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明忠的西昌学院院长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1

夏明忠,教授,博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首批学术带头人,四川省劳动模范,中国“首届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兼任四川省作物学会副理事长,全国立体农业学会副理事长,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四川省科技评议(审)委员会专家,四川省高等学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专家,凉山州农学会副理事长,凉山州科技顾问团副主任。1978.3-1982.7西昌农专任教、担任学校团委副书记,江苏农学院读书
1982.8-1991.10西昌农专任教,担任学校团委副书记,学校农场场长,农学系副主任
1991.11-1999.2西昌农专任副教授、教授、校长助理、副校长
1999.3-2003.12西昌农专任教授、校长
2004.1-至今西昌学院任教授、院长、党委副书记
主讲《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等课程。主编和主审西南地区高等农业院校《大豆和蚕豆栽培学》、《作物生产技术实践》以及全国《农作物耕作栽培学》等8本教材(共计196.1万字)。创立了“三层次实践教学”,“4+1+1”人才培养,“3-4-5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教学模式,并在同类院校推广。主持省级教学研究课题5项,获国家级和省政府优秀教学成果奖8项;获得两门省级精品课程(《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并作为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特色专业的主持人。
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7项。编著或主编《攀西优势作物种植》、《中国蚕豆学》、《蚕豆生理生态学研究》等20部专著(共计720.3万字)。在《剑桥大学学报》、《德国作物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119篇,其中20余篇被国际检索刊物摘录。6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主持省(部)级重大(点)科研课题10余项,培育并经省级审定 “凉胡5号”、“凉胡6号”等四个作物新品种,并在西南地区推广应用,获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获得各类荣誉奖12项,其中省(部)级及其以上荣誉奖5项。1985年被授予“四川省劳动模范”称号; 1991年被评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并获“首届四川省青年科技奖”;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1994年先后被美国科学进步协会(AAAC)和美国纽约科学院(NYAS)聘为特邀研究员,美国《科学与工程名人录》、《世界名人录》收录事迹。1995年获“首届四川省科技创业奖”;1998年被省委、省政府批准为“首批四川省学术带头人”,2001年获得“四川省农业先进工作者”称号;2002年获“首届中国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2004年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称号。
三、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普通本科院校农林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教改课题,2005-2007年,课题主持人,负责主持课题申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实施。
2、实践育人模式研究——四川省教育厅重点教改课题,2005-2007年,课题主持人,负责主持课题申报、实践育人方案的制定、实施。
3、全员育人导师制的研究与实践——四川省教育厅重点教改课题,2001-2005年,课题主持人,负责主持课题申报、方案的制定、实施及成果总结
4、民族地区高校学分制的探索与实践——四川省教育厅重点教改课题,2001-2005年,课题主持人,负责主持课题申报、方案的制定、实施及成果总结。
5、民族地区高校教学质量评估及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四川省教育厅重点教改课题,2004-2008年,课题主持人,负责主持课题申报、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方案的研究、制定、实施及成果总结。
四、编著教材情况
1、西南地区《作物栽培学》教材(大豆附绿豆栽培学,4.5万字)——主编,贵州科技出版社,1993年。
2、西南地区《作物栽培学》教材(大豆附豌豆栽培学,3.5万字)——主编,贵州科技出版社,1993年。
3、《作物栽培学实验指导,28万字》——主编,贵州科技出版社,1995年。
4、《作物生产实践技术,22万字》——主编,四川科技出版社,1996年。
5、全国农业专科学校《农作物耕作栽培学,38万字》——副主编,河北省人民出版社,1996年。
6、四川农业高校作物栽培学《豆类作物,5.5万字》——主编,四川科技出版社,2002年。
7、技术工人考试教材《农艺工,47.4万字》——副主编,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
8、技术工人考试教材《农业实验工,47.2万字》——主审,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
五、获教学成果奖情况
1、确立三层次实践教学模式,面向农村,全面提高农林专科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四川省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1996年,排名第一。
2、确立三层次实践教学模式,面向农村,全面提高农林专科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997年,排名第一。
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探索农林专科4-1-1人才培养模式——四川省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年,排名第一。
4、高等农林专科人才素质和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四川省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年,排名第二。
5、民族地区高校面向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初探——四川省政府教学成果三等奖,2001年,排名第一。
6、“3-4-5”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创建与实践——四川省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排名第一。
7、专科学分制的探索与实践——四川省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排名第一。
8、专科全员育人导师制的研究与实践——四川省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排名第二。
六、获科技成果奖情况
1、蚕豆高产栽培生理及应用研究——四川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990年,排名第一。
2、安宁河中游高产高效种植制度研究——四川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993年,排名第一。
3、蚕豆高产栽培及其应用研究(应用推广)——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年,排名第一。
4、攀西主要农作物持续增产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四川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年,排名第二。
5、蚕豆新品种“凉胡5号”和“凉胡6号”选育研究——四川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003年,排名第一。
6、荞麦新品种“西荞1号”选育及应用的研究——四川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006年,排名第二。
7、洋葱新品种“西葱1号”和“西葱2号”的选育与激光育种方法研究——四川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年,排名第二。
8、蚕豆高产栽培生理及其应用——凉山州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989年,排名第一。
9、安宁河流域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研究——凉山州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年,排名第一。
10、安宁河流域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研究(应用推广)——四川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排名第一。
11、蚕豆高产栽培技术应用研究——四川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1994年,排名第一。
12、攀西地区农业增产综合技术研究——四川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年,排名第一。
13、攀西优势作物高产高效综合技术研究——凉山州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排名第一。
14、民族地区农科教结合扶贫对策研究——四川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排名第一。
七、获荣誉奖情况
1、四川省劳动模范——四川省政府,1985年。
2、科技兴农先进个人——凉山州政府,1990年。
3、四川省作物学会先进工作者——四川省作物学会,1990年。
4、首届四川省青年科技奖——四川省科协,1991年。
5、国家政府特殊津贴——国务院,1992年。
6、凉山州有突出贡献科技工作者——凉山州委、州政府,1992年。
7、首届四川省青年科技创业奖——四川省科委等,1995年。
8、凉山州有重大贡献科技工作者——凉山州委、州政府,1995年。
9、四川省首批学术及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政府,1998年。
10、四川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四川省科技厅等,2001年。
11、中国首届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中国科协,2002年。
12、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教科文卫工会,2004年。
八、出版论著情况
1、《蚕豆栽培生理,23.5万字》——独著,四川科技出版社,1992年。
2、《作物高产高效种植原理与技术,16.5万字》——主编,四川科技出版社,1991年。
3、《攀西优势作物种植,33.6万字》——主编,四川科技出版社,1993年。
4、《实用经济作物栽培,28万字》——主编,四川科技出版社,1994年。
5、《攀西地区农业生产综合技术研究,18万字》——副主编,四川科技出版社,1995年。
6、《蚕豆生理生态研究,33万字》——独著,四川科技出版社,1998年。
7、《凉山农业科普丛书,63.3万字》——副主编,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
8、《凉山农作物栽培与专用肥,12万字》——主编,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
9、《凉山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8.9万字》——主编,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
10、《中国蚕豆学,87万字》——副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3年。
11、《蚕豆生理生态学,32万字》——编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
12、《凉山农作物种植制度与技术,3万字》——编著,四川科技出版社,2003年。
13、《甘蔗栽培技术,2万字》——独著,四川科技出版社,2004年。
14、《蚕豆栽培技术,1.5万字》——编著,四川科技出版社,2004年。
15、《洋葱栽培技术,2万字》——编著,四川科技出版社,2004年。
16、《农业科技丛书,47.5万字》——主编,四川科技出版社,2004年。
17、《洋葱栽培与育种,32.2万字》——主编,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
18、《蚕豆菜用栽培及加工利用,7万字》——主编,四川科技出版社,2006年。
19、《新农村实用技术掌中宝丛书,179.7万字》——主编,四川科技出版社,2006年。
20、《四川攀西种子作物,89.6万字》——副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