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枝词与竹枝词有什公区别?

如题所述

【柳枝词】有两种。
第一种就是【竹枝词】的别名,从这个角度来说,两者是相同的东西。
另一种是【杨柳枝词】,是一种唐代的教坊曲名。此词及调谱最早收入毛先舒《填词名解》。乐府瑟调曲有《折杨柳行》,乐府横吹曲有《折杨柳歌辞》、《折杨柳》,清商曲有《月节折杨柳歌》,此调是用旧曲名另创新调,多用以咏柳技。因为专门用来歌咏柳枝,所以名字也就叫做【杨柳枝词】,简称【柳枝词】了。词和调一般多是单调二十八字(七言一句,共四句,与七绝类同),四句里要求有三平韵。另有四十字体和四十四字体这两种特殊“别格”。 又名【杨柳词】、【柳枝词】。汉唐有折柳送别的风俗,所以歌咏杨柳的诗歌特别多,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常用主题,中唐之后,【柳枝词】基本就演变成为七绝的一种了。
【竹枝词】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诗体,所谓竹枝词,又称柳枝词、竹枝歌,原是四川东部夔州一带的民歌。这种民歌,曲调宛转,节奏轻快,可与舞蹈、音乐相结合.歌者歌竹枝词时,往往手执竹枝,边唱边踏步,有时则伴以舞蹈动作,故名"竹枝"或"柳枝"。竹枝词源远流长,大约起源于战国时期,正如当时两湖地区民间流传的"九歌"一样,在东川一带的民间极为流行.中唐著名诗人刘禹锡有一段时间辗转于巴山楚水一带任地方官.由于比较接近民间,刘禹锡很注意向民歌学习,因而写过一些竹枝词,开文人写作竹枝词的先河.
由上可知【竹枝词】与【杨柳枝词】的区别主要在于来源和内容不同:
【竹枝词】是一种诗体,来源于川东和两湖地区的古代民歌,被中唐刘禹锡挖掘整理创作,从而名扬天下。诗词的内容没有专门局限,民间喜闻乐见的活动都可以写入诗词(歌词)。
【杨柳枝词】也是一种诗体,来源于唐代教坊曲名,自有歌词和曲谱,其内容主要是歌咏柳枝(以送别为主题)。中唐以后演变成为七绝诗的一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08
“柳枝词”与“竹枝词”体虽同而实则大异,盖专咏杨柳故也。惟以清丽委婉,可以歌唱为合格;若俚词俗语,亦不宜羼入。兹示作法如下: 西湖柳枝词厉鹗相识东风万万条,冶游付与玉骢骄。等闲回首情难尽,行过长桥又短桥。藏鸦门外绿愔愔,染雨烘晴色渐深。底事钱塘苏小小,不将翠带结同心。千丝踠地复临湖,记得当年卖酒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