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费用计算表怎么填

如题所述

当收入达到法律规定的个人所得税的纳税标准时,是需要按时向国家纳税机关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在缴纳过程中,需要填写各种个税相关的表格,其中包括个人所得税计算表,那么,个人所得税计算表怎么填?下面跟着下面跟着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一、个人所得税计算表怎么填
(一)表头项目
      填报日期:纳税人填写本表时的日期。
      扣除年度:填写纳税人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所属年度。
      纳税人姓名:填写自然人纳税人姓名。
      纳税人识别号:纳税人有中国居民身份证的,填写公民身份号码;没有公民身份号码的,填写税务机关赋予的纳税人识别号。
(二)表内基础信息栏
      纳税人信息:填写纳税人有效的手机号码、电子邮箱、联系地址。其中,手机号码为必填项。
      纳税人配偶信息:纳税人有配偶的填写本栏,没有配偶的则不填。具体填写纳税人配偶的姓名、有效身份证件名称及号码。

(三)表内各栏
      1、子女教育
      子女姓名、身份证件类型及号码:填写纳税人子女的姓名、有效身份证件名称及号码。
      出生日期:填写纳税人子女的出生日期,具体到年月日。
      当前受教育阶段:选择纳税人子女当前的受教育阶段。
      当前受教育阶段起始时间:填写纳税人子女处于当前受教育阶段的起始时间,具体到年月。
      当前受教育阶段结束时间:纳税人子女当前受教育阶段的结束时间或预计结束的时间,具体到年月。
      子女教育终止时间:填写纳税人子女不再接受符合子女教育扣除条件的学历教育的时间,具体到年月。
      就读国家(或地区)、就读学校:填写纳税人子女就读的国家或地区名称、学校名称。
      本人扣除比例:选择可扣除额度的分摊比例,由本人全额扣除的,选择“100%”,分摊扣除的,选“50%”。
      2、继续教育
      当前继续教育起始时间:填写接受当前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起始时间,具体到年月。
      当前继续教育结束时间:填写接受当前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结束时间,或预计结束的时间,具体到年月。
      学历(学位)继续教育阶段:区分“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其他”四种情形。
      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类型:区分“技能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两种类型。
      证书名称、证书编号、发证机关、发证(批准)日期:填写纳税人取得的继续教育职业资格证书上注明的证书名称、证书编号、发证机关及发证(批准)日期。
      3、住房贷款利息
      住房坐落地址:填写首套贷款房屋的详细地址,具体到楼门号。
      产权证号/不动产登记号/商品房买卖合同号/预售合同号:填写首套贷款房屋的产权证、不动产登记证、商品房买卖合同或预售合同中的相应号码。如所购买住房已取得房屋产权证的,填写产权证号或不动产登记号;所购住房尚未取得房屋产权证的,填写商品房买卖合同号或预售合同号。
      本人是否借款人:按实际情况选择“是”或“否”。本人是借款人的情形,包括本人独立贷款、与配偶共同贷款的情形。如果选择“否”,则表头位置须填写配偶信息。
      是否婚前各自首套贷款,且婚后分别扣除50%:按实际情况选择“是”或“否”。该情形是指夫妻双方在婚前各有一套首套贷款住房,婚后选择按夫妻双方各50%份额扣除的情况。不填默认为“否”。
      公积金贷款|贷款合同编号:填写公积金贷款的贷款合同编号。
      商业贷款|贷款合同编号:填写与金融机构签订的住房商业贷款合同编号。
      贷款期限(月):填写住房贷款合同上注明的贷款期限,按月填写。
      首次还款日期:填写住房贷款合同上注明的首次还款日期。
      贷款银行:填写商业贷款的银行总行名称。
      4、住房租金
      住房坐落地址:填写纳税人租赁房屋的详细地址,具体到楼门号。
      出租方(个人)姓名、身份证件类型及号码:租赁房屋为个人的,填写本栏。具体填写住房租赁合同中的出租方姓名、有效身份证件名称及号码。
      出租方(单位)名称、纳税人识别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租赁房屋为单位所有的,填写单位法定名称全称及纳税人识别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主要工作城市:填写纳税人任职受雇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地区、州、盟)。无任职受雇单位的,填写其办理汇算清缴地所在城市。
      住房租赁合同编号(非必填):填写签订的住房租赁合同编号。
      租赁期起、租赁期止:填写纳税人住房租赁合同上注明的租赁起、止日期,具体到年月。提前终止合同(协议)的,以实际租赁期限为准。
      5、赡养老人
      纳税人身份:区分“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两种情形。
      被赡养人姓名、身份证件类型及号码:填写被赡养人的姓名、有效证件名称及号码。
      被赡养人出生日期:填写被赡养人的出生日期,具体到年月。
      与纳税人关系:按被赡养人与纳税人的关系填报,区分“父亲、母亲、其他”三种情形”。
      共同赡养人: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时填写本栏,独生子女无须填写。填写与纳税人实际承担共同赡养义务的人员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类型及号码。
      分摊方式: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时填写本栏,独生子女无须填写。区分“平均分摊、赡养人约定分摊、被赡养人指定分摊”三种情形。
      本年度月扣除金额:填写扣除年度内,按政策规定计算的纳税人每月可以享受的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金额。
二、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工资个人所得税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后计算应纳税所得,按月计征,由扣缴义务人在支付时代扣税款。
      工资个人所得税计算:{(总工资)-(五险一金)-(免征额)}X税率-速扣数=个人所得税。
三、个人所得税申报流程
(一)领取申报表:
      纳税人到办税服务厅申报纳税窗口领取《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2份并填写,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办理个人所得税纳税年度申报的,领取《个人所得税申报表(适用于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申报)》2份并填写。
(二)办理申报:
      纳税人持上述办理材料到办税服务厅申报纳税窗口进行申报。
      另: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应当填写《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申报)》,并在办理纳税申报时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同时报送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以及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
(三)缴纳税款:
      1、当期申报没有税款的,经税务机关审核,纳税人提供的资料完整、填写内容准确、各项手续齐全、无违章问题,符合条件的,当场办结,并在《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上盖章,返还一份给纳税人。
      2、当期申报有税款的,纳税人需缴纳税款,税务机关确认税款缴纳后开具完税凭证予以办结。
      以上就是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个人所得税计算表怎么填的相关内容,在填写个人所得税计算表时一定要按照标准填写,填表时也要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填写,不能随意编造,合法纳税。若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也可以咨询专业律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