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米粉怎么做水籺?怎样做才更柔软?

如题所述

  簸箕炊又名盖籺,是茂名地区特有的小食之一,离开茂名,很多地方的人连簸箕炊是什么都不知道。  簸箕炊的做法其实也很简单,就是选用精细的上好大米,然后磨成很细的米粉(古代是用石磨来磨,现在多是用机器磨,不过石磨出来的米粉口感更好,所以很多乡镇仍然采用石磨的方法),然后边磨边加水,使之成为米水一样细细流出来。  然后就是炊了,方法有点像炊肠粉那样,但是过程又不太一样。首先是用大锅炊,上面放着一个圆形的小簸箕(也叫“盖”),淋上一层米水,盖上再炊,一会再打开,再淋上一层,盖着再炊,反复几次,知道簸箕里盛满。一个簸箕炊就做好了,因为是一层一层的淋米水,所以簸箕炊也是一层一层的结构,一口咬下去,口感极好。  做好的簸箕炊就像一个大白饼一样(茂名人称这种像饼一样的糕点叫“籺”发音@),因为是用簸箕炊出来的,所以也叫簸箕籺或者盖籺。  簸箕炊做好后,吃法是这样的,用一把弯弯的像割禾的镰刀一样的小刀片,把簸箕炊界成几十个小方块,然后洒上芝麻,淋上香油,再加一点蒜茸,搅拌好就可以吃了!  簸箕炊还有个特点,就是,你一边吃,可以一边叫老板不断的给你淋上香油,老板也绝对不会吝啬,豪爽的给你淋上,包括芝麻和蒜茸都是。每一整个簸箕炊的售价大约是4元左右。可以买一整只,也可以买一般,更可以只买四分之一。  簸箕炊的这个吃法就跟白切鸡的吃饭类似,但是还有另外一种吃法,当簸箕炊没有吃完,但是香油凉了就不好吃,可以把簸箕炊倒进锅里炒热,又是另外的一番滋味。  化州、高州和茂名都有簸箕炊,但是笔者认为茂名簸箕炊的米水不太好,口感粗糙而且香油不正宗,且太少。高州簸箕炊在味道上也算不错,但是口感比不上化州的簸箕炊。化州簸箕炊以南盛圩里的“哨牙婆”的最未美味,口感也是最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