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集体企业与全民所有制企业有什么区别呀

如题所述

人们对集体经济性质的界定 ,是相对于国有经济的。国有经济是全民所有 ,集体经济自然也就是集体所有了。中央的有关文件明确提出 ,集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前不久 ,也有学者指出 ,集体所有制的集体 ,“只能是以企业为限 ,主张把真正的集体经济 ,界定为企业职工集体所有”。对这些规定和看法 ,笔者认为 ,从我国集体经济的起源看 ,集体企业的生产资料并不具备部分职工所有的特征。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我国的城乡集体企业主要有两部分 ,一是在 1956年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 ,个体劳动者自带生产资料组成合作社 ,然后财产收归集体所有发展起来的 ;二是在人民公社时期 ,又发展了一批城乡集体企业。这些集体企业 ,都具有“二国营”的性质 ,生产资料归部分职工所有的情况很难发生。早在1996年,笔者就曾提出 ,集体经济的性质 ,是由投资主体决定的。从我国的现状来看 ,集体经济只能是村 (居 )委会和村民小组投资占主体的企业。后来 ,有的居委会改设为社区。社区投资为主的企业都属于集体经济的性质。有的学者称之为社区经济。称谓不同 ,但实质并没有改变。改革开放以来 ,城乡集体经济的发展状态证明了这一点。当前的集体经济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国家鼓励和支持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出台后 ,不少村(居 )委会和村民小组投资办的企业。二是县乡政府为了享受乡镇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 ,投资办了不少集体企业。这类企业名为集体企业 ,实为县乡企业 ,也属比较典型的国有企业。三是在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初期 ,不少企业主担心政策变 ,办事难 ,往往带着集体经济的帽子进行经营。这类假集体企业 ,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和发展 ,大都恢复了私营企业的真面目。四是不少国有企业的群团组织 ,为提高职工福利待遇而办的集体企业。这类企业的投资主体是国有企业 ,该类企业的性质同样属于国有企业。五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 ,全国掀起经商热时 ,不少党政机关办的经济实体。该类企业既有部分干部职工的股本 ,又有部门拆借来的资金。干部职工负盈不负亏。这类翻牌公司 ,名为集体企业 ,实为国有企业。通过以上分析表明 ,当前 ,国内集体企业比较多、比较乱。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一是国家对集体企业的界定比较模糊 ,二是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引导。上述原因 ,导致全国产生了形式多样而又复杂的集体企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