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家长如何与老师沟通

如题所述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家长、老师共同配合,付出心力的结果。家长的助力可以鼓舞老师无比的信心和无限的驱动力。如果双方能够彼此融洽沟通,信任合作,一定可以造就孩子健康美好的未来。

与老师沟通的N种方式

当孩子被送进学校的大门后,父母们怎么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生活,如何向老师提意见而又不影响孩子呢?

面对面交流很有效

伍空妈妈:我一直认为,和老师的沟通面谈比较有效。因此,我一般利用接送孩子(上幼儿园)的时间,视时机和老师谈一会儿。尤其是每天下午接孩子时,时间比较充裕。那个时候,老师往往已安排好孩子做安静的桌面游戏或整理活动,比较适宜和老师沟通,交流一下孩子在校在家的情况。

但是,交谈不应耽误太长的时间,因为老师还要顾及其他孩子和家长。只有在班内的孩子全被接走时,此时才是最佳的沟通时机。

用电话与老师沟通

阿贵爸爸:我一直工作很忙,加之文化程度有限,没有过多的时间去照顾儿子,造成了他对学习的厌倦、散漫,最后成了班上的差生,作为家长我很着急,却帮不上忙。

有一次,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拨通了老师的电话。没想到,老师非常热情和耐心。在以后的电话沟通中,她教我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如何赞扬孩子,让我懂得了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家长。

E时代的联系方式

小康爸爸:我们平时见到老师的机会很少,沟通起来也就比较麻烦。

后来要到了老师的QQ号码,晚上如果她在线,我们就会通过网络视频来联系。这样的沟通方式直观有效,双方较以前更坦诚布公了;如果不在线,就通过E-mail的形式。我们意识到,通过“与时俱进”的互联网也可以和老师做真诚的交流!

将心比心 与师为友

游晓晴 女 出纳 32岁

在女儿萧萧上幼儿园的3年时间里,我们跟老师的关系也在一点点地发生着变化。说实话,刚开始我们对老师不太信任,总是一味地要求。那时,老师对我们的态度有时也不太热情。但是我们后来就想,自己只照看一个孩子常常都会手忙脚乱,更何况老师要天天看护那么多的孩子呢?所以后来在跟老师沟通时,我们会更多的从老师的角度考虑问题,主动了解老师的需求,积极配合她们的工作。

有时希望老师听听自己的意见,我就尽量委婉地提出来。比如,有一次我认为老师给孩子看的书太难,影响了孩子对早期阅读的兴趣,就先肯定她:“我很感谢老师培养我孩子读书的习惯。”然后又说,“我很担心萧萧看不懂这么深的书,请你帮萧萧挑一些她能看懂的书。”这样的建议,老师都乐意地接受了。

其实,无论谁活在这个世上,都是需要朋友的,老师当然也不例外。随着我们对老师的日渐信任,老师对我们的态度也明显地转变了许多。信任是人与人成为朋友最基本的条件,有了这样的基础,我就很容易和萧萧的老师成为了好朋友。有空的时候,我们一起聊天、吃饭、逛街。在过节时,我会为她们送上衷心的祝福;或是特殊的日子、出差、旅游回来时,我会送一件虽不昂贵但比较符合她们心意的小礼物(当然这件礼物极可能有萧萧的参与);有时也会邀请老师到家里玩。有几个老师是单身,我还帮她们介绍男朋友,结果并无所谓,关键是让老师感觉得到我的心里想着她们……

就这样,在相互理解又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我与孩子的老师成为了好朋友,也为孩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师长同心

事半功倍

赵学夫 男 公务员 45岁

就像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很优秀一样,每个家长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非常出色。只有当老师和家长齐心协力,双方的力量拧成一股绳的时候,对孩子的教育才可以事半功倍。以下是我与老师进行沟通过程中的感悟。

在孩子求学的过程中,我常常选在老师有空的时候,积极主动与他们沟通。这样可以留给老师一个好印象——认为我是个很关心孩子的家长,老师也会因此多关注一下我的孩子。因为经常与老师沟通,老师就很信任我,有时就向我打打孩子的“小报告”,既有利于我及时掌握孩子的动态,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防患于未然,也有利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形成合力,产生1+1〉2的积极效果。

我和老师交流的时候,总会向他们介绍孩子各方面的情况,包括学习能力、劳动习惯、兴趣特长、身体状况等等,这样便于老师因材施教。我建议家长们,不要只向老师讲孩子好的一方面,最好把自己孩子不足的一方面也告诉老师,请求老师的帮助。此外,我还会向老师了解学校的教育特色,以及学校最近组织的一些大型活动,还可以请老师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帮助我决定孩子参加什么样的活动,什么样的兴趣班。当然,有时我也和老师们交流一些我对教育的看法,在这方面我会注意用非常谦虚的语气,因为老师们几乎都是教育的专家。

在与老师的交流次数方面,我建议优秀学生的家长半个月交流一次;孩子有些小毛病的家长可以一周一次。每次的时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尽量不要啰嗦,说说孩子情况,发表双方的看法,一起决定下一步采取的措施就行了。因为老师在学校工作也很辛苦,回家也有家务。

与老师交流时,大家不要表现自己对老师反映的孩子情况无所谓;也不要自己不行动,光说:“我管不了他,这个事情就交给老师了。”毕竟教育孩子是家长和老师共同的事情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8

会和老师沟通的家长才是好家长,如何与老师有效沟通?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2
首先您要理解老师教的学生很多,要让他/她关注您的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先让孩子和老师进行有效的交流,学生和老师熟了以后,您都不用问,老师自然会把孩子的情况告诉您的...(别忘了要给孩子一定的空间)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9-08-21
礼品~~登门~~电话~~最重要的:孩子要听话
第4个回答  2019-12-12
沟通难的原因所在
1、双方都以自我为中心,各说各话,无法激发交流的兴趣。
没有共同的爱好和兴趣,想要找到话题还真难。因此,高中生回家后主动与父母交流的很少,有些孩子甚至好几天不与父母说话。他并不是和父母有矛盾,而是不知道该说什么。父母有时候会主动跟孩子说话,但无非是想了解孩子在学校表现得怎么样,最近学习成绩好不好,能不能跟上之类的。虽说这也是关心,但日复一日总是这一个话题,孩子听个开头就烦了。
在我们的调查中,有问及孩子“最想和父母沟通的内容”,93%的受访者的答案都与“关注自我”有关。其中,“个人爱好”的比例最高,达到21%。孩子希望跟父母聊聊喜欢的体娱明星,或者历史奇闻、健康保健之类的知识。此外,才是“未来人生规划”(16%)、“学习、高考”(13%)等话题。
2、父母全方位的监控,迫使孩子远离父母。
许多家长对孩子不放心,认为孩子小,自己有义务对孩子进行监护。当孩子不愿意和他们交流时,他们就开始充当“007”,翻查书包、偷看日记、追查电话、拆阅信件等,被孩子发现了,还理直气壮地认为自己是为了孩子好,怕他一步走错,步步错。但让高中生最苦恼的,恰恰就是爸妈对他全方位的监控。一名高中生气愤地说:“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隐秘的世界,未得到邀请,别人是无权进入的,这是最起码的尊重,但是我的父母连这点都做不到。” 孩子反感父母的这些举动,当然就不愿意和父母交流,时间长了,彼此的隔阂会越来越深。
其实,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会强烈感觉到自己的独立性,想保有自己的隐私。而家长由于平时与孩子沟通少,不了解孩子,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简单地考虑问题,探询孩子的隐私,而没有想过孩子的感受。
3、家庭结构也影响父母与孩子的沟通。
不同家庭的孩子在与父母的沟通状态上,是存在明显差异的。
在调查中,当问及“你与父母交流的满意度如何”时,核心家庭的孩子认为“很满意”的比例最高,达18.5%,单亲家庭和再婚家庭孩子的获选率为13.5%和15.4%;而回答“很不满意”的,核心家庭的孩子仅为4.1%,再婚家庭和单亲家庭的孩子则分别高达23.1%和8.1%。
父母婚姻关系的变化,正在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孩子。核心家庭的孩子与父母的沟通问题可能仅仅是不合拍而已,而单亲和再婚家庭的孩子则更多地面临着无人沟通或厌恶沟通的状况。
家长做好了,沟通就不难
1、反省自身言行,做合格家长
当家长与孩子之间出现了沟通障碍,家长首先要反省自身,生活中自己是不是有不当的语言和举止,阻碍了孩子与你的进一步交流。
2、保障交流的时间,提供平等的交流空间。
家长不能以忙为借口,忽略与孩子的交流。高中生的父母大多步入了事业的发展期或顶峰期,是单位的骨干或领导。他们上班忙工作,下班忙应酬,没有更多的时间花在孩子身上,尤其有些家长认为自己已经无法在学业上辅导孩子,就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交给了学校和老师。
其实,这是一种推卸责任的表现。孩子不会因为家长的忙碌而停止成长,处在青春期的他们反而思想变化得比以前更快。这段时间,家长与孩子出现沟通障碍是很自然的。想要了解孩子想什么,必须要让他说出来,所以家长每天无论再忙,都要抽出时间来跟孩子聊聊,了解他的想法,用心听他讲话,使他感觉受到了重视,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尊重和满足。
3、掌握沟通的方法,拓宽沟通的话题
与孩子沟通是门学问,家长有必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方法。
父母应细心观察和研究自己的孩子,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心理发育特点,家庭教育就必须根据孩子的心身发育特点来进行。将“我讲”变“我听”,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倾听时,要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注与尊重;对孩子讲的有道理的地方,要通过语言、目光或体态表示肯定;对于孩子的错误观点不要急于纠正,不要打断孩子的讲话;要理解孩子由于年龄和表达能力有限,无法准确表达内心想法而可能产生的偏见或者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