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四号宇航员在落地的过程中会经历些什么?为何不选白天返回?

如题所述

宇航员在落地过程会经历失重,眩晕,高温等体验。不选择白天返回是为了收集全时间段的返航数据,毕竟未来不可能保证每次都能在白天着陆。

神舟14返回舱从距离地球400公里高的位置落下,它的速度会越来越快,由于与空气发生高速摩擦,身上迅速被火焰包裹,远远看来就像是一颗超大号炮弹。现在把几个人放到这样一个球形舱体里面,如此快的坠落速度会让人有眩晕的感觉,在加上千度高温,虽然内部有调节系统,但还是让人感到十分难受。所以称之为“末日体验”一点都不为过。

航天工程凝聚着人类最尖端的科技和工业水准,把一个普通人送上外太空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难题,对当事人而言也是一趟进出“鬼门关”的凶险之旅。所以我们在为祖国在航天事业取得巨大进步感到自豪的同时,也要为这些积极献身于“飞天”事业的英雄们献上掌声。虽然从电视画面以及宇航员脸上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似乎显得很轻松,但这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准备很充分,另一方面是因为航天员身体素质过硬,但真实情况其实远比我们想象的凶险许多。这里我们不谈发射过程的复杂,也不谈在空间站作业的困难,单单执行返回任务也是九死一生。

美国“挑战者”航天飞机的事故仍然历历在目,14名宇航员全部上升,国家蒙受巨大损失。这也给了我们非常大的教训,所以对航天工程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大意,必须按照最高质量和最严苛的标准去生产每颗螺丝,执行每一步操作,这也是我们火箭发射成功率如此高的原因,同时也将各种事故降低到了0。

这一次神舟14号选择在夜间冒着零下20多度的低温着陆,这大大增加了风险系数,但为了保障中国航天事业全面发展,我们必须测试不同时间段的返回数据,因此夜间返回就成了“必修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07

首先要精准无误的降落在地球固定的区域范围,并且宇航员们还要慢慢适应地球重力。

从外太空进入地球大气层,会产生强烈的摩擦力,导致驱动设备外部温度很高。因此,整个设备和航天员服装都要经过特殊材料处理,以保证其生命健康,并在高速坠落过程中精确计算降落伞开伞高度,最大限度地保证航天员的着陆安全。返回的时间和地点也很优雅。返回时间很好理解。他们的任务是六个月。

六个月任务到期后,他们将返回地面。登陆点会在一个开阔的地方,不能有建筑或者人出没的地方。在此着陆不会造成安全隐患。而且我们国家的着陆技术也是相当完善的,能够准确无误地降落在地点上。只有安全稳定的防护容器才能保护宇航员成功进入地球。因此,驾驶室需要用特殊材料处理,以免在外界环境的干扰下损坏,从而威胁驾驶员的安全。

而且在下落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确计算,还要考虑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返回地球后,宇航员仍然需要适应重力,因为他们的身体在太空旅行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在长期的失重环境下,他们体内已经形成了日常习惯。当它们突然带着重力降落在地球上时,需要一个漫长的适应过程。

此外,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时,着陆地点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既能方便陆地人员寻找,又能方便接收和救援。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伴随着两个字,速度和稳定。航天工业的快速发展,不仅迅速提升了航天工业的发展水平,也成为中国引以为豪的领域。是稳定中国航天发展过程中的一大成就。中国航天事业只有保持稳定的发展状态,才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和成就。

第2个回答  2022-12-07
返回最需要考虑的是角度,而非是否白天.为了最高效率,最少成本再入大气层,时间刚好就赶到了夜间。待到飞行高度大约为145公里时,推进舱会被抛掉,返回舱载着三位航天员,踏上最后的返程,也是最为凶险的过程。返回舱需要进行非常关键的调姿,使防热大底朝下.返回舱以合适的角度再入大气层后,将会遇到越来越稠密的大气层.
第3个回答  2022-12-07
神舟十四号将采用快速返回技术,总共需要9个小时,在此期间会经历高速、高温,另外飞船有一段时间进入通讯中断的“黑障区” ;此外,这次返回选在夜间,气温比较低,范伟也比较广泛,会增加一定的搜索难度;选择晚上返回,主要因为神舟十四号摒弃了原本必须定点定时返回的“标称弹道“,采用“动态适应”的方式,先确定瞄准点,经过标准化返回流程由实时弹道进行预测,并逐步进行调整,从而实现精准控制,只要星下点轨迹符合条件,在太空执行任务的航天员可以随时返回地面。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