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的境界是什么

如题所述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将军打猎归来后,兴致未尽,回首观望方才纵横驰骋之处,其意犹未尽之情在读者面前显露无疑。

“看”明明是个动词,用在将军转头观望这个姿态里却表现出静默的姿态。

尾联这一平缓反衬,写景亦写情。

不仅反映出适才驰骋猎场的景色;而且表现了将军极目远眺,神游象外之情态;诗写的虽是日常的狩猎活动,却表现出将军的英勇善战,也表达出诗人渴望效命疆场,期盼建功立业的情怀。

扩展资料

观猎

唐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译文
狂风声里,角弓鸣响,将军狩猎渭城郊外。
秋草枯黄,鹰眼更加锐利;冰雪消融,马蹄格外轻快。
转眼已过新丰市,不久又回细柳营。
回头远眺射雕荒野,千里暮云平展到天边。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观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26
想知道就点赞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0
观猎》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前期描写将军射猎情景的诗作。诗从打猎的高潮写起,展开一连串飞动的场面,末两句以平缓反衬,使刚才的纵横驰骋之状仿佛仍然历历在目。风格轻爽劲健,结句又耐人回味。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写到猎归,诗意本尽。尾联却更以写景作结,但它所写非营地景色,而是遥遥“回看”向来行猎处之远景,已是“千里暮云平”。此景遥接篇首。首尾不但彼此呼应,而且适成对照:当初是风起云涌,与出猎紧张气氛相应;此时是风定云平,与猎归后踌躇容与的心境相称。写景俱是表情,于景的变化中见情的消长,堪称妙笔。七句语有出典,《北史·斛律光传》载北齐斛律光校猎时,于云表见一大鸟,射中其颈,形如车轮,旋转而下,乃是一雕,因被人称为“射雕手”。此言“射雕处”,有暗示将军的膂力强、箭法高之意。诗的这一结尾遥曳生姿,饶有余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