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份纪念汶川地震的学生演讲稿

如题所述

纪念汶川地震,某学生一周年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感恩的心——有感于5.12汶川地震一周年-纪念汶川地震 历史将永远铭记地球的这一个坐标:北纬31度,东经103.4度。人类将永远铭记历史的这一个时刻:公元2008年5月12日,北京时间14时28分。一场8.0级的强烈地震,突然袭击了中国西部的四川省汶川县,强大的地震波震动全川,摇撼全国,在瞬间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这是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中国遭受的伤亡最重的自然灾害,举世为之震惊,无数国人为死难同胞落泪。 13亿中华儿女在这一刻为战胜巨大的灾难而握紧拳头,凝聚力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举国上下,全体动员。在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我们悲痛着、牵挂着、同时我们又感动着、振奋着、自豪着。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人民同呼吸,共患难,他们穿行在灾区,决策在前线,英明指挥,鼓舞斗志,领导全党全军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不屈不挠;那些忘我救援的人们,激励着经历灾难的人。他们用生命挽救生命,用顽强回报顽强,用泪水抚慰泪水,用爱心书写爱心;“大灾有大爱”的呐喊激荡着每个人的心胸。同胞有难,每一位中华儿女都是志愿者,有钱出钱,有力出力,13亿中国人顷刻间汇聚起巨大爱的暖流,给受灾的亲人们以莫大的慰籍。 这就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力量,这力量来自于我们心底的真爱。 说到爱,下面的这个故事,可以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大爱的图像。 5月13号,救援人员在一片废墟瓦砾中发现了一名遇难者,当救援人员确认她已经停止心跳以后,余震又开始了,救援人员不得不迅速撤离了救援现场,就在这个时候,救援队的队长以特有的职业敏感又回到了那片废墟中。因为他看到:一名妇女双膝跪地,上身呈匍匐状,他确认这样的姿势一定有特殊的含义,于是又一次仔细的观察,这时候才发现这名妇女的身下,紧紧地护着一个才三、四个月大的婴儿。经过努力,婴儿得救了。因为母亲的呵护,这个婴儿毫发未损,在给孩子检查的时候,发现在他的襁褓当中,有一个手机,上面有一封没有发出的短信。信是这样写的:孩子,如果你能幸免于难的话,你要记住:妈妈爱你。 今天我想告诉我们所有的人,也让我们给这位母亲发一封短信,如果天堂能够收到的话,我想告诉她:我们所有的人都会像她一样,爱她的孩子。 我想听了这个故事的人,无不为之动容,潸然泪下。但是我也想到了许多网友的留言:不哭、不哭、祖国母亲不哭,灾区人民不哭,就让我们一同努力,让这个因为爱而幸存的生命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健康成长。 死者已如此之坚强,生者更要好好活下去。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李佳明,因为家乡受灾,从海外回到了国内,但母亲却不让他回家,他的妈妈说:不准回来,你要回来的话,你吃的那顿饭,喝的那瓶水,也许就可以救另外一个人。他的母亲现在每天都在家里一笼一笼的蒸馒头,送给有需要的人。李佳明的回答是:妈,我不回来,我留在台里,继续报道。同时他也借央视的赈灾晚会告诉全国人民:四川人不服输,四川人懂感恩。 是啊,我们应该感恩,感恩于在灾难面前,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震灾;我们应该感恩,感恩于祖国如此强大,让我们在灾难面前有一个强大的支柱;我们应该感恩,感恩于我们还能活在这个世界上。只要能活着,还有什么痛苦挫折不能承受。 在大灾大难面前尚且需要感恩,感恩灾难让我们变得更加的坚强和团结。就是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对所遇之事、所遇之人给予的点点滴滴的关心与帮助,都值得我们用心去铭记,铭记那无私的人性之美和不图回报的惠助之恩。感恩不仅仅是为了报恩,因为有些恩泽是我们无法回报的,有些恩情更不是等量回报就能一笔还清的,惟有用纯真的心灵去感动去铭刻,才能真正对得起给你恩惠的人。 今天,我们学习、生活在XX小学——这样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大家庭里,更要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学习,对待老师,对待同学,我们感恩,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只因为我们经历了灾难倍感生命的可贵;只因为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同呼吸共患难,我们是朋友,更是血脉相连的同胞。 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面向世界吧!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对待我们的生活吧!只要我们对生活充满感恩之心,充满希望与热情,我们的社会就会少一些指责与推诿,多一些宽容与理解,就会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多一些和谐与温暖,就会少一些欺瞒与涣散,多一些真诚与团结,我们的精神家园将永远年轻……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7-23
老师,您折断的翅膀在哪里? --献给汶川地震灾区英雄教师 这是令人震撼的悲壮场面。 当救援人员挖开废墟时,老师,您跪仆在地伸开双臂,像一双安全温暖的翅膀,护在学生们身上。他们活了下来,您却走了。救援人员含泪将您已经僵硬的双臂锯掉,才将孩子们救出。 “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老师,死亡来临时,您把生的希望无私地留给学生。当学生们重新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您却成为折翼天使,在五月的天空悲怆坠落。 ——老师,您折断的翅膀在哪里? ——空旷的废墟长长哽咽:他张开的天使之翼,将生命传递给身下的学生,最终悄然折断,像永不磨灭的印记,烙在我们民族的记忆深处。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一刹那,山崩地裂,日月无光。当巨大的混凝土楼板、横梁和墙体无情地砸向正在上课的师生,教师们采用了一种共同的姿势:伸开双臂护住学生。这种像天使一样展开翅膀、用血肉之躯为学生隔开死亡的姿势,在中华民族的记忆里 永恒定格: ——谭千秋,德阳市汉旺镇东汽中学教导主任,张开双臂趴在桌上,他的后脑被楼板砸得深深凹下去,但身下护着的学生却安然无恙。 ——张米亚,汶川县映秀镇小学老师,跪仆在废墟中,双臂紧紧搂着两个依然存活的学生,他紧抱着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 ——汤鸿,什邡市红白镇中心学校老师,两只胳膊下各夹着一个孩子,身子下还护着几个。她的身体早已冰冷,但被她护住的几个孩子幸运地活了下来。 ——杜正香,平武县南坝小学老师,她趴在塌下的一根横梁下的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一手拉着一个孩子,胸前还护着3个孩子。 走过汶川、北川、青川,走过什邡、绵竹、彭州等极重灾区,这样的教师太多,这样的英雄太多。人们汇流成河的每一颗晶莹泪水里,都闪耀着一位教师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和感动。 教师,这些像辛勤的蜜蜂一样生活清苦、工作勤奋的平凡群体,是什么让他们在这样的危急关头,迸发出如此伟大的力量? 是师德,师德在危难时刻迸射出夺人心魄的灿烂光芒! ——老师,您折断的翅膀在哪里? ——蓝色的帐篷风中作响:它在这里,它已化作千万名劫后余生的教师的言语,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抚慰。 这些痛失亲人的老师,忍住巨大悲恸,轻轻拭去学生们脸颊的泪水。而他们自己汇成江河的血泪,却只能在心底无声奔流。这个世界上,是否还有比这丧失至亲、家破人亡更令人悲恸的事?是否还有比把这一切悲恸埋在心底、转而用微笑安慰别人更坚强的人? 德阳市东汽中学校长周德祥,在灾难中痛失爱妻和爱女,肝胆俱裂,灾后仍然没日没夜地坚持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安置无家可归的学生,安抚受伤人员,慰问遇难者家属。 都江堰聚源小学的老师们,和志愿者一起,通过做一些游戏,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 汶川、北川、彭州、绵竹……在每个重灾区,安置学生的帐篷里,随处可见老师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对学生们嘘寒问暖,安慰说:“人在,一切都在,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德阳东汽中学的学生蒋琳劫后余生,大地震已经震碎了她对人生的希冀,但老师们对她的关怀和帮助,使她渐渐走出了心理阴影。她在日记中写道: “来到德阳三中以后,我们这些幸存的东汽学生在这个学校老师的帮助下,身心得到一些恢复。我对生活又多了一点信心,那被大地震震得死去的对生活的追求,在心中又有了气若游丝的飘移。” 几乎每位老师心底,都有一道汩汩流血的伤口。他们却强忍着悲恸,鼓励受伤的学生笑对人生和未来。这需要何等的坚强和勇敢!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坚韧和顽强,智慧和勇敢! 大智大勇的背后,是大爱。他们对学生的挚爱、对祖国教育事业的热爱,超越了人世间一切的悲怆和痛苦,在天地之间与历史长河中,书写下一段令人荡气回肠的英雄传奇。 ——老师,您折断的翅膀在哪里? ——板房教室前,鲜红国旗在风中猎猎作答:它在复课学生的琅琅书声中,在板房教室中闪动的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里。 千百年来,每次劫难都不能摧毁这片土地。生命就像顽强的种子,在巉岩峭壁的缝隙间、干涸荒寂的角落里,一有机会就向整个世界传达绿色的信息。不屈的师魂,穿过万古沧桑的长江黄河,越过混沌亿年的珠峰昆仑,在我们的血液里呐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