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孙中山和辛亥革命?

如题所述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推翻       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        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孙中山 

  (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                  名中山樵。 他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                  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      尊称其为"中华民                    国国父"。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        清  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结束君主专制制度。

辛亥革命作为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它是中国近代社会演变和发展过程中的      重  要环节,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在中国历史上竖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从政治制度发展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埋葬了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      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不仅是一次革命运动,而且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它开阔      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了人们的政治热情,促进了民族觉醒,这是更具历史价值的功绩。


从革命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首次把反帝反封建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使旧民主主义革命进入了       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从经济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动摇了封建的经济基础,有力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      的发展。 


总而言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达到了旧民主革命的最高水      平,并为后来的革命开辟了道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27
1911年10月10日晚,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和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决定联合行动,在武昌举行武装起义。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革,促使中国的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1911年辛亥革命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是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 制定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这个政权中占有领导和主体的地位,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集中代表和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在相当程度上也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
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毛泽东曾称赞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其“革命性、民主性”主要体现在它规定中国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它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它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在南京临时政府的《告友邦书》中,就企图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清政府所欠的一切外债,来换取列强承认中华民国。毛泽东在谈到辛亥革命时指出,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毛泽东这里所说的“只把一个皇帝赶跑”是指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仅仅赶跑了一个皇帝,却没有能够改变封建主义和军阀官僚政治的统治基础。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以后,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的反动政权。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相似的因素是救亡图存。
第2个回答  2018-04-04

孙中山,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他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

辛亥革命成功的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命题。1930年双十纪念日中,何应钦对此做了一个比较简洁的说明,指出“辛亥革命懵懂算是挂上了一个民国的空招牌,并没有建设民国的实际,由推翻满清一点而论,固然算是成功。

由全部革命的目的而论,究不能不谓为失败。革命的目的不只在推翻满清,不只在获得中华民国的虚名,而在造成一个三民主义自由平等的新中国”,明确了实现三民主义为辛亥革命的最终目标。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

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纪末(一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但也有学者认为从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