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玉皇殿里供奉的是哪个神仙?玉皇殿里主要保佑什么的?

如题所述

玉皇殿里供奉的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也就是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又称“玉皇赦罪天尊”、“昊天通明宫玉皇大帝”、“玄穹高上玉皇大帝”,居住在玉清宫。
玉皇大帝在汉族民间信仰中是众神之最,所以拜天公的仪式也比一般神明来得隆重。
道无形无象,而又生育天地万物。道在人和万物中的显现就是德。故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教有一句名言:“存心邪僻任尔烧香无点益;扶身正大见吾不拜有何妨。”是何等的正气凛然,神圣不可侵犯。道散则为气,聚则为神。神仙既是道的化身,又是得道的楷模。神仙只有对道的理解深浅之分,而没有等级地位之别,都皆济世度人为自己的宗旨。
在汉族神话传说中,玉皇大帝是一尊极为特殊的神祗,是众神之领袖。玉帝除统领三界十方内外诸天神佛之外,还管理宇宙万物的兴隆衰败、吉凶祸福。
据明《道藏》本《搜神记》载:“很久以前,有个叫光严妙乐的国家,国王叫做净德王,其王治国民安物阜灾害不兴。皇后名曰宝月光,天性仁慈善良,常与民同甘共苦,爱民如子。但美中不足的是,国王王后老来无嗣,于是令诸道士举行祭祀,王与王后则虔心祈祷。后来,王后(宝月光)梦太上道君抱一婴儿赐予自己,梦醒而有孕。怀胎一年,于丙午岁正月九日午时诞生于王宫。太子长大后继王位,不久即舍国去普明香严山中修道,经过三千劫成为大罗金仙。又经十万劫,成为总执天道之神。又经亿劫,终于成为了宇宙的共主玉皇大帝。
道家一劫为12万9600年,一中劫是二百多万年,一大劫是一亿到两亿年,一个无量劫约64亿年到几百亿年,相当于一个宇宙从形成到灭亡的时间~~
一个无量量劫,则以“亿亿”为单位,道家只有三清这样大罗金仙才能渡过此劫~~
据明末清初人徐道所著《历代神仙通鉴》(一名《三教同原录》)卷一中记载:至昊天界,有国名光严妙乐国,其国王名净德时王,妻宝月光王后,惟以仁慈侧隐加之国人,躬行五岭未尝少懈,直使民安物阜灾害不兴。但以年老无子为不足。二真一入其境即知其诚心向道。勇猛黄老(即中黄子,初开天地时五老之一)曰:因缘在是矣。元始曰:若以清虚至真之气投圣德仁厚之身,托孕成胎必生神明之子,定为三才之圣,上真以为如何?黄老点头,即将碧玉瑶光如意吹口真气此乃天外灵宝,遂变一婴孩身。这时净德时王在寝室中忽见祥光照耀宫殿,作百宝色。有许多仪仗,护一九龙辇,浮空而来,中坐二翼人皆施法象,上首高真抱一小儿面园耳大,眉清目秀,遍体毫光罩定。国王与王后心甚欢喜,恭敬接礼长跪道前。二真曰:下愚无嗣愿乞此孩为子,伏惟哀润听许。黄老曰:此子根器不凡,必证无极高上之品,汝善育之,国王上前拜领,二真从宝椅中托出递给,国王双手来接,重如山岳,挣出一身大汗,恍然而觉,是一梦,急召王后言之,所见相同。至此后,国王精神倍长,三年后王后生下一圣明王子。自幼即舍国修道,经三千二百劫,始证金仙,号曰:清净自然觉王如来。又经十万劫,方证玉帝,总执天道之神。
传说二
玉皇大帝,儒教称为昊天上帝。汉族民间俗称“老天爷”、“天公”,乃是天庭的最高领导人,类比于地上的皇帝,与三清的地位关系,就好比三清乃是创始人董事会长【党派领袖】,而玉帝则是天界的经理【国家元首】。
传说三
据明刻本《搜神记》(东晋史学家干宝着)载:“按圣纪所载云:往昔去世有国名号光严妙药,其国王者名曰净德。时王有后,名宝月光。王乃无嗣,常因每日作思惟;我今将老而无太子,身若崩灭,社稷九庙委付何人?作是念已,即便敕下诏诸道众,于诸宫殿依诸科教悬诸盖,清净严洁广陈,供养六时行道,偏祷真圣,已经半载,不退初心。忽一夜,宝月光皇后梦太上道君,与诸至真金姿玉质清净之,驾五色龙舆,拥大景旌施荫,明彩霞盖。太上道君安坐龙舆,抱一婴儿,遍身毛孔放百亿光照,诸宫殿作百宝色,幢节前道,浮空而来。是时,皇后心生欢喜,恭敬接礼,长跪道前曰:君言今王无嗣,愿乞此子为社稷主伏,愿慈悲哀愍听许。尔时道君答皇后曰:愿特赐汝。皇后礼谢。道君后而乃收之。皇后收已,便从梦中归觉而怀孕一年,于丙午岁正月九日午时诞于王宫。当生之时,身宝光穆,充满王国,色相妙好,观者无不赞赏。
约成书于唐宋之际的道经《高上玉皇本行集经》,对其来历,作了详细说明。
宋真宗赵恒大中祥符八年(1105年),尊玉皇上帝圣号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
宋徽宗赵佶政和六年(1116年),又尊玉皇尊号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4-24
安阳长春观第九进是玉皇殿,玉皇殿是两层中式仿古建筑,也是长春观的最高建筑,玉皇殿供奉的是玉皇大帝:俗称老天爷,是统辖神仙世界的天神,其职位有如世间的帝王。管理宇宙万物的兴隆衰败、吉凶祸福。 在道教有一句名言:“存心邪僻任尔烧香无点益;扶身正大见吾不拜有何妨。”就是说的玉皇大帝是何等的正气凛然,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祈求保佑:天下太平、太平盛世、国泰民安、人寿年丰、百事大吉、一帆风顺、风调雨顺、祈福驱祸、大吉大利。

其中有一个故事就发生在十二月二十五日,玉皇大帝下巡人间的时候。相传善应河段的航运曾经非常发达。唐宋之际,善应舟船如梭,风帆林立,有此地出产的煤炭、木材、粮食顺着安阳河源源不断地运往各地。但是当地百姓为了牟利,在山上乱砍乱伐,乱开采,最终震怒了山神。山神为了惩罚当地百姓,经常会从山上滚落石头砸伤乱采乱伐的人。当地的百姓也困不堪言,终于等到玉皇大帝巡视人间,百姓们祈求能够救救他们。玉皇大帝了解到具体情况后,告诫百姓凡事要顺应自然,适可而止,这样才能走出困境。百姓听了后,开始慢慢养护山体,敬畏山神,逐渐走出了困境。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