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意义上来讲,宝宝出牙迟没有好坏之分,因为宝宝出牙迟是由于多方面因素导致的,比如孕期牙胚发育程度、父母双方的家族基因、宝宝自身的营养储存还有宝宝喂食习惯等,如果宝宝出现出牙迟的情况,不要着急,要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由于宝宝的基因以及个体发育情况的不同,每个宝宝出牙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宝宝出牙的时间大概是在4-10个月范围内。人在一生中共有两副牙齿,分别是乳牙和恒牙,宝宝在婴儿期长出的牙,就是我所说的乳牙。一般在宝宝两岁半之前,20颗乳牙就都长齐了。
在宝宝快要出牙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些症状预先作出判断:比如宝宝脾气会突然变得烦躁,喜欢把自己的手指头或者是玩具,塞进嘴巴里;同时会不由自主的出现流口水的情况,有些宝宝在出牙的时候,还会伴随着低烧。通过这些先兆,可以知道宝宝要出牙了。当然出牙低烧,只是一小部分宝宝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一旦宝宝出现以上所述症状,轻轻扒开宝宝的嘴巴,可以看到在牙床上有一个雪花似的白点,这就是牙包,在宝宝开始出牙的时候,首先会先冒出牙包。随着时间的流逝,牙包会把牙龈最表面的上皮组织顶破,长出乳牙。在宝宝出牙的过程中,宝宝会出现牙龈疼痛,或者是牙痒的感觉,这也是导致宝宝烦躁不安的原因,这属于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一般宝宝在四到六个月左右,就开始出牙,由于体质不同,出牙的时间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别,但最晚出牙时间不会超过一岁。如果宝宝在一岁以上,依然还没有出牙,就可以认定为出牙迟。
宝宝出牙迟,往往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首先,宝宝在孕期牙胚的发育情况。其实宝宝在妈妈孕期6--7周左右,就开始长出牙胚。至于牙胚在孕期的发育情况,跟孕期妈妈的营养供给有着决定性影响。如果宝宝在孕期阶段,妈妈营养供给不足,就会导致宝宝牙胚发育延迟或者是发育不良,从而造成宝宝出牙迟。
其次,基因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宝宝父母双方或者单独一方,存在家族性出牙迟缓的现象,相对应地宝宝也可能受基因的影响出牙迟。
最后,宝宝出牙迟跟宝宝本身的体质也有密切的联系。宝宝出牙,需要身体充足的营养成分,作为强大的支持后盾。假若宝宝要出牙了,身体却没能提供足够的营养供给,宝宝就会出现出牙迟的现象。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宝宝的饮食习惯,如果宝宝长期进食一些极度稀烂的食物,牙床的咬嚼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也会导致宝宝出牙迟缓的情况。
在宝宝孕期,妈妈要多补充叶酸,优质的肉类以及蛋白质,为宝宝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一般情况下,在宝宝三个月左右就可以添加辅食,辅食不能太过于细致,刚开始的时候,可以选择用搅拌机把食物打碎,等宝宝先适应从奶粉到辅食这个过渡期。辅食添加要有过渡性,从细颗粒慢慢逐渐过渡到粗颗粒,最后再过渡到比较硬一点的食物,这样宝宝的咀嚼能力也随之的到了锻炼,更利于宝宝牙齿的萌出。
宝宝出牙时会牙龈疼,还伴随着牙床痒痒的感觉,除了要多安抚宝宝的不良情绪。同时还可给宝宝使用磨牙棒,一方面可以提高咬嚼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缓解出牙时的不适症状,促进牙齿的生长。除此之外,要同时给宝宝喂食鱼肝油和钙片,还有多出去户外适当地晒太阳,太阳有助于促进钙质的吸收。
结合以上所述,我认为宝宝出牙迟,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其中有两方面的原因,可以通过人为的干预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