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云阳县盘石中学的发展历程

如题所述

学校坐落在云阳新县城隔江相望的盘龙街道,始建于1976年10月,其发展历程是:
乡属技校阶段:(1976年9月-1982年8月)。
1976年,由云阳县革委会、县委命名为永兴乡农校,1976年10月成立。校长:永兴乡公社书记余中贵,名誉校长:云阳县县委副书记张美銮,常务副校长:牟方清兼办公室主任。校址:借用永兴乡街道正街“老观庙”。
1979年9月至1980年8月, “五七”农民大学迁校。校址:盘龙镇龙安村2组(七丘田),校长:永兴乡公社书记向书业,名誉校长张美銮,常务副校长牟方清。由于学校搬迁,学校停止办学一年。1980年9月,恢复招生,开设农学专业,学制二年。
省属技校阶段:(1982年9月-1992年2月)
1982年,通过整顿,接受了万县地区行署检查验收,升格为云阳县农民技术学校,校长永兴乡书记向书业,名誉校长云阳县文教局副局长张君哲,常务副校长牟方清。
1984年9月,冯春云同志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副校长牟方清,教导处主任方建,团委书记贾在国。
1986年3月,经云阳县委县府同意,学校投资5万元,并购永兴乡龙安村民校、龙安村办公室。
1989年9月,学校财务为独立的会计核算单位。在此前有盘石小学代管我校的工资发放部分。学校只管勤工俭学和四川省下拨的补助款。
县属中专阶段:(1993年3月-1997年7月)
1992年7月,学校经四川省高教局批准,由云阳县农民技术学校升格为云阳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993年3月,云阳县成人中专校正式挂牌。校长冯春云,副校长牟方清,副校长贾在国,教务主任彭燕飞,生产实习处主任蒲自国,总务处主任余洪泉,从此,学校举办中专教育。1994年9月,经四川省高教局批准,允许学校开设文秘专业、农学、建筑、畜牧、医士、护理专业。在校生375人,其中:建筑专业一个班,农学专业两个班,初中5个班,教职工38人。
1995年8月,冯春云校长退休,牟方清副校长为调研员。校长兼党支部书记贾在国,副校长蒲自国,工会主席兼总务主任余洪泉,生产实习处主任杨发术,教导主任彭燕飞。学校开设12个专业。即:农学、建筑、畜牧、文秘、电子、旅游、机械、财会、护士、医士、计算机、经济管理。
中专、正式初中两块牌子阶段:(1997年8月-2009年4月)
1997年8月,经云阳县人民政府批准,学校合并了革岭、盘石民中。学校形成了一个阵地,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格局。教学班14个,其中:中专班4个、初中班10个,教职工52人。在校学生697人。提黄承静为办公室主任,田兴勇为教导主任,卢波为团委书记。
2004年9月学校举办高中教育。
2006年8月,学校副校长蒲自国调职教中心任副校长,宝坪中学校长邱先议调入我校任副校长,分管安全和教学,贾在国校长分管后勤、工会、办公室。
2007年开始做规模。县委县府计划打造江南高中教育高地,从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上逐步倾斜学校发展。2007年8月,县委县府将养鹿中学校长毕家国调入我校任党支部书记兼副校长,分管教学工作。邱先议副校长分管安全;贾在国校长分管后勤。当年调入教师32人,调到职教中心14人,教职工86人,在校学生1750人,教学班26个
2008年7月兼并故陵中学的高中班,在校学生人数达1950人,教学班29个,教职工104人
完全普通中学(高完中)阶段:(2009年5月-现在)
2009年3月,市教委批准为“重庆市由于盘石中学校”,成为云阳县第八所完全中学,学校转型为普通高完中学校,同年5月举行了挂牌仪式,当年新招高中学生800人,在校学生达2545人,教职工132人,其中调入28名教师。
2010年从故陵、江口、凤鸣、南溪、养鹿中学调入35人师资充实学校,同时派出21人到城区知名学校学习。
2011年,学校教职工达到186人,学生3000多人,常初中每个年级6-7个班,高中每个年级9-10个班,班级达到50个左右。
2012年—2014年从部属高校招聘优秀大学毕业生近100人。其中4名硕士研究生,有曲阜师大的化学专业毕业的马瑞兰、陕西师大体育专业毕业的宋占钦、中国地质大学政治专业毕业的沈婷,重庆师范大学数学专业毕业的向福。目前学校师资人数达到205人,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由于实行了招生政策的三限,所以目前在校学生近3000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