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别再贷款买房?

如题所述

一、年轻人别再贷款买房?太扯了

最近有篇文章特别的火,它的标题是:“一个房地产开发商的建议:年轻人不要再贷款买房了!”

这个标题大致一看,应该是搏眼球,抓住两个点:开发商都叫年轻人不要买房了;另外一个:年轻人不要贷款买房了。

文章最后那句话,太有煽动嫌疑。

“现在买房是透支青春透支父母的晚年”,最后这句简直戳中大部分啃老买房人的玻璃心。

估计没有买过房子的小年轻,看完之后,就很可能义愤填膺真就以为房子是可以不买的。

几年前的一位同事刚从事房地产,曾经特别愤青地办公室发表言论:“为什么要买房子?我觉得不用买房子,可以租房子啊!”blahblahblah??

当时特别佩服,觉得小伙子好有想法,棒棒哒。到了后来,我们才知道,原来说不用买房子的这位,其实家里根本就不差房子。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可以轻易拒绝某样东西的人,往往轻而易举就能得到;越是紧张某件事的人,往往千辛万苦才摸到一个角。

文章的逻辑是这样的,房价高是因为供不应求,开发商和媒体是幕后推手。十年后,供需关系会改变,房子会过剩,所以房价一定会跌。所以小年轻们摒牢,不要为高房价埋单,十年后就可以轻轻松松不贷款就买到房子了。

房价必跌论其实和房价必涨论一样不友好,令人讨厌。房价必涨论确实有造成恐慌推高房价的嫌疑,然而房价必跌论更有可能让本来在合适的时候买到合适房子的刚需,错过合适的置业机会。这也同样不负责任,误人子弟。

1、贷款买房就是为银行打工埋没青春?

先不谈年轻人买房的问题,先看贷款买房这件事。

这篇文章多次提出,“不要为银行打工,埋没青春和”。不建议大家贷款买房,潜台词是手里有足够的全款再买?

全款一次性买房的人的比例,有多少?这个比例并不高。例如杭州主城区,90方总价至少150万,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也很少会有这么多存款在手。不贷款怎么买?这和普世价值不符。

除了上面这点,就算有手里资金充足,有多少会全款买?

之前看了一位前辈的文章,里面有个观点是:傻瓜才全款买房。

刚开始听到这种观念,不理解。按揭利息非常高,基本上20年的商业贷款下来就是,贷了多少钱就要还双倍。乍一看,好像如果资金能够周转,全款买房可以省下很多利息。

直到后来我接触到了一些金融投资的知识,才发现,这是穷人或者丝的想法。有一定资产水平的人往往不会在意这些利息,更在意的是投资回报率。

身边也不少,自己创业,也算小老板,每个月还是还着按揭,以他们的实力并非没有钱全款,只是钱用在了产生更高利润的地方。有经济头脑和金融手法的人,100万可能撬动了一个项目,用好银行的钱才是关键。

但是一问房子却贷着款当然富到不在意几百万几千万的人,这个观点也不适用。

按揭是让流动资金活起来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所以不要觉得借银行钱买房子就是苦哈哈,对于高手来说,有房贷反倒是幸福的。

2、要么适应!要么!

文章中说,“日本年轻人买不起房子就不买,在出租房放飞理想。”意思是让国内的小年轻也学学隔壁国家,不要眼高手低,买不起就安安租房,脚踏实地。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但事实呢?

拿日本、欧美的标准看中国,基本不适用国情。国家层面都不一样,政策层面都不一样,要求老百姓有其他国家的觉悟?这标准太高!

身边有个案例,一个朋友在上海待了很多年,前阵子怀孕了。看看上海的房价,看得上的房子都起码四五百万,最后决定这个节骨眼上直接。

这样选择的人,事实上不少。不想为国内高房价埋单,或者觉得不划算,直接离开。这种做法,特别赞成,果断不矫情。

实在接受不了国情的,是最好的办法。又想在这个土壤生活,又想结出异域风情的果实。这逻辑,很难成立。

3、年轻人该买房就想办法买

不鼓励投资房产,不鼓励持有多套房产,因为真不是一个适合投资房产的国土。

有不少人,追着高价买房子,大部分还是刚需。“没办法,再高也得买,等不了,想办法也得买。”这是刚需的心声。

因为投资和自住,完全是两码事。

日本年轻人不买房,可以租房。日本的户籍制度跟我们一样吗?

我们这一代要是没生孩子,不买房租租房子还真办得到。生了孩子,杭州本地人除外,新杭州人不买房子,真的可以?

有孩子和没孩子,还真的是两回事。

讲个实际的案例吧,马年的时候生孩子的孕妇特别多,社区医院和大医院都不堪重负,于是有一条不成文却默认在做的潜规则:如果户口不在杭州就不给建卡。(当然人不多的时候,有居住证就让建,甚至没有也给建。)

这是因为资源紧缺,大环境下可能会做到完全的公平么?户籍就是我们设下的门槛,在一定范围内共享资源的一个前提。

很多年轻人,文中提到是25-35岁的人,大部分还是因为孩子买的房子。杭州要在你所在的城市念书,很难挂着老家的户口。

在杭州,现在尚且有学区上的争议,但目前来看都和户籍挂钩,户籍又和房子挂钩。哪怕户籍房产证都符合,那还分一表生,二表生等等。

也许不在意学区,可以花大价钱读民办或者就老老实实就近念书,也可以。

如果不可以。那么就想问几句:改变户籍制度短时间可以解决?改变户籍制度老百姓可以解决?

解决不了,要么就老老实实想办法努力奋斗买,要么就索性抛开念想过没有房子的日子。最可怕的是,自己不努力,坐等房价跌来满足心中理想,太被动。

有个朋友的老家,在北方某二线省会城市的棚户区。家里的长辈退休了存款不够买房子,家里小孩也不努力,清一色等着安置改善生活。等了多少年?至少10年,至今还在等。被动,非常被动,如果想掌握更多资源就主动出击,等是个未知数。

不过文章也说了,“为了房子当房奴放弃理想禁锢青春不值得。”这点不假,但是只适用于手里已经有资本的年轻人,参考本文开头的那个例子。连户籍都搞不定,又到了该置业的年纪,还要谈理想?那就千万别生孩子。

“建议年轻人不贷款买房子”这种言论,为了眼球所以发表文章,太不负责。并不是每个人都等得起十年,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等这十年。

二、准备买房又怕还不起房贷,年轻人该不该贷款买房


量力而为。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有人非常清楚自己能力,可以提前消费有偿贷能力,而有些人则傻傻分不清,连自己有多少斤两都搞不清楚就跟风。怕就别买,因为怕是缺乏经验,能力不足的一种表现,怕可以让你规避风险。买房是一种投资,总会有风险的,最重要的是你要有抗风险能力。切记不能有赌徒心态。心里想着万一成功了呢?世上不会有万一,一切都是必然的结果。这就像是上学考试一样,平日努力学习了,考试就算考砸了,也不会差太多,平日不努力,就算你蒙对一道两道题,成绩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买房也是一样,买不买是取决于你能不能,而不是怕不怕,怕实际上就是你不能的表现。

三、地产从业人忠告:年轻人别再透支青春买房了

故事主人公:顾天明

年龄:34岁

心得体会:透支自己青春和父母晚年买来的房子

都说六月天孩子脸,说变就变,多变,上午还是烈日当头,下午就开始狂风暴雨,本来打算带一个客户去看房子的,结果因为下雨,又没带伞,就临时在一家咖啡厅避雨,在闲聊的过程中得知,这位客户在外企工作,早年在国外留学,2012年学成归来后来到北京工作,这是他今年第五次看房了。作为一个从事房产中介工作近各样的买房人群,其中有不少25-35岁的年轻人,买房原因也是各色各样,其中有些人的下,负担的房贷压力却也很大,有的甚至是一个问题:年轻人

为结婚毕业生“被买房”

曾经有一个客户给我的印象很深刻。当时打电话约看房的时候,是一个20多岁小伙子的声音,可看房的时候就换成了一对50来岁的夫妇,“我家儿子平时上班忙,我们看就行了。”夫妇中的阿姨的头发披在肩上,看不到一丝白发,说话掷地有声,逻辑清晰。而那位叔叔话比较型怎么样,总是说:“还行,比刚才那套好。”阿姨有些不耐烦了:“能不能说点实质性的见解,净说些,家里肯定是阿姨做主,说了算。

果然不出所料,阿姨的一番话,道出了他们买房的目的:“我家友,想给他先买套婚房。”能接受吗?我有些试探性地问道,阿姨边打开主卧的一扇飘窗边说:“他刚毕业懂什么,反正首付也是我们给出,还贷我们也帮忙还,压力也大不到哪去,而且的心。”阿姨关上窗子继,现在不买房,等快结婚了再买,万一女方要求一起买,房产证上加她名字,事就多了。早晚都是买,不如现在买了得了,还能算婚前财产。”我有些不解了:“现在买,女方也有可能要求一起买房啊?”阿姨笑着说:“小伙子你还真是实在,现在的女朋友没那么多钱,是不是我未来儿媳妇还不好说呢。”

后来,这对夫妇决定买下房子,签约的时候儿子。瘦瘦高高的,看着还像个大学生,整个签约过程没听他说几句话,一直都是阿姨再跟房主谈,甚至连合同内容,儿子都没看,却是儿子签的约。这让我不,还是为了应付父母的要求?

买房

曾经有一客户是为了孩子买房,跟上面那位“毕房族”比起来就没那么幸运了。客户是一对小夫妻,二十六、七岁,前女孩已经怀孕20多周了房子是一套普通小两居,房主要价370万,听完报价后,说:“实话跟您说吧,我们的预算在350万以内,麻烦能不能跟房主谈谈,便宜点。”看着他满眼期待的目光,我答应帮他们砍砍价,好在房主当时急着用钱,就答应把价格降到了350万。

通过不断这对夫妻是裸婚的,没买房就结了婚,虽然都租房住,“媳妇挺着个肚子,为了上班方便,没办法。”可以知道的是,他们各自的父母都拿不出什么钱来买房,这在付首付款这一点上就很明显到了,男主人找到我:“麻烦能不能跟房主说一声,首付款晚几天给他”。他回头看了一眼坐在远处的妻子说道:“我们买房的首付款五分之四都要跟别人借,麻烦让房主通融几天行吗?”男人又是满眼期待的眼光,不过跟上次比,多了几分憔悴,我又怎么忍心拒绝他呢。

这边买房的让能通融几天,那边房主催着交首付款,可忙坏了从中斡旋的我。拿房子钥匙的那天,又和男主人闲聊了几句,我问他:“买了房子还房贷,等孩子出生了还要挣奶粉钱,够辛苦的吧?”他苦笑道:“何止是辛苦,是超级辛苦,当初要不是媳妇说不想把孩子放农村老家,闹着要买房,我是打死也不会买的。”男人有苦难言,但是又有哪个男人不希望自己老婆孩子过的更好呢?再苦再累也要往肚子里咽。

为买房而买房

接下来这位就是开头时跟我看房的“海归精英”。“2014年的时候父母想让我买房,本来看了几套,觉得不错。”“精英”摇了摇杯中的咖啡,继续说道:“我是没打算一步到位,找个差不多的就行了。我以后肯定就在北京发展了,买房子是早晚的事,先买能买得起的占个坑,但我爸妈就想一步到位,他们觉得房价以后会降了,就没买。”通过和“精英”聊天得知,他几年前就拿到了北京户口,父母是想着户口都拿到了,不买房多亏的慌。从他的话语间不难听出,对于他们来说,他是一家人在北京立足的希望,而买房子就是实现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是早两年买,就不至于现在多花几十、上百万了。”“精英”无奈地说。

上面说的这几类人,可以说是不少年轻购房人的真实写照。在大城市,多数80、90后光靠自己是买不起房的,都要有父母的接济才能付的起首付。这种家庭的经济情况算是不错的了,爹妈付首付,儿子还贷款,但总感觉这类年轻人是否买房,都要被父母左右,即使房贷压力不大,房子介入儿子的生活已是既定的事实。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年轻人都有“土豪”父母,后面两类年轻人,买房前,过着小资生活,买房后,犹如给生活戴上了沉重的枷锁,父母倾其一生积蓄就为给孩子付首付的大有人在!这无疑是透支了自己的青春,甚至透支了父母的晚年。

别看我来北京这么久,还是卖房子的,但我至今还没有买自己的房子,理由很简单:想买房的时候没钱,等有了足够买房的钱,房价却早已不是原来的房价。其实,我要是咬咬牙倒也能买,就是下不去狠心啊,买房后背负着沉重的房贷,出去吃饭、购物,都要想着留出还房贷的钱,刚迈进海鲜餐厅的脚又收了回来,转而去吃自助烤肉了,想想都心酸。年轻人啊,人生的大好青春就在25岁-35岁之间,这10年间,如果因为买房致使质量大打折扣的生活,你会过得快乐吗?反正我不会,所以还是量力而行吧,买得起就买,买不起也没关系,生活还是要继续,怎么过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不知不觉间,外面的雨停了,“精英”站起身:“雨停了,咱们去看房吧。”我尾随着他出了咖啡厅,他忽然转过身问道:“忘了问您,您买房了吗?”我笑道:“还没。”只见“精英”脸上写满了惊讶:“卖房子的居然没买房,难以置信...”我笑着不语,他怎知我心里早就有了新打算:等过了今年,我就回老家自己开小店,离开家这么久,也该好好孝敬父母了。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7-01-16,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更多房产资讯,政策解读,专家解读,点击查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