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学院汉语言文学怎么样

介绍介绍校区详细环境 。 顺便问一下,电子商务在哪个校区

铜陵学院(育秀校区)铜陵学院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工学、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我国青铜文化发祥地之一,素有“中国古铜都”之称的区域交通枢纽、沿江生态山水名城——安徽省铜陵市,其前身为铜陵财经专科学校,2002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铜陵学院。2009年9月,被批准为安徽省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中文名: 铜陵学院
校训: 明德、尚能、博学、日新
创办时间: 1978年
类别: 公立大学
所属地区: 中国安徽
主要院系: 有12个系,47个本专科专业

目录[隐藏]

学校标志
学校校训
学校地址
历史沿革
办学规模
师资力量
专业设置
合作交流
学校实力
发展目标
领导机构学校标志
学校校训
学校地址
历史沿革
办学规模
师资力量
专业设置
合作交流
学校实力发展目标领导机构

[编辑本段]学校标志
校徽主要采用了能鲜明体现铜陵独特历史文化和体现铜陵学院自身形象的视觉元素,并将它们融合为一组具有视觉张力和文化意蕴的象征符号。 1、以双圆图形构图,象征着古与今、天与人、人与人通贯融合的时代风貌,寓意铜陵学院顺时而动,与时俱进,前程无限美好。 2、以古代刀币为主造型,说明了铜陵学院以财经为主,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办学特色;顶部以“钥匙”之外型喻其理想、信念、智慧开启知识宝库,亦折射出教育“传道、授业、解惑”之本质。其整体又是一个“人”字形古铜钟,既体现了铜陵学院以人为本、教书育人、百年树人的办学宗旨;又传达了铜陵“古铜都”的历史文化特色。 3、主造型饰以“铜陵”二字演绎的中国传统连纹,连纹以“龙型”贯穿,寓意铜陵学院在本区域之翘楚地位。 4、采用古铜色系,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又具有厚重、自然、渊博、和谐、发展的文化意味,与整个徽标形象的内涵和谐统一。
[编辑本段]学校校训
“明德”语出《大学·第一章》:“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寓意要学到高层次的学问,就必须把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与求善求美的人文精神相结合。“尚能”,崇尚能力,培养技能,通过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本领;“博学”取自《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它寓意要树立起博学多识,兼容并包,融贯中西的学风。“日新”取自《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有日新”,日新即每日创新,与时俱进,不懈开拓
[编辑本段]学校地址
老校区(育秀校区):安徽省铜陵市北京中路297号 主校区(翠湖校区):安徽省铜陵市翠湖四路1335号铜陵学院新校区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学院前身为安徽师范大学铜陵专科学校,1983年改建为铜陵财经专科学校,隶属省财政厅管理。2000年,合并原安徽冶金工业学校和铜陵师范学校,成立新的铜陵财经专科学校。200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并更名为铜陵学院,隶属省教育厅主管。
[编辑本段]办学规模
铜陵学院校园一角 学院校园占地面积1328亩(约885357平方米),现有两个校区,主校区(翠湖校区), 位于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地段,老校区(育秀校区)位于铜陵市文化、商业繁华地段--铜陵市北京中路。学院现有教职工767人,其中专任教师618人,教授、副教授191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400余人。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2270人,成人教育在籍生2000多人。学院现有馆藏纸质图书80万册,中外文期刊1500余种,各类校舍面积33.5万㎡,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000多万元。[1]
[编辑本段]师资力量
学院馆藏图书75万册,中外文期刊1500余种,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500万元。编辑出版有学术刊物《铜陵学院学报》。 学院现有教职工728人,其中专任教师558人,教授、副教授181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239人。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2054人,成人教育在籍生1400人。 办学理念学院是安徽省财经、经济类人才培养、培训的重要基地,形成了一定的财经教育办学特色。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省级教改示范专业,会计实务实验室为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适应社会的需要,学院实行普通本专科、函授、夜大学、干训班等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形式。。《管理学》、《税法学》、《C语言程序设计》等多门课程被确定为省级精品课程,建有多门省级教改示范专业和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8年基础教育系撤消 合并到计算机系与艺术系 并分别更名为计算机与数学系和文学与艺术传媒系。新校区大门育秀校区大门
[编辑本段]专业设置
学院现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电子商务、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金融学、市场营销、工程管理、法学、英语、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金属材铜陵学院校园一角料工程,建筑工程、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艺术设计、音乐表演等32个本科专业,学院现有33个本科专业,另设有体育教学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机构,设有光电子应用安徽省工程技术中心、教育教学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所、铜文化研究中心、铜刻艺术研发与推广研究所、有色金属与加工工程研究所、农村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现代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编辑出版学术刊物《铜陵学院学报》。[1]
[编辑本段]合作交流
为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需要,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爱铜陵学院校园一角尔兰、阿根廷等国5所高校建立正式交流与合作关系,并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联合成立了“安徽省西班牙语培训中心”。与英国利物浦约翰。莫尔斯大学开展2+2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合作办学项目。[1]
[编辑本段]学校实力
铜陵学院学院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促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建校以来,学院共为社会输送4万多名合格专门人才,毕业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近5年来,学院招生第一志愿满足率、新生报到率和毕业生就业率均居于全省本科院校前列,2007年,该院经济类、管理类专业本科第一志愿满足率超过105%,本科新生报到率达到了97.8%,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37%。[1]
[编辑本段]发展目标
近年来,学院牢固树立“六个第一”即:“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特色是第一支柱、质量是第一生命、改革是第一动力、人气是第一保证”的办学理念,坚持财经教育比较优势,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着力打造经济类、管理类学科特色,努力实现管、经、工、文、理、法、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坚持以教师为本,注重加强以教师队伍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教学楼提高教师队伍的职称、学历层次和教学科研水平,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坚持内涵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厚基础、高素质、强技能、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坚持面向地方的办学方针,主动承接地气,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努力使学校成为支持和贡献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阵地;坚持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着力推进学院体制和制度创新,不断提高学院的办学水平,增强学院的办学实力,争取到2010年,把学院建成为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全日制在校学生达15000人、财经特色较为鲜明、整体水平较高的教学型、多科性本科院校。[1]
[编辑本段]领导机构
姓 名 职 务 分 管 工 作
储国定 党委书记 主持党委工作,并分管办公室、组织部等部门工作
丁家云 党委副书记院 长 主持行政工作,并分管人事处、财务处等部门工作
王 刚 党委委员 副 院 长 分管总务处、国资处、保卫处(武装部)、后勤集团等部门工作,并联系共青团工作
崔国发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主持纪委工作,并分管监察审计处、宣传部(统战部)、工会、学生处(学工部)、团委等部门工作
倪国爱 党委委员 副 院 长 分管教务处、发展规划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继续教育学院等部门工作
冯德连 党委委员 副 院 长 分管科技处、图书馆、教育教学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所等部门工作,并负责校地合作工作[2]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08
铜陵学院汉语言文学属于文学与艺术传媒系,师资力量一般吧,其实这个专业安师大师资更好。
其位于老校区,虽然建筑老旧了点,但环境比新校区好,树木参天,清幽雅静。硬件条件没什么不好的,图书馆齐全,学习环境良好。可做19路公交车往返新校区。
你可以去实际看看的嘛,别人说的都是自己的主观感觉。

汉语言文学毕业后主要到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工作
第2个回答  2010-08-09
电子商务在新校区,汉语言文学在老校区。环境来说,老校区的地段比较好,离市区很近,周边的小区、饭店等生活设施比较方便,热闹一点,校区内绿化很好,参天大树,但是校区比较老,住宿条件差了一点。新校区比较偏,在开发区里面就我们一个学校,打车出来也要10块钱上下,校门口有几排小饭店、网吧,本来到晚上有很多小摊,现在不给摆了吧,校区比较现代,就是马路很宽,设施很新,住宿条件很不错哦,我就是新区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8-05
蛮好的,不过在老校区,硬件条件不怎么好,但是老区的环境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