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愈童年阴影导致的心理问题呢?

如题所述

都说童年受过的伤,需要我们用一生去治愈,那么童年报复性补偿,无疑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因为小的时候需求未能被满足,所以长大后我们就会通过各种方式补偿回来,这就是童年报复性补偿。童年报复性补偿心理怎么办?接下便对心理学补偿行为进行分析。
童年报复性补偿心理怎么办?心理学补偿行为分析
想要知道当我们出现童年报复性补偿行为时该如何做,我们就得先弄明白补偿心理的来龙去脉。补偿心理,本质上是一种防御机制,当我们遭遇挫折而充满焦虑时,我们就会通过其他方式来弥补缺憾,并以此缓解焦虑。
补偿机制的存在,能平衡我们的心理,让我们不至于因为遭遇挫折而心理失衡,从而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适当的补偿机制是有好处的,它能让我们的心理更健康,同时还有促进我们能力提升的可能。
但问题在于,许多人的补偿行为超出了合理范围,因此跌入了过度补偿的陷阱。他们在满足了自己的需求后还不知足,还要不断地追求和索取。这是安全感缺失的体现,他们需要用这种不断的索求来填补自己的安全感空缺。童年报复性补偿,就是一种过度补偿。
一个人如果在幼年时期遭遇创伤,内心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那么他的心理就会“卡”在那个时间段,内心之中就会出现一个受伤的“小孩”。为了保护和照顾这个“内心的小孩”,补偿机制就会被触发。
“小孩”的存在,使得成年的我们不断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例如说过从前得不到的事物我们如今反复购买、从前体验不到东西我们反复体验。即便我们在这种过程中得不到快乐,我们也会不自觉地一直重复,以此来填补“小孩”受伤的心灵。
但很遗憾,外在的补偿行为并不能真正治愈内心的“小孩”,伤痛始终存在,我们也就陷入了不断补偿的循环。想要突破这种恶性循环,我们还是得从“小孩”本身入手。
11
我们要在脑海里回忆,然后找到那个造成我们如今表现出报复性补偿行为的根源,这时那个受伤的小孩就会浮现。我们要努力地回忆起当时的心情,然后用现在的自己来和当年的自己对话,告诉那个“小孩”:“你已经长大了,无需通过外物来获取安全感,长大后越来越强大的自己,就能成为你安全感的来源。”
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对这种报复性补偿心理稍加改造,令他不仅不会困扰我们,反而能够为我们所用,帮助我们提高自身。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是由自身的不足导致的。同时,自卑感会带来补偿心理,如果我们能够克服自卑的困扰,清楚地识别到自己的问题所在,那我们就能够利用这种补偿心理来完善自身。
我们曾经缺乏什么,现在我们便想拼命地获取什么,这种思维本身就是强大的前进动力。通过和内心“小孩”的对话,消除了自身的不安全感以后,这种思维就能为我们所用,让我们在追求优越的路上走得更远。
童年报复性补偿心理怎么办?通过对心理学补偿行为的分析,相信大家此时已经知道如何面对自己的补偿心理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