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去阿拉木图待一阵子,那边天气怎样,冬天是不是很冷,还有学生族的月生活费大概多少??

不要给几年前的数据啦。。最好在那边的中国人来回答。。。谢谢啦·~

当然很冷,不要痴想那边的人会回复你的消息。阿拉木图属于温带大陆型气候 。学费方面不太清楚。只能给你下面资料:阿拉木图是哈萨克斯坦的南首都,是哈萨克斯坦的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亚五国民间贸易的集散地。随着哈萨克斯坦国家经济的发展,中哈两国之间人员往来愈加频繁,经济合作愈加紧密。阿拉木图是深入中亚的必经之地,每年途经阿拉木图的中国商人和石油工人有近万人,但是没有一家高档的中国宾馆。这里的办公场所也很紧张,每月付15美元/平方米的租金都找不到地方。阿拉木图的消费水平数倍于中国的中等城市.

在当地按摩20分钟要付80元人民币

从乌鲁木齐乘飞机1小时20分钟就可到达阿拉木图市。

居民中以俄罗斯人居多,其次是哈萨克、乌克兰、鞑靼、维吾尔等族。人口114万

市内设有15所高等院校,还有科学院、博物馆、歌剧院、文化馆、图书馆、植物园、体育场和展览馆,以及现代化的旅游宾馆等。教材去图书馆借,生活费每月100美元 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中亚五国,位于欧亚大陆的腹地,是东西方文化的交会处,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横贯这里。一般认为,人们可以通过“丝绸之路”了解中亚,中亚各国也借这块招牌发展商业。“商路”自然要引起商人的青睐,然而随着中亚与外界联系的不断扩大,孜孜以求的学子也开始关注中亚,来这里留学的人数也不断增加。这一求学群体主要来自土耳其、韩国和中国。

■求学途径大致有三种

土耳其与中亚同宗同族,35万朝鲜族人生活在中亚,他们与中亚的民间交流相对较多。20世纪90年代初,当中亚各国纷纷独立后,中国人看到的首先是这里的商机。这也难怪,中国人所熟知的原苏联知名大学大多集中在俄罗斯,如莫斯科国立大学、普希金语言学院等。一位自费留学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5年前,当他来到有关部门办理出国留学手续时,在填写去往哪个国家一栏中就费了很多口舌,原因是工作人员对去中亚留学表示不理解。这说明人们对中亚这些年轻的国家了解较少。近年来,中国与中亚各国的文化交流不断扩大,根据政府间协议,每年都互派留学生作为国家间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但自费留学者还是占多数。他们主要集中在哈萨克斯坦的阿尔法拉比国立大学和阿拉木图国立大学,吉尔吉斯斯坦的人文大学和师范学院,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大学、东方大学和国际语言学院等,共有100多人。据了解,来这里自费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大致有三种途径:一部分是在这里做生意并已立足的生意人的子女;一部分是经过亲戚朋友介绍来这里求学的;另一部分就是通过最普通的形式———“中介”公司,但这部分人为数较少,主要是因为花一大笔中介费来中亚留学不值得。

■最难过的是语言关

经济学专业和语言学是留学生们的首选学科,在中亚也不例外。不管学什么专业,首先都要过语言关,而且来这里的留学生几乎都没有俄语基础。据他们介绍,有俄语基础的大多去了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有报道说,中亚各国为了发展本民族语言,抵制俄语,俄语已成了“过街老鼠”,但到过中亚的人都会感到,俄语仍然是这里人们不可缺少的交际语言。因此,来这里学语言的人也都是研修俄语,而非当地的民族语言。留学生们认为,在这里学习最艰苦的阶段还是预科一年的语言关。说其难有二:一是没有基础,要从最基本的字母学起,与难缠的语法打交道,在一年内掌握这门较复杂的语言,其难度可想而知;二是没有老师,确切地说没有像国内那样既懂俄语又懂汉语的老师,预科班的学生上课主要靠一本俄汉词典。哈各大学普遍缺少汉语老师,所以学生只能靠辞典来理解老师的授课内容。但只要是肯吃苦、不缺课,都能够通过预科班的考试,顺利升入自己想学的学科。

在哈萨克斯坦自费留学的50多名留学生中,攻读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都有。与中国的教学体制相比,这里的教育更注重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的授课方式不同于国内,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和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多。但受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以及人才和资金的短缺,大学里教学资料普遍比较陈旧。虽然已独立10年了,但是教材仍然是参照俄罗斯的模式,结合本国的实际套编而成,

而且数量也有限。这里的学生不像中国学校人手一套教材,学校的教材都在图书馆里,而学生也不愿支付高额的书费,从不自己购买教材。由此就形成了一个极为有趣的现象:学生上学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图书馆借当天的教材,去晚了就只能与别人合用了,外国学生也不例外。

■打工的机会很少,主要靠家里资助

在哈自费留学的学生对记者说,来中亚留学的以新疆学生为主,但近年来其他省份的生源也逐渐多起来了,用他们的话讲“已向全国化发展”。在中亚留学学费相对较低,校方的邀请和签证也较容易办,这是近年来到中亚留学的人逐渐增多的主要因素。

记者近日来到了中国留学生相对集中的哈萨克斯坦著名的阿尔法拉比国立大学,这里树木参天,绿草茵茵,环境优美而静谧,被称为天然植物园。一位来自浙江的留学生目前在该校法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他介绍在哈留学所需费用时说,攻读学士学位的学生一年需1500美元左右的学费,攻读博士学位一年需2000美元左右的学费。中亚比较知名的大学都有留学生公寓,读本科的两个人一个房间,读硕士以上的一人一个房间,房费由一年10多美元到一月10多美元不等。楼层有专门为学生准备的厨房,学生也可自己准备电炉子,这样,在像哈萨克斯坦原首都阿拉木图这一中亚国家消费水平较高的城市,每月100美元左右的生活费就足矣。

尽管这里学费和生活费用都很低,但大多数留学生还是希望利用假期找一份工作,以减轻家里的负担。中亚是一个特殊的地区,该地区的国家都较年轻,经济比较落后,给私人企业打工安全没有保障,而正规的公司连接收本地大学毕业生都有困难。因此,想找一份临时性工作,靠打工挣学费和生活费的自立愿望被现实打破,留学生大多仍需依靠家庭的资助。

■外出活动受到限制

来哈萨克斯坦留学的学生拿的只是一个月的短期入境签证,由学校出面办理;到校后,再由校方给办理“落地签证”,按照哈国法律,这种签证只在学校所在地享有有效居住权,离开有效生存范围就要另外申请,否则将被处以110—280美元罚款。当地有关执法部门常常直接到各大学学生宿舍检查外国留学生的证件。一位留学生对记者说,她来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遇到七八次这样的检查。

另外,学生毕业后,大部分都回国自谋出路,只有很少一部分留在当地做生意

参考资料:http://goabroad.sohu.com/31/68/article202636831.s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