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装裱与展示关系

如题所述

中国画的装裱与展示关系如下:

中国书画是世界各国一致公认的东方艺术之瑰宝。伴随着书画装传统艺术而生发的书画装裱工艺,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工艺。正由于有了装裱工艺,历代书画珍品才得以保藏久远。

后来传到日本以及一些亚洲国家,成为东方别具一格的特有工艺,同样受到世界各国的珍视。那么,我国这一独特的民族工艺又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如同其它事物一样,书画装裱也有一个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

1973年湖南战国楚墓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为我们认识这个规律性的问题,提供了极可宝贵的原始资料。这件珍贵文物,"最上横边裹着一根很细的竹条,上系有棕色丝绳。"

后来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上,又进一步发现:"丁形帛画的顶部裹有一根竹竿,并系以棕色的丝带,中部和下部的两个下角,均缀有青色细麻线织成的筒状绦带。"

这些具体特征,展示了古人要求观赏绘画的最初动机,对于研究书画装裱的起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书画装裱的历史虽长,但留下来的文字记载并不多,据现存文书,最早记载装裱史料的当推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其中提及:"自晋代以前,装备不佳,宋时范晔始能装背。"南朝宋的宣城太守,《后汉书》作者,著名史学家范晔,是我国装裱史上早期的装裱名家。

到了唐朝,唐太宗大力搜集王羲之的书法和历代名画,指定王行直装褫,楮遂良,王知敬监领其事,足见唐代对裱画的重视。

其时,日本国奈良朝使臣来我国学习装裱技术,唐太宗亲命典仪张彦远面授技艺,从此我国的装裱技艺流传日本,在异国生根,开花,结果。五代时,装裱技艺进一步发展。

到了北宋,宋徽宗设立画院,装裱家列入官职,成为文思院六种待招之一。皇家的倡导下,在书画家,装裱家精心探究的基础上,终于形成了著名的"宣和裱"的格式。

这标志着我国书画装裱技艺遂传入民间,特别在明,清五百年间,装裱技艺成为设店裱画的专门行业,在苏州、扬州、北京、上海、广州、湖南、湖北、开封等地先后出现了许多驰名中外的书画装裱店铺。

七十年代中后期情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书画装裱如同被唤醒的春风,一改往日的沉寂,从业人员大幅度增长,在装裱工艺及用料方面,亦进行了许多探索与改革,正朝着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道路迈进。

书画的装裱形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挂墙观赏的书画装裱形式;一类是案头观赏的书画装裱形式。挂墙观赏的书画装裱形式又分如下数种:

镜片:将书画作品镶嵌在镜框中或装饰板上的一种形式,工艺简捷,便于张贴、悬挂欣赏。如果在装裱的画片前镶上玻璃罩面,还可挡风防尘,避免损伤。近年来工艺有所改进,采用薄膜代替玻璃罩面,可使镜片的总体重量减轻。

立轴:将竖幅或方幅的书画作品装裱成带轴的条幅形式,也称“挂轴”或“轴幅”。这种形式的使用最为广泛,多为明、清时期采用。因明、清时期楼房空间大,厅堂宽敞、明亮,所以多挂长而宽的轴幅。

立轴按用料区分,有锦裱、绫裱、绢裱、纸裱、半纸半绫裱;按颜色区分有一色裱、两色裱、三色裱;按地方区分有京裱、广裱、湘裱等等。

对联:悬挂于中堂字画两侧的字幅,明、清时最为盛行,是书法艺术中应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形式。镶料的选择宜用单色,上、下联字条用同一式样装裱。

屏条:亦称“条屏”,由大幅壁画演变而来,宋以后至元、明、清甚为流行,是古代厅室中常用的装饰形式,一般用四幅、六幅、八幅甚至十二幅同样规格的竖长幅字画装裱后配成一套悬挂。

最常见的是四幅字画组成,有时按春、夏、秋冬四季景物画面组成,有时按真、草、隶、篆四种书体组成,统称四条屏。八条屏等的组合形式也与四条屏同。还有“单屏条”,是指单幅的作品裱成的小条幅。

横披:将横幅的书画作品装裱后,两边装上轴杆,横挂在墙壁上的卷轴字画,是横向空间理想的装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