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薛城的由来

薛城是怎么由来的,请问有知道的吗?

  薛城区目录[隐藏]

  基本概况
  自然地理
  经济概况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编辑本段]基本概况
  添加新图片薛城区位于山东省南部,是鲁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地处环渤海经济圈和黄海经济圈交汇处,京沪铁路干线的中点,是枣庄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枣庄矿业集团所在地。下辖8镇3个街道办事处,面积420.5平方公里,人口50万。
  2004年6月,枣庄市委市政府西迁该区,薛城成为枣庄市新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薛城,曾名临城,古称薛国,为历代注目的战略要地。早在4000年前,境内就有人类聚居;奚仲造车,饮誉华夏;夏商时期建立薛国;仲虺作国书,助汤灭夏;战国孟尝君,四君子留名;毛遂自荐,一马当先;叔孙通演礼,儒教初汉;匡衡凿壁,好学典范;临城劫车案,震惊中外;抗日战争以来,因铁道游击队而蜚声中外。
  薛城资源丰富,地下可采矿藏资源30余种,已探明优质煤储量2.6亿吨,被列入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石灰石等建材储量10亿吨,是山东省的富水区。
  薛城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京沪铁路、京福高速公路、104国道纵贯南北,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全区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126公里。特别是枣庄市委、市政府搬迁薛城的顺利实施,为薛城加快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使薛城成为有识之士投资兴业的黄金宝地。
  近年来,薛城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2003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33.5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达1.67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7425元和3415元,。
  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形成15万亩大棚瓜菜、10万亩优质林果、10万亩花生、240万只长毛兔、15万头生猪基地,冬枣、石榴、雪桃等干鲜果品驰名南北,是国家确定的世行项目和黄淮海平原综合开发区。
  工业结构合理。拥有45万吨机制纸、15万吨啤酒、30万吨玻璃制品、160万吨煤炭、300万吨水泥、5.7万千瓦发电、5万吨铸钢以及机械、化工、玩具等十大主导产业,800多种产品。“山峰”板纸、“南极洲”啤酒、“多乐”多用炉、“神农”面粉等8个产品被命名为省、部级名牌产品。
  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建成区面积达14.2平方公里,区驻地人口达15万人;城市功能日趋完善,通讯、通气、供电、给排水、学校、医院、星级宾馆等基础服务设施配套齐全;教育教学水平省内一流,卫生保健服务非常先进,先后被命名为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区、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区、山东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区。
  随着我国加入WTO,区委、区政府进一步全方位实施对外开放战略,坚定不移地把优化投资环境、大力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出台了《薛城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关于改善外商投资软环境的决定》,制定了《招商引资奖励暂行办法》,成立了外来投资者服务中心和外商投诉中心,在全社会形成了爱商、重商、亲商、护商的浓厚氛围。
  近年来全区每年利用外资都在10亿左右,一大批投资过千万元的重点项目落户薛城。特别是薛城造纸总厂与印尼光彩集团、新加坡尧泰私人有限公司,累计投入12.3亿元,资产总额16.8亿元,是全市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
  [编辑本段]自然地理
  薛城区东西最大横距29.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35.25公里。境域地质构造属于华北台鲁西隆起区南缘。千山山脉和圣土山脉呈东西走向蜿蜒境域,千山山脉出境后与鲁南第一高峰抱犊崮相连,再向东绵延数百里至沂蒙山。
  千山山脉和圣土山脉呈东西走向蜿蜒境域,千山山脉出境后与鲁南第一高峰抱犊崮相连,再向东绵延数百里至沂蒙山。
  抱犊崮,海拔584米,汉代称楼山,魏晋称仙台山,明清称君山。 古人有云:“昔有五老抱犊耕秆其上,后仙去”,故又称为抱犊崮,历史上素有“鲁南小泰山”之称。地处温带和亚热带过度地带,植物区系有着明显地带过渡性。园内有植物165科627个品种,古代和近代植物混生,多达十几个品种,属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脚下有周村水库,为鸟兽动物的栖息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境内共有鸟类39科89种,兽类8科21种。其中有许多是国家级保护动物。
  薛城区水系属淮河流域京杭大运河水系,有主要河流17条,总长175公里。
  薛城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在一定程度上受海洋调节的影响,有显著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热同季,降水集中。春季回暖快,降雨量少,多风,蒸发量大,易干旱;夏季炎热、多雨,潮湿,易涝;秋季降温快,雨量骤减,多晴朗天气,晚秋易旱;冬季雨量稀少,寒冷干燥。
  全区全年日照时数为2532.1小时,整个作物生长期3月至10月份总日照时数为1826.9小时,占全年日照时数的72%,光照条件优越。全区多年年平均气温14℃,最高气温极值40.5℃,最低气温极值-22.3℃。多年平均降雨量为804毫米,季节降水明显不均,春季占年降水量的16.3%,夏季占59.2%,秋季占19.2%,冬季占5.3%。本区多年平均蒸发量757.5毫米,夏季是全年蒸发量最大的季节,月平均蒸发量166.4毫米。
  矿产资源丰富,有煤、铁、铝、稀土、大理石、石灰石等30余种。现探明煤储量2.6亿吨,煤质优良,煤种有气煤、肥煤、天然焦等;石灰石储量9亿吨;脉英石1000万吨;磷3.2亿吨。地下水资源已探明2.5亿立方米。农副土特产品众多,盛产花生、核桃、板栗、冬枣、石榴等。
  薛城特产
  薛城冬枣果品中的佼佼者,从果实上分为光圆型与扁圆突棱型两种,圆型冬枣果实光滑,果肉脆甜;扁圆突棱型冬枣果实有不规则的突起,果肉肉绵而甜。冬枣霜降前成熟,品质优良而身价倍增,堪称薛城一秀,现已注册为“雪丹”牌商标,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张庄石榴栽培历史600余年,面积大8000余亩。大青皮果大味甜、耐贮运,远销京、津之地;大红袍单果重达千克以上,粒粒透明如玛瑙,以其美观艳丽、汁多味浓著称“九州名果”,1987年进京参展,被誉“京华一绝”、“一大奇果”。
  薛城临城桃:百多年前就形成集中产地,后战火频繁,临城桃资源已近灭绝。农艺师周瑞芳在陶庄镇吴村发现8棵临城桃后代植株,经山东省果树专家现场考察评议,确认其性能优良,列为古老良种桃,系薛城特产名果。临城桃早熟丰产,是同龄水蜜桃单株产量的3.7倍,品质上等,果肉乳白,密甜多汁,果型大,平均重250克,最大单果重370克,果品艳丽,耐贮运,上市期恰逢瓜果空挡。
  风土人情
  柳琴戏是苏鲁地区共有的一个地方剧种,后来分北路和中路两种。薛城地区是北路柳琴戏的源头,以“苏家”班和“华家”班为始创。
  1994年薛城豫剧团刘春翔创作的柳琴戏《娘家人》参加了苏、鲁、皖柳琴节演出。并获山东省“精品工程”奖。1998年,薛城区文化局孙晋强创作的柳琴戏《驴王嫂》参加山东省第六届文化艺术节,获演出二等奖和剧目一等奖并获山东省第五届精品工程奖。
  [编辑本段]经济概况
  全区预计完成生产总值48.5亿元,增长22.8%,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6%、29.1%和15.6%,三次产业比调整为10.6∶55.9∶33.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0.6亿元、利税7.9亿元,分别增长30%和76%。非公有制经济注册资金8.5亿元,纳税额1.8亿元,增幅均在30%以上。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23.1亿元,增长65%。全区总财力达到3.13亿元,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达到2.28亿元,同口径增长43.2%。全区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较年初增长7.17亿元和5.61亿元。主要经济指标除进出口总额外,均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十五”计划确定的目标,是1999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农业:到2004年底,全区耕地面积18946公顷,人均耕地面积1.12亩,粮食总产量11.4万吨。近年来,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金虹食品、捷利木业、东盛木业、中华乳业、银牛面业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初步显现;新建了清泉无公害农产品交易市场,组织参加了上海、枣庄、北京等农产品交易会,进一步拓宽了农产品流通的“绿色通道”。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56个会员达到2100人;信用联保协会达到72个,联保农户达到3300人。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全区新建成了7万亩蔬菜、15万亩优质粮、6万亩花生、6万亩果品、1万亩食用菌和2万亩良种基地,被认定的省、部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达到8个,无公害农产品品牌16个。
  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区拥有28个工业门类、392家企业,已形成煤炭、水泥、机制纸、钢铁、玻璃、啤酒、印染机械和塑料化工等十大具有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工业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市场前景良好,园区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薛城区位于枣庄市西部,是枣庄市新的政治、文化中心。北距济南市250千米,南距徐州市67千米。总面积506.72平方千米。
  Xuecheng Qu
  0632
  370403
  277000
  区人民政府驻永福中路2号。
  陶庄镇 薛城区位于枣庄市西部,是枣庄市新的政治、文化中心。北距济南市250千米,南距徐州市67千米。全境东西最大横距29.5千米,南北最大纵距35.25千米。总面积506.72平方千米。邮政编码:277000。区人民政府驻永福中路2号。位于薛城区北部,总面积80平方千米,总人口10万,辖30个行政村,1个街道办事处,13个居委会。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自夏时奚仲封薛,春秋战国时期,齐相国田文(孟尝君)大规模增筑薛城,成为东方大城,薛城原名于此。
  西汉分属鲁南薛县、沛郡广戚县和东海郡新阳县、郡阳县。东汉分属鲁国薛县、彭城国广戚县和东海郡丞县、阴平县。隋至清,薛城隶属蕃县(曾更名为滕阳、滕县)、丞县(曾更名兰陵县、峄县)。民国中期,废县建区、乡、镇,分属滕、沛、峄。抗战时期建置临城县。1952年改称薛城县,1962年建置薛城区。
  1994年11月24日,撤销常庄乡,设立常庄镇。
  1996年12月25日,撤销薛城区张范乡,设立张范镇(鲁政函民字[1996]57号)。
  1998年10月19日,撤销南石乡,设立南石镇(鲁政函民字[1998]26号)。
  2000年,薛城区辖8个镇、5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454051人,各乡镇人口: 薛城镇 72291 沙沟镇 26695 周营镇 32433 陶庄镇 55174 邹坞镇 47606 常庄镇 33835 张范镇 35174 南石镇 24209 夏庄乡 26108 兴仁乡 36485 金河乡 19742 南常乡 25439 陶官乡 18860。
  2001年,全区总面积506.72平方千米。辖1个街道、6个镇,359个行政村,17个居委会。年底全区总人口45.6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06万人。
  2002年,全区总面积506.72平方千米。辖2个街道、6个镇,237个行政村(居委会)。年底全区总人口46.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万人。
  2003年,全区总面积506.72平方千米。辖2个街道、6个镇,237个行政村(居委会)。年底全区总人口46.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7万人。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3030.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8-22
薛国
在今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薛为任姓国,黄帝的后裔。
薛国是古代黄河下游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小国。据《通志·氏族》称:"颛帝少子阳封于此,故以为姓,夏朝时期,阳的第十二世孙奚仲亦封于薛。”《左传》载“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故后人称奚仲为中国造车鼻祖。
西周初年,“周武王封任姓后裔畛,复于薛国,爵为侯”。周显王46年,为齐国所灭。任姓薛国自薛畛开始,相传31世。齐灭薛以后,齐威王少子田婴封于薛,谥靖郭君。田婴去世后,田文继封薛地,招贤纳士数千人,诸侯国君主竞相求其辅助,他曾先后被齐闵王,秦昭王和魏昭王封为相国。孟尝君居薛后,对薛国城池扩建加固并发展商贾,重农桑,减赋税,使薛国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齐国被秦灭亡后,设薛郡,汉至魏晋设薛县。薛国故城虽然历经沧桑3000余年,但雄姿依在,历代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迫思怀古的诗词文赋。明代徐天博在《过薛》中写道:“西去官桥旧薛城,城中百亩春田平,三千食客皆尘土,十二侯邦就战争,林鸟有声应吊古,汀花无语自含情,千年野庙荒碑在,行路犹能说姓名。”清代满秋石在《春日过薛城怀古》诗中写道:“车正遗封弈代承,杳茫人鬼两无证,河山依旧还有薛,名分于今终长滕”。
薛国---始封祖为夏朝车正奚仲(侯爵)。今有薛国故城遗址。后迁邳,亦曰下邳,在今江苏邳县东北。不久又迁上邳,即今微山西北,奚仲之后仲虺居薛,为商汤左相。周武王灭商,复封其后裔于薛。春秋以后,薛又迁下邳。薛国历夏、商、周三代,可考者凡64世。战国时(或疑齐闵王3年,即前298年)灭亡,入为齐邑。传世器有薛侯匜、薛侯鼎、薛仲铜簠。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725037.htm

第2个回答  2009-08-22
薛城区位于山东省南部,是历史名城、战略要地、交通枢纽,是枣庄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枣庄矿业集团驻地。
2004年6月,枣庄市委市政府西迁该区,薛城成为枣庄市新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薛城,古称薛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四千年前,是闻名中外的铁道游击队的故乡,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薛城资源丰富,是山东省的富水区、全国重点产煤区和长毛兔之乡;张庄石榴为历代皇宫贡品,被誉为“山东一绝”。
改革开放以来,薛城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生机勃勃的新兴城市。通信设施先进,电力供应充足,投资条件优越,服务设施配套,交通四通八达,京杭大运河、京沪铁路、京福高速公路和即将修建的京沪电气化高速铁路纵贯南北;枣庄市委、市政府近期将西迁薛城,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使薛城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和无限的发展商机。
薛城区委、区政府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全面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民风淳朴、热情好客的薛城人民热诚欢迎中外客商和海内外朋友前来参观考察,旅游观光,开发建设,投资兴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