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哪些作品的可读性最强?

如题所述

茅盾文学奖就像是一个倒金字塔。刚开始几部获奖作品的文学性,可读性,思想性都很高,后来受社会,经济,观念发展的冲击,就开始日见衰退,只是偶尔会出现一两部令人耳目一新的好作品,下面推荐几部优秀的获奖作品:

01《繁花》

小说《繁花》以上海话本的形式,讲述了沪生、阿宝、小毛三位少年玩伴的上海往事,也用白描笔触勾勒了一幅上海60到90年代的市民生活画卷。

有人曾细数《繁花》中走马灯般共有百余个人物轮番登场,都似满树繁花中的花瓣一朵,共同细绘出了上海市井百态、人性嬗变和历史沧桑。

谈到话本式文风,金宇澄以说书人自比:“一件事带出另一件事,讲完张三讲李四。不说教,没主张;不美化也不补救人物形象,不提升‘有意义’的内涵;位置放低,常常等于记录,讲口水故事、口水人——城市的另一个夹层,那些被疏忽的群落。”

在“城市无文化”,城市文学写作日渐式微的当下,《繁花》显得尤为珍贵。《收获》杂志的执行主编程永新曾如此评价:“《繁花》建立了一座与南方有关、与城市有关的人情世态的博物馆。”

《繁花》里的爱情或露水情缘或缠绵悱恻,但均难有善终。书中人物姝华写给沪生信中的句子暗含着小说的主题:“年纪越长,越觉得孤独,是正常的,独立出生,独立去死。人和人,无法相通,人间的佳恶情态,已经不值一笑,人生是一次荒凉的旅行。”

中国当代文学被北方叙事语言控制太久,《繁花》的出世是南方语系文学创作的一声惊雷。

这个意义,是语言学上的意义,更是文学创作本身的意义,更可以说是《繁花》能够在文学史上留住的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意义,尤其是南方语系。

《繁花》的文本是地域语言的一次崛起,看起来似乎乐观了,但相信,对语言本身的重视,对本土语言的重视,会越来越成为文化人的自觉。

02《一句顶一万句》

作者刘震云有一种河南人特有的幽默感,他自己说河南人的特点就是有话不直说,要绕着弯说,但是不能瞎绕,要让你听的懂。他举过一个例子,比如傍晚老张去老王家串门,正赶上老王家吃晚饭,老王问老张:吃了吗?老张会这样说:中午的饭吃了。

所以刘震云的小说往往也是话密而且绕,写《一句顶一万句》的时候,刘震云很可能沉浸在这种感觉里,但是也经常会在一个有趣的细节上走的太远,用力太过,而影响全书整体的结构。

但要承认,这样的语言是有作者鲜明的个人特色的,就是作者的可识别度极高。除了语言外,这本小说哪里好?

《一句顶一万句》这本书是讲人与人沟通的困难,人与人到底能不能真正的互相了解,两个人说话,第一他可能根本不关心你说什么,他自说自话,第二,他用心听你说,但是他总是会“误读”你的话,这怎么办呢?

我觉得写《一句顶一万句》的刘震云是有野心的,他的目的不仅仅是写一个故事,他觉得他看到了人类的一个秘密,就是交流的困难,导致人心无处安放,作者写出来的孤独感,其实就是我们每个人身上的那种孤独感。

另外,就算你不想想这么深,只想当一个故事读,那看看里边对人情世故的观察,很多幽默的段落中你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

《一句顶一万句》分为两部:《出延津记》与《回延津记》。一去一来,延宕百年。看似简单的故事,却让读者回味悠长。

《出延津记》和《回延津记》表面上看主要是在讲吴摩西和牛爱国两个人的历史,但是我们细细咀嚼与慢慢回味,就能读懂,这实际上是在讲“孤独”的历史。

“孤独”世代相传,祖辈的故事在后辈的身上重演,祖辈的“孤独”也在后辈身上的延续。

03《长恨歌》

王安忆是上海作家,她的语言比较具有现代性。受中国传统的影响要小的多。加之王安忆特有的女性视角,所以她的小说给我带来的阅读感受既不是幽默,也不是辉宏,而是“精致”。

作者通过上海的弄堂,飞翔在天空中的鸽子,一个精致的女人王琦瑶共同营造起来的上海意象,展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独有魅力, 在细腻, 精致中为我们诠释时代的变迁。

《长恨歌》中王琦瑶是一位上海弄堂里走出来的女中学生,机缘巧合之下被选上“上海小姐”,自此,王琦瑶的命动发生了转变,她成了某位男士的附属品,每日静候男士的到来。

但是,男士遇难,王琦瑶失去了倚仗,再次回到弄堂。这时的王琦瑶早已不是当初那个纯真的弄堂女孩,她无法阻止内心深处对爱情的渴望,与几个男人都有了情感纠缠。

王安忆笔下的王琦瑶从妙龄少女到暮色垂年,她的一生一直在与不同的男人周旋。这个典型的上海小姐,在自己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始终心存着一份渴望。她不愿屈从于现实,即使心中布满伤痕,也要坚定地走自己想走的路。

一座城市,一个人,为我们展现人与城市的关联。了解上海,上海文化,上海人,上海女人,这部小说是一个很好的切人点。

04《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一书,是路遥创造的奇迹,这部命运多舛的作品,出版至今30多年来畅销不衰。它的精神力量高过文学价值,路遥的写作扎根于普通人的生活中,饱含着对底层民众的同情与深情。

路遥的《人生》和《平凡的世界》更像是连续性的姊妹篇,两部作品都是描写农村与城市底层青年的奋斗,爱情,内心彷徨,路遥与他的主人公一起爱恨情殇,融入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经历。

书中有些地方与司汤达《红与黑》有异曲同工之妙。有些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托夫》的旋律和大气恢宏。

为了创作《平凡的世界》,路遥付出的精力与心血是惊人的。废寝忘食,熬夜通宵达旦,正如他一部作品名字《早晨从中午开始》。路遥如流星般短暂辉煌人生,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这如路遥座右铭所说“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

05《蛙》

莫言的《蛙》是一部生命远播的作品,通过讲诉产科医生姑姑的一生,描绘了中国几十年的乡村生育史,直面社会敏感话题,揭露了当下中国生育问题上的混乱景象。

中国的一代人,对计划生育应该都会有种不堪回首的记忆。那种记忆,可能是很多人的伤疤,而作者通过姑姑的一生,将这个伤疤无情的揭开。

小说的开始,姑姑专业科学的接生技术,和旧社会产婆愚昧的接生传统的正面交锋,就深深吸引了我。

小说的最后,王胆为了躲避计划生育,在将要临盆的时候,想乘着竹筏逃到外地去生产。可作为计划生育政策的坚定支持者的姑姑却依旧要将王胆抓回来流产。

在小河上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追逐后,姑姑的计划生育队追上了逃跑的王胆。可此时王胆羊水破裂,最终,姑姑在竹筏上给她接生了一个女婴。当女婴出生的那一刻,我真的看哭了。

《蛙》的中心词是“计划生育”,在这一中心词背后,隐藏着的是作者莫言对生命的由衷敬畏和顶礼膜拜。

06《白鹿原》

《白鹿原》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比如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可读性很强 ,一旦沉沁其中,就吸引你一口气读完。

人物性格特征鲜明,创作手法上,陈忠实主要借鉴了80年代拉美文学及西方叙事史诗的影响 ,比如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还有对俄罗斯文学名著的借鉴, 如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还有萧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等。

内容如同小说题目 ,它就是叙述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一个家庭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引人入胜的情节,全书有着深沉的民族历史底蕴,有令人震撼的真实感和厚重的史诗风格。 

这是一部陕西三秦大地近现代50年的历史画卷和史诗,这本书也反映了80年代的"反思文学"的潮流和文学精神。在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反思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陈忠实是陕西籍的作家,我对他不是很熟悉,他的作品我也只读过这一本。

应该说这也是一部有“野心”的作品,我感觉这部书前半部分写的从容,越到后面气就有些短,这也是很多长篇小说的通病。

《白鹿原》是一本写“变化”的书,封建的,传统的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所形成的巨大冲击,逐渐在破坏之中,消亡之中。人也好,家族也好,乃至一乡一县,都抵挡不住潮流。

抵抗潮流的人是悲壮的,被结局是悲剧性的。我自己的感觉是陈忠实对于这种变化的心情是矛盾的,对于“仁义”的白鹿原是留恋的。

当然,作为一个故事来看,作者用了很多中国传统小说的手法,把很多事情处理的很传奇,比如白嘉轩的几个老婆,那块有鹿的地,还有被人津津乐道的“枣”。这些都增加了故事的可读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