴既然存心同汉朝和好,不应该欺骗汉朝。我们皇上在御花园射下一只大雁,雁脚上拴着一条绸子,上面写着苏武还活着,你怎么说他死了呢?”

单于听了,吓了一大跳。他还以为真的是苏武的忠义感动了飞鸟,连大雁也替他送消息呢。他向使者道歉说:“苏武确实是活着,我们把他放回去就是了。”

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人民都出来迎接他。他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说他真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 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 , 穷愁十九年, 渴饮雪, 饥吞毡, 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 旄落犹未还。 历尽难中难, 心如铁石坚, 夜在塞上时有笳声, 入声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 雁群汉关飞。 白发娘, 望儿归, 红妆守空帏, 三更同入梦, 两地谁梦谁? 任海枯石烂, 大节不稍亏, 终教匈奴心惊胆碎, 拱服汉德威。

回答者: 124.234.177.* 2010-8-25 19:08

北风刮得正紧。漫天雪花,被卷成一条条白色的鞭子,直鞭向白茫茫的大地,直鞭向湖畔那个白须白眉、手握节杖,颤巍巍地站着的老年人。

老年人望着结了冰的湖面。他的眼神茫茫然。没人知道他究竟在想些什么。他手中那节杖上的白毛已经脱落得七七八八,剩下稀稀疏疏的几小撮,和他下巴的胡须一起在北风中飘动。

这是北海,也就是俄罗斯的贝加尔湖。老年人已在这里度过漫长的十九年。

老年人名叫苏武。他原本是汉朝的使节,十九年前,被派出使到匈奴。谁知道这一出使,竟然长达一十九年!

他就在这片辽阔而荒凉的土地上挨了十九年。他的“任务”很简单:牧羊。他从汉朝的使者,变成了一个'牧羊人。

草原上鼓乐喧天。这是匈奴的国土。匈奴单于(匈奴领袖的称号)正大摆宴席,宴请汉朝派来的使节。

“大王这次将汉朝的使者都释放回去,皇上非常高兴,特地派我们前来答谢,同时献上一些薄礼,希望大王笑纳。”一个手持节杖、身穿汉服的中年汉朝官员对单于说。这个官员身材高大,威仪凛然,令人望而生畏。

“使者不必多礼。请回去告诉贵国皇上,多谢他的赏赐。”

“大王放心。我一定会转告您的话。”汉朝官员说。

这位汉朝官员正是苏武。

汉朝自从建立之后,就一直面对北方的少数民族匈奴人的威胁。匈奴军队不断侵犯汉朝边境,使汉方不胜其烦。汉武帝曾经派大将卫青与霍去病三次出兵讨伐匈奴,使匈奴的元气大伤。每当战败,匈奴便派使者求和,而汉朝天子也乐于与匈奴修好双边关系,双方时常派遣使者互相往来。但匈奴常常借故扣留汉朝使者。这一年,匈奴又扣留了汉朝的使者,汉武帝很生气,正想出兵教训匈奴,匈奴却前来求和,而且愿意把以前所扣留的汉朝使者全部放回。汉武帝为了报答匈奴单于的善意,于是派遣使者苏武,与副使者张胜、随员常惠,带领许多礼物送给匈奴单于,并且护送以前被匈奴扣留的使者回国。

“去把苏武给我捉来,我要亲自审问他!”单于大声喊道。他吩咐官员卫律去捉苏武。

“我是堂堂的天朝使者,怎能让你们当犯人审问!”苏武说罢,一手拔出佩剑,立刻往颈项抹去。卫律赶忙抱住他,但苏武已受了重伤,血流如注。

事情所以会这么直转急下,正是和卫律有关。

卫律原来是以前的汉朝使者。他出使之后,投降了匈奴。卫律的部下虞常,由于不满卫律,便鼓动苏武的副使张胜,想暗中杀害卫律。怎知事机泄露,虞常被捉。在卫律酷刑的折磨下,虞常终于把张胜供了出来。这就牵连到正使苏武了。

苏武的剑伤治好之后,匈奴单于千方百计劝他投降,但苏武宁死不屈。单于更加佩服苏武的硬骨头,于是将他关进地窖,不给他吃、喝,想迫使他就范。但倔强的苏武在严寒的隆冬里,以雪解渴,扯下棉袄的皮毛充饥,却怎么也不屈服。单于没法子,只好将苏武流放到北海牧羊。

在严寒的北海,苏武每天孤零零地牧羊。每天牧羊时,苏武总是手持汉武帝亲手交给他的那支节杖。他相信有一天他一定会手持节杖,再踏上祖国的土地。

苏武等待这一天,足足等了十九年。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公元前85年,匈奴因单于去世发生内乱,新的单于知道没有力量跟汉朝打战,又派使者到汉朝求和。这时候汉武帝也已经去世了,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单于放回苏武。

苏武终于回到祖国。当长安的人民夹道欢迎他时,他的手中仍然紧握着节杖--尽管节杖上的毛已经脱落得七七八八了。

苏武牧羊的故事,从此传诵千古。

回答者: 116.63.130.* 2010-8-25 19:51

话题1: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材料加工:

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苫,而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人生之旅,要让我们心里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就只有直面挫折,而不是放大痛苦。

当苏武被流放到北海时,北海的羊群咩咩地叫着,似在欢迎这位坚贞不屈的大汉臣子。这十几年的痛苦如果可以当作是一次挫折,那么这次挫折无疑是痛苦的,可是这位放羊老人却未曾放大痛苦,于是十几年后,大汉的丹青上书写下了民族不屈的坚贞气节。

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因此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2004年高考满分作文《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节选)

话题2:相信自己和听取别人意见

材料加工:

苏子卿在贝加尔湖湖畔。他披着一件白羊裘,毡履,毡裳,毡巾覆首,独立在苍茫无际的西伯利亚荒原当中,有雪潮一样的羊群在他背后。他在孟春的黄昏时分,待要归返穹庐,背景中贝加尔湖上的冰涛,与天际的白云波连山竖。

他向着东行,遥遥地望南翘首:眼阵中含蓄着无限的悲哀,又好像燃着希望一缕。他只相信自己,只相信自己的祖国。

他的心里只有大汉。卫律的劝说他不听,李陵的意见他当耳旁风。他新娶的胡女的眼泪留不住他,他的小儿子的小手拽不住他的衣襟。他谁的话都不听,他用他的坚持塑造了他自己。

一个野花烂漫的碧绿的大平原,平原中立着一个持杖的女人,背后也涌着一群归羊。那是苏武归国后的风光,他的弃妻,他的群羊无恙;可那牧羊女人的眼中,那含蓄的是悲愤?还是凄凉?(《女神》节选)

话题3:心灵的选择

材料加工:

荒凉的北海,羊群咩咩地叫着,不远处坐着一位手持汉节的人,从黑发到白头,用半生的心血续写着丹青。南方,皇帝一代又一代,然而,谁也不记得,遥远的北海上,立着一座汉朝不倒的丰碑。

汉节上的漆一层层褪去,老人的眼里却始终燃着一丝火光。匈奴的可汗惧怕:"怎么还有这么固执的人?"他更无法理解,这半生的重量承起的竟是中华民族永世的骄傲!

在生命的天平上,有人选择个人的荣辱得失,但是更有人选择个性的无碍释放,国家的繁荣太平,民族的坚贞气节。而往往是这些人,托起生命的天平,紧握永恒的绳索,在生命与永恒的拔河中,探到永恒的答案。(2002年浙江高考优秀作文《与永恒拔河》节选)

话题4:自尊与他尊

材料加工:

《苏武传》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当苏武与其副使张胜同被单于抓获后,面对单于的诱惑和威逼,苏武选择了精忠报国,而张胜最终选择了投降。以常理推断,对苏武的宁死不屈和拒不投降,凶残的单于不可能不杀他。但正是由于苏武的这种节操,却赢得了单于的尊敬和历史上的美名。而张胜、李陵乃至卫律,则被永远地钉在了耻辱柱上。事实上,历史上由于自尊而获得他尊的例子不胜枚举。(《苏武的尊严》节选)

话题5:道德与名节

材料加工:

中国人历来看重道德与名节。旧时高洁的文人即使在百般困顿之中,依旧保持"人淡似菊"的操守。古代烈女被市井泼皮碰碰手臂,竟然利刃断手,以致留下烈节牌坊。汉代苏武被迫牧羊,在冰天雪地中"渴饮雪,饥吞毡",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凛然持汉节而不改其志。“时穷节乃现,一一垂青史”。所有这些,都留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佳话。(《道德与名节》节选)

话题6:信念

材料加工:

在苏武出使匈奴时,因随行人员参与了匈奴人的叛乱而被扣留。在危难之中,苏武处处维护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利益,既表现了对匈奴的修好之愿,又抱定必死的决心,决不"屈节辱命"。面对卫律始而威胁,既而利诱,最终又以断水绝粮相逼等手段的逼迫,他从容处之。在受审时,他甚至以自刎来避免受辱。后来的审讯中,卫律当场"剑斩虞常"以此胁迫汉使,副使张胜在此情况下投降了,而苏武面对卫律之剑,岿然不动。卫律又以富贵劝诱,苏武则直言怒斥,更以两国安危责之。在匈奴将他置于冻饿之境时,苏武仍然没有屈服,凭借顽强的意志和信念,他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还是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念念不忘自己是汉朝的使者。匈奴又派故人李陵来劝降,企图打消他对汉朝的眷恋之情,苏武不作正面的交锋,只是以君臣和国家的大义自剖心迹,反倒使李陵感到羞愧,无言以对。(《信念》节选)

话题7:选择

材料加工:

悠悠岁月,历尽多少冷暖:滚滚浪花,淘尽多少英雄,但伟人之风永存。

那是苏武牧羊的北海吧!苏武选择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气节,发扬了华夏文明的优良品德。这样的选择崇高、无私!

浩浩天地,朗朗乾坤,多少仁人志士留芳百世,虽死犹荣。他们或是崇高无私,或是明智无悔,或是崇高质朴。正是他们所做出的无上光荣的选择,使得我们的民族摺焰生辉,使华夏文明万古流芳。

历史选择了苏武,苏武选择了崇高无私,选择了明智,选择了质朴。那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是历史的星空中最耀眼的星座,引领着后来者在暗夜里找寻生命的座标,勇往直前而不迷失。(《无尚的选择》节选)

话题8:坚持

材料加工:

当苏武牧羊于北海时,单于派降将李陵到北海劝说苏武投降。李陵说:"单于诚心诚意等待您归顺,看来永远不会让您回大汉了。白白地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受罪,有谁知道您对朝廷的忠义呢?"李陵历数苏武出使匈奴以后一家的悲惨遭遇 (大哥和弟弟被迫自杀,母亲去世,妻子改嫁,儿女不知去向),妄图动摇苏武归汉的决心。但是,苏武却坚定地说:"我平时就希望为朝廷抛头颅、洒热血,如今有了舍身报效的机会,就是挨刀斧、下汤锅,也是甘心乐意的。"他始终不受诱惑,为后人所颂仰。(《热爱祖国坚贞不屈的使者》节选)

回答者: 456ASSSA - 一级 2010-8-26 18:31

天汉元年(前
100)
第2个回答  2010-09-01
匈奴自从给卫青、霍去病打败以后,双方有好几年没打仗。他们口头上表示要跟汉朝和好,实际上还是随时想进犯中原。

匈奴的单于一次次派使者来求和,可是汉朝的使者到匈奴去回访,有的却被他们扣留了。汉朝也扣留了一些匈奴使者。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了,还把汉朝的使者都放回来。汉武帝为了答复匈奴的善意表示,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出使匈奴。

苏武到了匈奴,送回扣留的使者,送上礼物。苏武正等单于写个回信让他回去,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出了一件倒霉的事儿。

苏武没到匈奴之前,有个汉人叫卫律,在出使匈奴后投降了匈奴。单于特别重用他,封他为王。

卫律有一个部下叫做虞常,对卫律很不满意。他跟苏武的副手张胜原来是朋友,就暗地跟张胜商量,想杀了卫律,劫持单于的母亲,逃回中原去。

张胜很表示同情,没想到虞常的计划没成功,反而被匈奴人逮住了。单于大怒,叫卫律审问虞常,还要查问出同谋的人来。

苏武本来不知道这件事。到了这时候,张胜怕受到牵连,才告诉苏武。

苏武说:“事情已经到这个地步,一定会牵连到我。如果让人家审问以后再死,不是更给朝廷丢脸吗?”说罢,就拔出刀来要自杀。张胜和随员常惠眼快,夺去他手里的刀,把他劝住了。

虞常受尽种种刑罚,只承认跟张胜是朋友,说过话,拼死也不承认跟他同谋。

卫律向单于报告。单于大怒,想杀死苏武,被大臣劝阻了,单于又叫卫律去逼迫苏武投降。

苏武一听卫律叫他投降,就说:“我是汉朝的使者,如果违背了使命,丧失了气节,活下去还有什么脸见人。”又拔出刀来向脖子抹去。

卫律慌忙把他抱住,苏武的脖子已受了重伤,昏了过去。

卫律赶快叫人抢救,苏武才慢慢苏醒过来。

单于觉得苏武是个有气节的好汉,十分钦佩他。等苏武伤痊愈了,单于又想逼苏武投降。

单于派卫律审问虞常,让苏武在旁边听着。卫律先把虞常定了死罪,杀了;接着,又举剑威胁张胜,张胜贪生怕死,投降了。

卫律对苏武说:“你的副手有罪,你也得连坐。”

苏武说:“我既没有跟他同谋,又不是他的亲属,为什么要连坐?”

卫律又举起剑威胁苏武,苏武不动声色。卫律没法,只好把举起的剑放下来,劝苏武说:“我也是不得已才投降匈奴的,单于待我好,封我为王,给我几万名的部下和满山的牛羊,享尽富贵荣华。先生如果能够投降匈奴,明天也跟我一样,何必白白送掉性命呢?”

苏武怒气冲冲地站起来,说:“卫律!你是汉人的儿子,做了汉朝的臣下。你忘恩负义,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厚颜无耻地做了汉奸,还有什么脸来和我说话。我决不会投降,怎么逼我也没有用。”

卫律碰了一鼻子灰回去,向单于报告。单于把苏武关在地窖里,不给他吃的喝的,想用长期折磨的办法,逼他屈服。

这时候正是入冬天气,外面下着鹅毛大雪。苏武忍饥挨饿,渴了,就捧了一把雪止渴;饿了,扯了一些皮带、羊皮片啃着充饥。过了几天,居然没有饿死。

单于见折磨他没用,把他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去放羊,跟他的部下常惠分隔开来,不许他们通消息,还对苏武说:“等公羊生了小羊,才放你回去。”公羊怎么会生小羊呢,这不过是说要长期监禁他罢了。

苏武到了北海,旁边什么人都没有,唯一和他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匈奴不给口粮,他就掘野鼠洞里的草根充饥。日子一久,旌节上的穗子全掉了。

一直到了公元前85年,匈奴的单于死了,匈奴发生内乱,分成了三个国家。新单于没有力量再跟汉朝打仗,又打发使者来求和。那时候,汉武帝已死去,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

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单于放回苏武,匈奴谎说苏武已经死了。使者信以为真,就没有再提。

第二次,汉使者又到匈奴去,苏武的随从常惠还在匈奴。他买通匈奴人,私下和汉使者见面,把苏武在北海牧羊的情况告诉了使者。使者见了单于,严厉责备他说:“匈奴既然存心同汉朝和好,不应该欺骗汉朝。我们皇上在御花园射下一只大雁,雁脚上拴着一条绸子,上面写着苏武还活着,你怎么说他死了呢?”

单于听了,吓了一大跳。他还以为真的是苏武的忠义感动了飞鸟,连大雁也替他送消息呢。他向使者道歉说:“苏武确实是活着,我们把他放回去就是了。”

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人民都出来迎接他。他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说他真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

【传记《汉书·李广苏建传》】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积五六年,单于弟於王弋射海上。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於王爱之,给其衣食。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王死后,人众徙去。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京剧】

汉武帝(刘彻)派苏武等出使匈奴,匈奴王单于逼苏武降,苏武宁死不从,被放于北海牧羊。匈奴太尉胡克丹之女胡阿云因拒充单于姬妾,单于怒而将其配与苏武,夫妻情笃。后汉廷知苏武未死,遣将讨还苏武,单于放苏武回国,不放阿云,阿云自刎而死。略见《汉书·苏建传》,元周仲彬《苏武持节》杂剧及明人《牧羊记》传奇。王瑶卿编,马连良曾演出。川剧有《白阳河》,豫剧、河北梆子、汉剧都有此剧目,粤剧有《猩猩追舟》。

【诗歌】

题苏武牧羊图

杨维桢

未入麒麟阁,时时望帝乡。
寄书元有雁,食雪不离羊。
旄尽风霜节,心悬日月光。
李陵何以别,涕泪满河梁。

赏析

苏武被拘匈奴十九载,受尽磨难而终得归汉的传奇经历,不知激励了多少中华民族的热血男儿。此诗即因苏武牧羊图而生发,饱含作者对苏武崇高气节的敬佩之情。首联是为点题之笔,由图像麒麟阁而追述苏武忠贞品格。中间两联选取了极富代表性的细节,体现苏武不畏艰难而始终心向汉室的精神。尾联则以李陵泣别作为反衬,更见出苏武人格的崇高。

【乐歌】

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学常乐歌。产生于民国初年,在二三十年代广为流传。作者尚待查证。

歌曲内容取自古代历史故事:汉武帝时,中郎将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扣,因不屈于匈奴贵族的威胁利诱而受尽折磨,匈奴使其牧羊19年,历尽艰辛,终不辱节。此曲借用古代题材,寄托了当时人民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歌词为长短句,分上、下阕,语言精炼,朴实生动,突出了爱国主义思想情感。除第一句引子外,上、下阕曲调相同。中间出现转调,强调了坚定诚挚的爱国决心。此曲以通俗的内容、流畅古朴的旋律,表达了深沉悲壮的思想感情。

【音乐专辑】

苏武牧羊

歌手:李娜
语言:国语
类型:专集
出品公司:上海声像
出版日期:1997年

黄荟制作的《苏武牧羊》相信许多乐迷都听过,这是近年来国内出版的罕见的大器之作,它的配器和制作都堪称大手笔,为了更接近事件发生时代的特点,其中演奏的乐器都是仿照古乐器一比一复制,为的就是在作品中体现更多的“汉风古韵”,在歌手的选择上也煞尽心机,最后确定李娜才能担此重任,这张碟中堪称绝笔的是李娜的极高音,在〈归来〉一曲中,苏武“留胡啊十九栽,今天归来,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北海的牧人就往家赶,登上了长城就往南看,眼含着泪水就望长安…….流胡啊十九栽,今天归来,长安不见十九年,十九年苦难就对谁言,打起螺子你就快快走,十九年苦难就熬出了头,黄河万里归大海,回头不再入秦关……”唱到这里,十九年悲欢一起涌上心头,所有悲愁愤闷都一起再次出现在眼前,这时的唢呐也吹得哽咽起来,男声和唱不断反复:“苏武流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十九年,牧羊北海边…….”在背境的烘托下,李娜不断婉转向上升,越唱越高,将苏武流放异域十九年的悲凉一股脑倾泻出来,你可以看到,到最后几个极高音,高到让人无法想象,按制作人说:这简直不是人能发出来的声音。在制作上这张碟阵容庞大,音质绝佳,让人听后有“绕梁三日,不绝于耳”之感。这里人声的极高音运用堪称点精之作。李娜在张碟中又给大家建立了继《青藏高原》后的另一个高度,它也是李娜的绝唱。

曲目列表

1. 序歌.一个古老的故事
2. 骁歌.出塞
3. 牧歌.贝加尔湖的冬天
4. 琴歌.望月观花
5. 春歌.牧羊姑娘
6. 酒歌.归来
7. 尾歌.梦里草原

【苏武牧羊全国连锁火锅店】

苏武牧羊全国连锁火锅店成立于2002年10月,现有连锁店近50家。其自主研发的'苏武牧羊锅'、'苏武补元锅'、'苏武羴鱻锅'等九大系列锅底深得顾客喜爱,闻名遐迩。

汉武帝时,中郎将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单于囚禁冰窟迫降。苏武饮雪吞毡,坚决不从。单于又将苏武遣送到北海 [今西伯利亚贝加尔湖] 边上放羊,并对苏武说:'等公羊生了小羊,我就送你回汉朝'。

北海,荒无人烟,粮食缺乏,苏武只能食羊肉充饥,并把羊骨砸碎熬成汤饮用,身体虚弱的苏武逐渐强壮起来。公元前八十一年,在汉朝的强烈要求下,单于才被迫将在北海放羊十九年的苏武放回汉朝。苏武归汉后,依然保持着吃羊肉喝羊骨汤的饮食习惯,直至八十余岁而终。人生七十古来稀,汉宣帝听说苏武高寿可能与吃羊肉喝羊骨汤的饮食习惯有关,遂派御医深入研究,并在熬汤时加入牦牛骨、鳖甲骨、鹿骨等原料,从此,御膳中又多了一道强筋壮骨、延年益寿的'苏武补元汤'。

今天,苏武牧羊饮食有限公司的饮食专家汇同国内药膳专家,根据'汉方御膳'中的苏武补元汤的基础方,采用羊龙骨、牦牛骨、鲨鱼骨、鳖甲骨、鹿骨、鹿茸、人参、当归、枸杞、桂圆等各种原料,经科学调配,开发出苏武牧羊系列火锅,为中华饮食文化又添奇葩!

名称
苏武牧羊

拼音
sū wǔ mù yáng

解释
苏武:汉朝时人。苏武宁死不屈情愿牧羊也不投降匈奴。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8回:“他取笔就画了一幅苏武牧羊,画了又要我题。”

事例
我们要学~的精神。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人有气节

·苏武牧羊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与冰天,穷困十九年,
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
历尽难中难,心比铁石坚,
时听塞上,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群雁汉关飞,
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
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
宁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
欲使匈奴,惊心碎胆,常服汉德威。
第3个回答  2010-08-25
北风刮得正紧。漫天雪花,被卷成一条条白色的鞭子,直鞭向白茫茫的大地,直鞭向湖畔那个白须白眉、手握节杖,颤巍巍地站着的老年人。

老年人望着结了冰的湖面。他的眼神茫茫然。没人知道他究竟在想些什么。他手中那节杖上的白毛已经脱落得七七八八,剩下稀稀疏疏的几小撮,和他下巴的胡须一起在北风中飘动。

这是北海,也就是俄罗斯的贝加尔湖。老年人已在这里度过漫长的十九年。

老年人名叫苏武。他原本是汉朝的使节,十九年前,被派出使到匈奴。谁知道这一出使,竟然长达一十九年!

他就在这片辽阔而荒凉的土地上挨了十九年。他的“任务”很简单:牧羊。他从汉朝的使者,变成了一个'牧羊人。

草原上鼓乐喧天。这是匈奴的国土。匈奴单于(匈奴领袖的称号)正大摆宴席,宴请汉朝派来的使节。

“大王这次将汉朝的使者都释放回去,皇上非常高兴,特地派我们前来答谢,同时献上一些薄礼,希望大王笑纳。”一个手持节杖、身穿汉服的中年汉朝官员对单于说。这个官员身材高大,威仪凛然,令人望而生畏。

“使者不必多礼。请回去告诉贵国皇上,多谢他的赏赐。”

“大王放心。我一定会转告您的话。”汉朝官员说。

这位汉朝官员正是苏武。

汉朝自从建立之后,就一直面对北方的少数民族匈奴人的威胁。匈奴军队不断侵犯汉朝边境,使汉方不胜其烦。汉武帝曾经派大将卫青与霍去病三次出兵讨伐匈奴,使匈奴的元气大伤。每当战败,匈奴便派使者求和,而汉朝天子也乐于与匈奴修好双边关系,双方时常派遣使者互相往来。但匈奴常常借故扣留汉朝使者。这一年,匈奴又扣留了汉朝的使者,汉武帝很生气,正想出兵教训匈奴,匈奴却前来求和,而且愿意把以前所扣留的汉朝使者全部放回。汉武帝为了报答匈奴单于的善意,于是派遣使者苏武,与副使者张胜、随员常惠,带领许多礼物送给匈奴单于,并且护送以前被匈奴扣留的使者回国。

“去把苏武给我捉来,我要亲自审问他!”单于大声喊道。他吩咐官员卫律去捉苏武。

“我是堂堂的天朝使者,怎能让你们当犯人审问!”苏武说罢,一手拔出佩剑,立刻往颈项抹去。卫律赶忙抱住他,但苏武已受了重伤,血流如注。

事情所以会这么直转急下,正是和卫律有关。

卫律原来是以前的汉朝使者。他出使之后,投降了匈奴。卫律的部下虞常,由于不满卫律,便鼓动苏武的副使张胜,想暗中杀害卫律。怎知事机泄露,虞常被捉。在卫律酷刑的折磨下,虞常终于把张胜供了出来。这就牵连到正使苏武了。

苏武的剑伤治好之后,匈奴单于千方百计劝他投降,但苏武宁死不屈。单于更加佩服苏武的硬骨头,于是将他关进地窖,不给他吃、喝,想迫使他就范。但倔强的苏武在严寒的隆冬里,以雪解渴,扯下棉袄的皮毛充饥,却怎么也不屈服。单于没法子,只好将苏武流放到北海牧羊。

在严寒的北海,苏武每天孤零零地牧羊。每天牧羊时,苏武总是手持汉武帝亲手交给他的那支节杖。他相信有一天他一定会手持节杖,再踏上祖国的土地。

苏武等待这一天,足足等了十九年。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公元前85年,匈奴因单于去世发生内乱,新的单于知道没有力量跟汉朝打战,又派使者到汉朝求和。这时候汉武帝也已经去世了,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单于放回苏武。

苏武终于回到祖国。当长安的人民夹道欢迎他时,他的手中仍然紧握着节杖--尽管节杖上的毛已经脱落得七七八八了。

苏武牧羊的故事,从此传诵千古。
第4个回答  2010-08-26
话题1: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材料加工:

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苫,而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人生之旅,要让我们心里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就只有直面挫折,而不是放大痛苦。

当苏武被流放到北海时,北海的羊群咩咩地叫着,似在欢迎这位坚贞不屈的大汉臣子。这十几年的痛苦如果可以当作是一次挫折,那么这次挫折无疑是痛苦的,可是这位放羊老人却未曾放大痛苦,于是十几年后,大汉的丹青上书写下了民族不屈的坚贞气节。

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因此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2004年高考满分作文《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节选)

话题2:相信自己和听取别人意见

材料加工:

苏子卿在贝加尔湖湖畔。他披着一件白羊裘,毡履,毡裳,毡巾覆首,独立在苍茫无际的西伯利亚荒原当中,有雪潮一样的羊群在他背后。他在孟春的黄昏时分,待要归返穹庐,背景中贝加尔湖上的冰涛,与天际的白云波连山竖。

他向着东行,遥遥地望南翘首:眼阵中含蓄着无限的悲哀,又好像燃着希望一缕。他只相信自己,只相信自己的祖国。

他的心里只有大汉。卫律的劝说他不听,李陵的意见他当耳旁风。他新娶的胡女的眼泪留不住他,他的小儿子的小手拽不住他的衣襟。他谁的话都不听,他用他的坚持塑造了他自己。

一个野花烂漫的碧绿的大平原,平原中立着一个持杖的女人,背后也涌着一群归羊。那是苏武归国后的风光,他的弃妻,他的群羊无恙;可那牧羊女人的眼中,那含蓄的是悲愤?还是凄凉?(《女神》节选)

话题3:心灵的选择

材料加工:

荒凉的北海,羊群咩咩地叫着,不远处坐着一位手持汉节的人,从黑发到白头,用半生的心血续写着丹青。南方,皇帝一代又一代,然而,谁也不记得,遥远的北海上,立着一座汉朝不倒的丰碑。

汉节上的漆一层层褪去,老人的眼里却始终燃着一丝火光。匈奴的可汗惧怕:"怎么还有这么固执的人?"他更无法理解,这半生的重量承起的竟是中华民族永世的骄傲!

在生命的天平上,有人选择个人的荣辱得失,但是更有人选择个性的无碍释放,国家的繁荣太平,民族的坚贞气节。而往往是这些人,托起生命的天平,紧握永恒的绳索,在生命与永恒的拔河中,探到永恒的答案。(2002年浙江高考优秀作文《与永恒拔河》节选)

话题4:自尊与他尊

材料加工:

《苏武传》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当苏武与其副使张胜同被单于抓获后,面对单于的诱惑和威逼,苏武选择了精忠报国,而张胜最终选择了投降。以常理推断,对苏武的宁死不屈和拒不投降,凶残的单于不可能不杀他。但正是由于苏武的这种节操,却赢得了单于的尊敬和历史上的美名。而张胜、李陵乃至卫律,则被永远地钉在了耻辱柱上。事实上,历史上由于自尊而获得他尊的例子不胜枚举。(《苏武的尊严》节选)

话题5:道德与名节

材料加工:

中国人历来看重道德与名节。旧时高洁的文人即使在百般困顿之中,依旧保持"人淡似菊"的操守。古代烈女被市井泼皮碰碰手臂,竟然利刃断手,以致留下烈节牌坊。汉代苏武被迫牧羊,在冰天雪地中"渴饮雪,饥吞毡",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凛然持汉节而不改其志。“时穷节乃现,一一垂青史”。所有这些,都留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佳话。(《道德与名节》节选)

话题6:信念

材料加工:

在苏武出使匈奴时,因随行人员参与了匈奴人的叛乱而被扣留。在危难之中,苏武处处维护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利益,既表现了对匈奴的修好之愿,又抱定必死的决心,决不"屈节辱命"。面对卫律始而威胁,既而利诱,最终又以断水绝粮相逼等手段的逼迫,他从容处之。在受审时,他甚至以自刎来避免受辱。后来的审讯中,卫律当场"剑斩虞常"以此胁迫汉使,副使张胜在此情况下投降了,而苏武面对卫律之剑,岿然不动。卫律又以富贵劝诱,苏武则直言怒斥,更以两国安危责之。在匈奴将他置于冻饿之境时,苏武仍然没有屈服,凭借顽强的意志和信念,他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还是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念念不忘自己是汉朝的使者。匈奴又派故人李陵来劝降,企图打消他对汉朝的眷恋之情,苏武不作正面的交锋,只是以君臣和国家的大义自剖心迹,反倒使李陵感到羞愧,无言以对。(《信念》节选)

话题7:选择

材料加工:

悠悠岁月,历尽多少冷暖:滚滚浪花,淘尽多少英雄,但伟人之风永存。

那是苏武牧羊的北海吧!苏武选择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气节,发扬了华夏文明的优良品德。这样的选择崇高、无私!

浩浩天地,朗朗乾坤,多少仁人志士留芳百世,虽死犹荣。他们或是崇高无私,或是明智无悔,或是崇高质朴。正是他们所做出的无上光荣的选择,使得我们的民族摺焰生辉,使华夏文明万古流芳。

历史选择了苏武,苏武选择了崇高无私,选择了明智,选择了质朴。那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是历史的星空中最耀眼的星座,引领着后来者在暗夜里找寻生命的座标,勇往直前而不迷失。(《无尚的选择》节选)

话题8:坚持

材料加工:

当苏武牧羊于北海时,单于派降将李陵到北海劝说苏武投降。李陵说:"单于诚心诚意等待您归顺,看来永远不会让您回大汉了。白白地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受罪,有谁知道您对朝廷的忠义呢?"李陵历数苏武出使匈奴以后一家的悲惨遭遇 (大哥和弟弟被迫自杀,母亲去世,妻子改嫁,儿女不知去向),妄图动摇苏武归汉的决心。但是,苏武却坚定地说:"我平时就希望为朝廷抛头颅、洒热血,如今有了舍身报效的机会,就是挨刀斧、下汤锅,也是甘心乐意的。"他始终不受诱惑,为后人所颂仰。(《热爱祖国坚贞不屈的使者》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