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迁徙怎么识路的?

如题所述

候鸟迁徙的路线一般都比较远,可它们不但可以准确地返回故乡,还能毫无差错地找到旧巢?

这是怎么回事呢?

有人认为,它们是靠着对所行路线地形地物的观察?熟悉和记忆,来确定回飞路线的?这种说法可以解释短距离飞行,却无法解释其远距离的复杂飞行?

有人发现在鸽子眼睛的上方,有一块磁性物质?经研究,鸽子是靠它与地球磁场产生联系来辨别方向的?

但并不是所有候鸟都有这种磁性物质,这不能解释全部候鸟识途定向问题?

有人分析,候鸟白天飞行大概是靠着太阳来辨别方向,晚上飞行是靠着星辰来辨别方向?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他们把正在飞行的候鸟装在笼子里,用镜子把太阳光反射入笼,并不断变换反射方向,鸟便随着光线的变动飞行?这说明它是靠着太阳来辨别方向的?

但阴天怎么办呢?

还有人做过实验?他们把鸟放在天文馆里,播放夜间的天象?当天顶出现北欧秋天的星座时,鸟就把头转向东南;当出现巴尔干天空的星座时,鸟便将头转向南方;当出现北非夜空时,鸟便朝正南飞?

看来,候鸟靠星辰识途定向是一种比较有说服力的观点?当然,这还不是最后的结论?

候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9
影响鸟类迁徙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即有外在的气候、日照时间、温度、食物等,也有鸟类内在的生理因素。
气候:在纬度较低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候鸟较少而留鸟较多,而在中高纬度地区候鸟较多而留鸟较少。其主要原因低纬度地区气候变化较小,每年间各项气候指数相对稳定;而中高纬度地区季节鲜明气候变化较大。
温度:温度不仅仅影响了鸟类本身的感受同时也会影响鸟类的食物来源,当高纬度地区温度降低时,鸟类便会随之迁徙,而由于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中高纬度地区也会有一些区域会保持相对较高的温度,生活在这里的候鸟就有可能转变为留鸟。
日照时间:有相当一部分候鸟,每年开始迁徙时间非常稳定,据室内实验的验证,这与日照时间有关,当日照时间达到一定长度以上或以下之后,会触发鸟类体内的某种反应机制,诱发其迁徙行为。
食物:食物状况是影响鸟类迁徙一个重要因素,有学者认为,由于鸟类是恒温动物,本身对环境温度的变化较不敏感,因而温度因素对鸟类迁徙的影响主要就是通过食物来实现的,温度降低不仅食物本身的活动停止,而且鸟类的觅食活动也受到很大限制,正是这一因素迫使鸟类开始迁徙。
鸟类生理因素:根据对笼养鸟类的观察,每到繁殖季节鸟类会出现所谓“迁徙不安”的行为,部分物种会终日朝向迁徙方向站立;或不断试图起飞,一些夜间迁徙的物种会颠倒昼夜节律,在夜间显示出异常的活跃,由于在笼养条件下,气候、温度、光照、食物的条件终年不变,因而笼养鸟在迁徙季节的“迁徙不安”行为说明至少对部分物种而言,迁徙是其生命本能的一部分,受到其内在生理因素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