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铜工业开发利用

如题所述

中国铜工业在发展历史上取得了显著的突破。


50年代初,中国铜工业迈出了重要的步伐,用带式烧结机取代了传统的烧结锅,转炉技术也得到了提升,通过自力更生,铜官山冶炼厂得以建立,标志着工业技术的革新。

进入60年代,铜工业进一步发展,电炉和反射炉冶炼厂相继建成,生产能力显著提升。


70年代,中国在氧化铜矿处理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研发出一段回转窑离析工艺,并在广东石菉成功应用。这一创新不仅提高了铜的冶炼效率,还促进了厂矿环境的改善。

80年代,中国创造了“白银炼铜法”,成功改造了白银有色金属公司的反射炉,并引进了闪速炉炼铜设备,贵溪冶炼厂随之建立,铜的综合利用达到了新的高度,多种有价元素得以回收,如金、银、铋、锌、铅、铟、硒、碲等。


在环境保护方面,60年代的转炉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制酸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广泛应用后,铜精矿中的硫利用率超过60%,每年生产的硫酸达到50万吨以上。


至今,中国铜工业已发展到全国有140个铜企业,产品种类丰富,包括合金、板、管、带、丝、棒等,基本能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需求。产量的大幅增长尤其显著,1982年与1952年相比,铜精矿产量(金属含量)增长了37倍,铜产量增长11倍,铜材产量更是增长了19倍,电线、电缆等铜制品在机械部门产量上也有显著提升。


扩展资料

中国是冶铜和制造铜器最早的国家之一(见冶金史)。目前中国已探明的铜矿储量居世界第四位,主要矿床分布在江西、云南、湖北、安徽、甘肃、山西等省。20世纪30年代后期,日本帝国主义为掠夺中国资源,在沈阳冶炼厂建立了一个炼铜车间,采用了烧结锅烧结焙烧、鼓风炉硫化熔炼,真空吹炼炉吹炼的工艺,生产规模为2600吨/年。到1949年中国铜的产量只有3000吨左右。主要铜矿山有吉林石咀子、辽宁华铜、四川彭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