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气质/人格)分类方式集锦

如题所述

性格(气质/人格)分类方式集锦:

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一直以来广为流传,“人啊,认识你自己!”能真正能够认知自己的非常的少,但是却有无数的人痴迷于分析自己的性格、分析他人的性格。

从步入社会以后,我也对心理学、社会中广泛流传的各种学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却一直不知所以,这一次刚好利用在MBA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机会,重新梳理一下现存的我能够找到的二十一种关于“气质/性格/人格的分类方式以及学说”。

在很多的著作里会对“气质”、“性格”、"人格"三者做一个明确的区分,但是本篇文章中不会对“气质”、“性格”、"人格"做明确区分。

一、希波克拉底体液分类说

这是被认为最早的一种“气质类型理论”,在公元前500年左右由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提出:人的体内有四种基本液体,“血液”、“黏液”、“黑胆汁”和“黄胆汁”,每种在体内占据优势的体液则对应着一种气质类型“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和“胆汁质”。

虽然关于体液学说中关于体液多寡的说法后来被证明是不合理的,但是仍然对后世的气质、性格学说产生很大影响,俄国心理学家巴普洛夫又结合神经系统的活动特征,做了新的整理。

总的来说,胆汁质(即体内黄胆汁占据优势),是兴奋型;多血质(即体内体液是血液占优),是活泼型;黏液质(即体内黏液占优),是安静型;抑郁质(即体内是黑胆汁占优),是抑郁型。

二、培音提出的四种性格学说

法国心理学家培音和李波按照理智、情绪、意志三种性格特质,将人分为四种性格。分别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和混合型。

三、荣格的性格学说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把人的态度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类型(也有部分书籍提到分为三种内倾型、外倾型、内外平衡型)。心理能量指向内部为内倾型,较为内向,易产生内心体验和幻想,这种人远离外部世界,对事物的本质和活动的结果感兴趣,喜欢独来独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外倾型人的心理能量则指向外部,易倾向客观事物,这种人喜欢社交、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具体事物感兴趣,擅长社交,人缘也较好。

另外,荣格还提出了四种功能类型: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其中思维与情感对立互补,直觉与感觉对立互补。生活中我们经常启用这四种功能类型,比如,当我们在看电影时,我们的感觉用感官,视觉和听觉来观看影片;情感是对事物的好恶倾向,它决定我们是否喜欢这影片。

思维是对事物是什么作出判断和推理,在看电影时我们会猜想主角们一系列行为背后的原因,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剧情;直觉是对事物的变化发展的预感,根据我们的直觉和对影片的观看,我们直觉预料接下来会出现什么剧情。

四、斯普兰格的性格分类

德国心理学家斯普兰格和底尔太认为人类的社会文化生活可以分为理论的、经济的、审美的、社会的、权力的和宗教的,根据人民对这六种文化生活形式价值观的不同,把性格可以分为以下六类。

(1)理论型的人

该类型的人以追求真理为目的,能冷静客地观察事物,关心理论性问题,力图根据事物的体系来评价事物的价值,碰到实际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他们对实用和功利缺乏兴趣。多数理论家和哲学家属于这种类型。

(2)经济型的人

该类型的人总是以经济的观点看待一切事物,以经济价值为上,根据功利主义来评价人和事物的价值和本质,以获取财产为生活目的。实业家大多属于这种类型。

(3)审美型的人

该类型的人以美为最高人生意义,不大关心实际生活,总是从美的角度来评价事物的价值。以自我完善和自我欣赏为生活目的。艺术家属于这种类型。

(4)社会类型的人

该类型的人重视爱,有献身精神,有志于增进社会和他人的福利。努力为社会服务的慈善、卫生和教育工作者属于这种类型。

(5)权力型的人

该类型的人重视权力,并努力去获得权力,有强烈的支配和命令别人的欲望,不愿被人所支配。

(6)宗教型的人

该类型的人坚信宗教,有信仰,信奉上帝,富有同情心,以慈悲为怀。爱人爱物为目的的神学家属于这种类型。

五、阿德勒的人格类型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根据个体竞争性的不同,分为了优越型和自卑型。

优越型:这种人自我感觉良好,争强好胜,不甘落后,总想着超越别人,认为自己各方面都比别人强。

自卑型:这种人自卑感很强,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各方面都不如别人,进取心不强,一般比较内向。

六、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特质是一种神经心理结构,能对刺激产生行为,还能主动引导行为。奥尔波特将人的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共同特质是同一文化形态群体下都具有的特质,存在每个人身上,有十四类共同特质,支配-顺从,外向-内向,自信-自卑,合群-孤独,理论兴趣高-理论兴趣低等。个人特质则是个人所独有的,代表个人的个性倾向,是表现个人的真正特质。

个人特质分为首要特质、重要特质和次要特质。首要特质,它是个人最重要的特质,代表整个人格,往往只有一个。它在人格结构中处于支配地位。比如有的人多愁善感,有的人冲动易怒。

重要特质,它是人格的组成。每个人都有几个彼此相联系的重要特质构成其独特的人格。它虽然不如首要特质那样对行为起明显的支配作用,但本身还相当概括,对人格有一般意义的倾向。比如准时、整洁等。

次要特质,顾名思义,次要特质不是决定人格的主要特质。它最不明显,渗透性极小,对个体行为影响小。比如食物癖好等。

七、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认为人的个性是由许多特性所构成的,由于各种特性在一个个体身上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一个不同于他人的独特个性。他把个人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卡特尔认为总共有35个表面特质,对35个表面的分析得出了16个根源特质。他还编制了16种人格因素测验的自陈式问卷测试人的个性。

八、PDP性格测试

PDP的全称是ProfessionalDyna-MetricPrograms(行为特质动态衡量系统),它是一个用来衡量个人的行为特质、活力、动能、压力、精力及能量变动情况的系统。

PDP根据人的天生特质,将人群分为五种类型,包括:支配型、外向型、耐心型、精确型、整合型;为了将这五种类型的个性特质形象化,根据其各自的特点,这五类人群又分别被称为“老虎”、“孔雀”、“考拉”、“猫头鹰”、“变色龙”。

九、九型人格

九型人格是一个近年来倍受美国斯坦福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MBA学员推崇并成为现今最热门的课程之一,近十几年来已风行欧美学术界及工商界。全球500强企业的管理阶层均有研习九型性格,并以此培训员工,建立团队,提高执行力。

九型人格作为一个人格心理学理论在当前社会还未被主流心理学界认可,但是近些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威廉玛丽学院修读咨询教育学位的博士生萨拉·斯科特(SaraScott)已经在其博士论文中对九型人格系统做出了科学测评,其结果认定九型人格是个精确的系统。

美国亚力山大·汤马斯博士(Dr.AlexanderThomas)和史黛拉·翟斯博士(Dr.StellaChess)在他们1977年出版的《气质和发展》(“TemperamentandDevelopment”)一书里面提到。

我们可以在出生后第二至第三个月的婴儿身上辨认出九种不同的气质(Temperament),它们是:活跃程度、规律性、主动性、适应性、感兴趣的范围、反应的强度、心理的素质、分心程度、专注力范围/持久性。

根据这一发现,在九型人格中将人分为9种类型,分别是1号完美型、2号助人型、3号成就型、4号自我型、5号理智型、6号疑惑型、7号活跃型、8号领袖型、9号和平型。

十、FPA性格色彩

根据现有的网络资料查看,FPA(Four-colorsPersonalityAnalysis)性格色彩创始人是乐嘉。

FPA系统将人们的性格分为:红色、蓝色、黄色、绿色。人的性格是复杂的,因此一个人决不可能仅仅只受一种色彩来支配,四种色彩的综合才是对性格最完整的描述,只不过通常其中的一或两种色彩占主导位置。

十一、大五人格理论

大五因素模型是近些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新的理论,是当代人格心理学中影响很大的特质理论。

大五人格模型将五种一般人格特质置于人格特质层的顶层,即外倾性(外向性)、情绪稳定性(有的书会是神经质)、随和性(宜人性)、责任意识和经验开放性,每项人格特质都是由各种具体的特质构成。

外倾性(extraversion):这一维度描述的是个体对关系的舒适感。外倾者喜欢群居、善于社交、自信果断。内倾者倾向于封闭内向、胆小害羞、安静少语。

随和性(agreeableness):这一维度描述的是个体服从别人的倾向性。高随和性的人是合作的、热情的、信赖他人的;低随和性的人是冷淡的、敌对的、不受欢迎的。

责任心(conscientiousness):这一维度是对可靠性的测量。有高度责任心的人是负责的、有条不紊的、值得信赖的、持之以恒的。在该维度上得分低的人很容易精力分散、缺乏规划性,且不可信赖。

情绪稳定性(emotionalstability):(经常用它的对立面-神经质进行标识)-这一维度刻画的是个体承受压力的能力。情绪稳定性高的人较为平和、自信、有安全感;情绪稳定性低的人容易紧张、焦虑、失望、缺乏安全感。

经验开放性(opennesstoexperience):最后一个维度针对个体对新奇事物的兴趣和热衷程度。开放性非常高的人富有创造性、凡事好奇、对艺术敏感;开放性非常低的人很保守,只对熟悉的事物感到舒适和满足。

十二、艾森克的人格三因素模型(也称大三人格理论)

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反对把人格定义抽象话,认为人格是生命体实际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的总和,他提出了人格的互相垂直的三个维度:外倾(外向)——内倾(内向);神经质(情绪性);精神质。

艾森克又根据外向—内向和神经质这两个维度,将人的性格划分为四种组合类型:稳定外向型;稳定内向型;不稳定外向型;不稳定内向型。

这种分类和前面提到的体液学说相近,稳定外向型相当于多血质,活泼,开朗;稳定内向型相当于黏液质,温和、镇定;不稳定外向型相当于胆汁质,冲动、好斗;不稳定内向型相当于抑郁质,文静、易焦虑。

依据这一模型艾森克还编制了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PersonalityQuestionnaire,简称EPQ,1986)。

十三、霍兰德人格—工作适应性理论

心理学家霍兰德提出了人格—工作适应性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的人格特点和职业环境的匹配程度,决定了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和流动的倾向性。他还划分了六种基本的人格类型,其中每一种个性类型都有其相适应的工作环境。

霍兰德还编制了一套《职业倾向量表》,包含了160多种职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六角模型,在六角形中,各角距离越近,就越有兼容性,对角线上的各角则各不兼容。每一种性格都有其最匹配的职业。

十四、盖洛普天赋优势测评

近几年听到不少人在聊的一种测试,身边也有人在学习,是通过一些列测试题目得出测试结果,发掘人的内在优势,帮助测评人发现自身天赋的一种测试。盖洛普公司基于长期研究,将34项天赋才干划分四个维度:执行力、影响力、关系建立、战略思维。

十五、克雷奇米尔体型性格

克雷奇米尔(Kretschmer,E.),德国精神病医生。20世纪20年代根据自己的临床观察发现,病人所犯精神病的种类和他的体型有关,如躁狂抑郁症的患者多是矮胖型的;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多是瘦弱型或强壮型、发育异常型的。

据此,他认为正常人和精神病人之间只有量的区分,没有质的区别,所以,可以根据一个人的体型特征来预见他的气质特点,即气质类型体型说。

雷奇米尔确定了四种基本体型:矮胖型、瘦长型、强壮型、发育异常型。美国医生谢尔登继承并发展克雷奇米尔的理论,提出三种体型,内胚层型、中胚层型、外胚层型,并分析相对的性格特征。

十六、DISC性格测试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莫尔顿马斯顿创建了一个理论来解释人的情绪反应,1928年,在他的《正常人的情绪》一书中,提出了DISC测评,以及理论说明。他采用了四个他认为是非常典型的人格特质因子,即Dominance-支配,Influence-影响,Steady-稳健,以及Compliance-服从。

而DISC,正是代表了这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这一理论和上面提到的希波克拉底体液学说以及艾森克的四种性格分类有一些相似之处。

D领袖型性格:坚定、霸道、目的性强,气场强大、有极强存在感,善于借助权利掌握局势,时间观念强,做事时注重决策权、抓大放小、快速决策,日常状态是面无表情、忙碌、容易毛躁、面对攻击会斗志昂扬。在管理层和销售层可能会比较多。

I社交型性格:开放、敢爱敢恨,出场时动静大、着装鲜艳出挑,说话表情丰富、声音响亮、语言幽默、有感染力、给身边人带来快乐,做事有创意、想象力丰富、有趣、不守规矩、凭心情,对身外钱财大方、朋友多、人脉关系广泛。在营销和公关类岗位较多。

S支持型性格:腼腆、乐于助人、为人平和、不喜冲突、迁就他人、总是默默承受压力,敏感、考虑他人感受、会赞美常道歉、懂得支持他人,平时着装低调,喜欢按规矩做事,不善于面对新挑战。多为行政类和人力资源类角色。

C思考型性格:善于思考、逻辑清晰、分析深入、用数据说话,与人保持距离、社交敏感度不高、不善平和的化解压力,平时外观简洁整洁,做事有条理、追求精准精确、全盘考虑清楚才会发表观点、有时过度纠结细节。在科研部门比较集中。

十七、SCMP四型人格

SCMP四型人格的来源本人没有找到,只是在网络看到部分资料。SCMP四型人格也是将人的性格分为四类,S(Sanguine)乐观或活泼型,P(Phlegmatic)冷静或平和型,M(Melancholy)忧郁或完美型,C(Choleric)力量或急燥型。

相信大家也发现了,这种SCMP四型人格和上面提到过的体液学说、艾森克四型说、DISC、性格色彩学说比较接近,都是把人的性格分成了四类。每种学说的四种类型中描述都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十八、血型性格学说

血型是被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病理学家卡尔潆德斯泰纳(KarlLandsteiner)于1902年发现的。他发现输血失败的原因是由于某些人的血清导致另一些人的红细胞凝集,但在某些组合却又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后来,他和他的学生发现了四种血型:A型、B型、O型和AB型。

后来,一位名叫古川竹二的日本人,在东京大学获得哲学学位,毕业后到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现御茶之水女子大学)担任讲师。在此期间,他对1245名对象进行调查,于1927年在《心理学研究》杂志上发表题为《血型与性格学的研究》的系列论文。

1971年,一位名叫能见正比古的记者写了《以血型了解缘分》的书,再次掀起了血型热潮(此书到现在已印刷200多次,发行几百万册)。

能见正比古本人并非医学出身,他的书更像是奇闻异事,他所用的研究方法也不够科学,他也因此受到了日本心理学界的抨击。但是后来也有科学家、心理学家进行了关于血型和性格的研究,因此血型性格学说也一直在流传。

十九、星座性格说

近些年来,很多年轻人比较喜欢研究的就是星座性格说。此学说的来源是占星学,相传在西方占星学领域,星座指黄道带上划分的十二个均等区域。

西方占星学认为天象依“上行、下效”原则反映、支配着人类活动,因此十二星座代表了十二个基本人格型态或感情特质。它试图利用人的出生地、出生时间和天体的位置来解释人的性格和命运。

浩瀚宇宙十二星座其实早在五千年前已经出现,巴比伦人根据星象运行制成四季的星座历,以它占卜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其实这种占卜的方法,跟中国古代的紫微斗数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根据被占卜者和星体运行的关系,占算出其一生的各方面运程。

因为古代人类依天象变化而求生存,天灾是无法抗拒的,因此造成人类的宿命感;而他们发觉宇宙中日月星辰的运行影响着万物兴衰,甚至人的命运。

每个人出生时,太阳系中每一颗或大或小的行星包括太阳、月亮、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冥王星运行的角度和距离不同,因此了显著影响。

每颗行星与相对应的12个星座互成因果,对人的特质部分的影响均不相同,当这些星球运转时,各人的行为及命运亦随之变化。

十二星座分别依次为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处女座、天秤座、天蝎座、射手座、摩羯座、水瓶座、双鱼座。每个星座的人都有各自的性格特点。

二十、生肖性格说

不仅仅西方有关于12星座性格的说法,中国也一直流传着性格和命运与个人的属相有关的说法,中国人应该都比较熟悉生肖,根据每一年的生肖属性,每个人都会拥有自己的生肖,分别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而每一种属相对应着各自的性格特点。

二十一、玛雅图腾天赋说

玛雅历的概念是,把每天的能量状态,以一个数字与一个图腾来表示,总共有13个数字×20种图腾=260种基本组合,通过计算,可以知道自己的性格,同时通过每天的能量测算之后,预计当天的运势。这好像和中国的“生辰八字五行算命”差不多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