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每到清明节,不是阴天就是下雨呢?

如题所述

      马上就要到清明节了,大家还记得唐朝诗人杜牧那首脍炙人口的诗《清明》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我们的记忆里,清明时节是最爱下雨的,有人说这是老天也知道人们想念离世的亲人的悲痛,忍不住落而下同情的眼泪。那么清明为什么总爱下雨呢?清明下雨真的好吗?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一般而言,清明期间北半球的日照明显增强。此时位于西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也加强西伸,西南风开始增大,把海洋上的暖湿空气输送到我国江南一带。但冬季残留的冷空气仍在“负隅顽抗”,这就造成了冷暖空气交汇,产生降水。

       都说农谚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今天就让我们用几个农谚来回答这个问题:清明时节雨纷纷,每年到了清明总会下雨。这时候的正是万物生长的关键时候,越冬作物如冬小麦从开始返青到乳熟期,需要很多的水。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始春耕种植,也需要充足的水,此时,若能有雨水降临,万物将能受到滋润,今年的收成也就有了盼望。

      这场雨到底有多好呢?古人说就好像秀才中了举,可见确实让人欣喜!我们都知道清明节的习俗就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就要到坟上烧纸钱。雨打坟头钱,就是说清明节下雨了,就意味着春耕不缺水分了,今年可以好好的春耕了,一定会有个好收成。

       在我国北方,春季老爱遭受干旱 ,而清明前后刚好是庄稼最需水的时候,如果清明节前后下了雨,就会使小麦等庄稼获得充足的水分,利于抽穗,利于生长,可以说为丰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再者,清明节前后还是种植一些作物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间段,人们会种植棉花,春季蔬菜 ,因为这时不但气温回升 ,而且基本没有大的霜降了 。 种植作物肯定需要水分 ,这时下雨最美不过了,农民会不喜欢吗?因此清明节下雨,还有“清明下雨好,庄小苗长得饱”。

        这句话的意思非常好理解,就是说在清明这个节气前后下雨,麦子豌豆会大丰收。关于清明节的农谚还有哪些?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由于清明之后的气温回升,清明之后就是种瓜种豆的好时机。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这句话是说在一些种春小麦的地方,清明前后开犁耕地,播种春小麦。谷雨中大田。种的是玉米,高粱,大豆等。清明蒜不在家,数伏蒜不在地。这句话是说清明到了,我们该把蒜请出家门到农田里去栽种了,到了夏天数伏的时候,蒜已经完成了它的生长期成熟了,就到了蒜农的收获期。在这个时候必须要抓紧时间收获,因为伏天酷热,雨水也多,容易造成蒜的生病腐烂,这样就白白辛苦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03
清明时的季节是多雨的季节,春天土地需要水呀,所以每一年清明都会下雨。
第2个回答  2019-09-15
清明节都在四月五日前后,而我国每到四月就开始盛行来自海洋的夏季风,这将会带来大量的雨水,给农民的春耕生产带来方便
第3个回答  2019-09-16
主要由于中国地理位置。清明前后,冷暖空气经常在江南地区交汇,从而形成阴雨绵绵的天气。
第4个回答  2019-09-14
每年的清明节都在四月五日前后,而我国每到四月就开始盛行来自海洋的夏季风,这将会带来大量的雨水,给农民的春耕生产带来方便,所以有“春雨贵如油”之说。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将会在大江南北徘徊,所以又有“春雨绵绵”的说法。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