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的菜什么最出名

西安羊肉泡膜,过桥米线~!
汉中面皮,菜豆腐稀饭,邦邦面!

西安羊肉泡膜,过桥米线~!
汉中面皮,菜豆腐稀饭,邦邦面
◆ 葫芦头

西安的名吃,它的吃法和牛羊泡馍相似,都是将饼掰成碎块,但因这种饼是半起面,所以饼要掰得大一些。其主料为猪肥肠,吃起来汤酽味醇、鲜香适口。也
可做成海鲜味的,味道非常鲜美。以南院门春发生的葫芦头泡馍馆最为有名。

◆ 牛羊肉泡馍

在陕西,提起牛羊肉泡馍,妇孺皆知。当地人视为美食,久食不厌;外来游客莫不争先品尝,以饱口福。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用其招待国际友人,也深受好评。牛羊肉泡馍已成为陕西传统风味小吃的"总代表"。经营网点遍布陕西城乡各地。传统的牛羊肉泡馍,首推古城西安。西安的牛羊肉泡馍,讲究工艺、烹制精细,火候到家,肉烂汤浓,料重味醇,馍筋光润,绵韧适口,肥而不腻,营养丰富,且具有食疗滋补作用。

◆ 岐山臊子面

岐山臊子面,为陕西面食和西府面食一绝。这种面用手工擀制,料精味美,名噪三秦,誉满西北,声播神州。岐山臊子面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九字令:"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薄、筋、光"指面条之质;"煎、稀、汪"指汤水温度要高,面少汽多,油、肉要多;"酸、辣、香"指调味之美。

◆ 榆林豆腐
驰名中外的榆林豆腐具有白嫩细腻、味香可口、营养丰富、价廉物美的特点,是榆林地方第一名菜。远方来客,都以品尝榆林豆腐为佳趣。
榆林豆腐有悠久的历史。远在明代,榆林古城为长城线上的九边重镇之一。随着城市的扩大,兵民日益增多。但是,由于塞外副食品缺少,居民便用普惠泉流出的桃花水做豆腐实用。食之白嫩、细腻、味香可口,与外地豆腐就是不一样,慢慢就成为军民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食品之一。
榆林豆腐吃法也比较多样,有烩豆腐、炸豆腐、炒豆腐、清蒸豆腐等。特别是炸豆腐奶,色黄、皮脆、肉嫩、味香,真是色、香、味俱全,入口不腻,白吃不厌,是豆腐菜中的上品,为酒席宴上款待嘉宾的上等名菜。"豆腐宴"更是深受中外美食家的欢迎。

◆ 塞上香哪
香哪,是榆林传统名食品中的一绝,其历史悠久,用料考究,制作独特。其渊源可上说溯至1000多年前的唐代。今天,"榆林香哪"的用料和制法根唐代的"消灭饼"一脉相承,只是有所改进和提高。它与其他油炸食品相比较,最独特之处在于制作时用酒和面,另外加熟猪油等其他原料,经复杂精致加工,制成坯饼,先入油浸泡,再用旺火炸,捞出洒上白糖即成。
塞上香哪"色泽油白,清香绵软,有浓郁的酒香味。数百年来,一直是榆林一带的传统风味食品,不仅是当地宴席和馈赠亲友的上乘美点,而且远销国外多地方。

◆ 定边羊羔肉
羊羔肉也叫崽羊肉,这个风味小吃是定边人待客的上乘菜,古今有名。
羊羔肉的做法有两种:一是清蒸法,即将羊羔肉带骨肉剁成一寸见方的块,将清油至锅中七八成熟,放入花椒面、姜丝、蒜片、葱丝等,爆出香味,投入肉块,用旺火烧约10分钟左右,待肉块呈白色状,加入面酱,再烧二三分钟,待锅中水干后,将肉置入盆中或碗内,入笼蒸熟,撒上味精、芫荽即食用,这种吃法最佳,味道鲜美,酥嫩清香,久吃不厌。二是清炖法,将肉块投入烧至七八成熟的油锅里,烧10多分钟,待肉质呈白色状,加面酱再烧至肉本身水分消失,再加温水、盐等,用温火炖1小时左右,方少许味精、葱丝、芫荽即成。

◆ 手抓羊肉
定边靠内蒙古,受蒙古族生活习俗的影响,这里也有吃手抓羊肉的习惯。手抓羊肉,就是将羊肉按个人需要量,切成大块,做好标记,置入锅中炖熟,每人拿上标有极好的大块肉。即便是白水煮食,也清香可口,味美不膻。

◆ 西安油酥饼

西安油酥饼,又名千层油酥饼,是正宗秦菜经营单位西安饭庄的传统美点。以它色泽金黄、层次鲜明、脆而不碎、油而不腻、香酥适口等特色,受到中外宾客的欢迎。被誉为"西秦第一点"。

◆ 荞面饸饹

"荞面饸饹黑是黑,筋韧爽口能待客",这是陕西关中一带对传统风味小吃荞面饸饹的赞语。荞面饸饹是用荞麦面压制的一种细长的圆条形面食。它冬可热吃,夏可凉食,风味独特,有健胃消暑的功效。西安有很多专门经营饸饹垢餐馆,小摊点更不计其数,论其质量,以清真大寺西北角的教场门饸饹最负盛名。
饸饹,是我国北方的传统风味食品,已有近几年历史,古时也称为"河漏"。元代王祯《农书.荞麦》中载:"北方山后,诸郡多种,...磨而为面或作汤饼,谓之河漏。"荞麦含有60%到70%的淀粉,11%左右的蛋白质,2%的脂肪,还含有铁、磷、钙和维生素B等物质,是营养丰富的粮食。荞麦亦可入药,有消食化积,止汗和消炎的功效。

◆ 腊汁肉

腊汁肉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其色泽红润,气味芬芳,肉质软糯,糜而不烂,,浓郁醇香,入口即化。素有"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渣满含油"的赞语,用白吉馍夹腊汁肉,更是别有风味。俗称腊汁肉加馍。

◆ 贾三灌汤包子

走红西北、闻名全国的"贾三灌汤包子",是改革开放后西安新出现的清真名优小吃之一。它与西安老牌名特小吃"牛羊肉泡馍"一样,经济实惠,风味独特,深受群众喜爱。
贾三创制的灌汤包子,选用精白面粉做皮,秦川黄牛肉为馅,凤翔大红袍花椒调味,配以纯牛骨髓原汤为汁,以小笼强火蒸出,用料精细,工艺考究,具有"皮薄如纸,馅嫩含汤,调料香浓"的特点,人称"三绝"。

◆ 饺子宴

饺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食,西安的饺子宴更是美食中的精品,您也许还没有吃过,可您一定要去常常。它是在研究发掘我国传统饺子的基础上开发研制,并日臻完善的新宴种。其选料考究、工艺独特、造型生动;一饺一格、一饺一味、一饺一型,被誉为"神州一绝"。自1984年首创至今已有108个品种。

◆ 三原蓼花糖 

三原蓼花糖已有二百年左右的历史。相传曾得到慈禧的赞赏。它样子像鼓槌形,金黄色的表皮里有一层白芝麻,里面是蜂窝状糖心,吃起来瓤美味久,松、甜、酥、脆、香。风味独特,成为陕西省传统的名贵食品之一。

◆ 凤翔腊驴肉 

驴肉具有补气血,益脏腑等功能,对于积年劳损、久病初愈、气血亏虚、短气乏力、食欲不振者皆为补益食疗佳品。因此有"天上龙肉,地上驴肉"民谚。陕西关中盛产驰名全国的"关中驴"。凤翔腊驴肉选用驴的腿肉精制而成。它色泽红润,质地细密,酥香可口,五味俱佳,百食不厌。自清代咸丰年间起,一直受到各地欢迎。

◆ 老童家腊羊肉 

西安老童家腊羊肉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以带骨羊肉为原料,配以芒硝、桂皮、八角、花椒、草果、小茴香和青海盐为辅料,经过腌肉、煮肉、焖肉等工艺精制而成。它色泽红润,肉质酥烂、膘肉分明,油香不腻,鲜美可口。三百多年来,以其独特风味一直受到人们的欢迎。

◆ 水晶饼 

水晶饼因其馅芯透明发亮,犹如水晶而得名。早在宋代,它就享有很高的声誉。曾与燕窝、银耳甚至金华火腿齐名。现仍为陕西省的著名特产。其中以渭南出产的"乐天牌"水晶饼和西安德懋恭生产的水晶饼最为出名。它外形美观,油而不腻,具有浓郁的玫瑰芳香,是馈赠亲友的上等礼品。

◆ 甑 糕

用糯米和红枣为原料精制而成的一种甜糕,西安人一般用它当早点。特点是枣香浓郁、软糯粘甜,因为大枣还具有益气补血、养肾安神的功效,营养价值非常 高。是一种滋补养身的食品,深受西安人的喜爱。

◆ 秦镇米皮

在西安,秦镇米皮是老少皆宜的食品。年不分四季,日不分晴雨,凉皮摊上总是座无虚席。调食时,配以适当的菜(一般是小豆芽或大豆芽)、油泼辣子、蒜 泥、酱油、香醋、香油和味精等调料,吃起来光润、皮薄、细软、筋道,口感独特。

◆ 粉汤羊血

由制血、配调料和泡馍三个步骤精制而成。食时配以粉丝、香菜等辅料。羊血鲜嫩、粉丝光滑筋软、辣香扑鼻。寒冬食用为最佳。又因所用调料多为温中健胃和|芳香开窍的中药,故特别受年老胃弱的顾客的青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13
陕西小吃:歧山面
歧山是一个县,盛产麦,善吃面条。有九字令:韧柔光,酸辣汪,煎稀香。韧柔光是指面条之质,酸辣汪是指调料之质,煎稀香是指汤水之质。 歧山面看似容易,而达到真味却非一般人所能,市面上多有挂假招牌的,俗辨其
真伪,一观臊子[左火右览]法和面条擀法便知。 臊子,猪肉,必带皮切块,碎而不粥。起锅加油烧热,投之...

特色菜凉皮(酿皮子)
凉皮又称“酿皮子”,从唐代冷淘面演变而来。其面皮选料精良,工艺严谨,调味讲究,“白、薄、光、软、筋、香”而闻名,凉爽可口,宜于夏天食用。如今是关中西府的重要名吃。特点:味酸、辣、爽口、凉香,皮子具筋软
的特点,宜于夏天吃用。...

石子馍
陕西关中地区有一种制作奇特,风味别致的古老食品,叫做石子馍,也叫干馍。由于它历史悠久,加工方法原始,因而被称为我国食品中的活化石。石子馍是用烧热的石子作为炊具烙烫而制成的馍。它油酥咸香,经久耐放,因此
很受人们的喜爱,就连就外宾吃后也大加赞赏。 石子馍历史非常悠久,它具有我国烹饪史上石烹时代的明显特...

陕西小吃:圪坨
圪坨,陕北语,关中称麻食、猴耳朵。以荞面为料,掐指蛋大面团在净草帽上搓之为精吃,切厚块以手揉搓为懒吃。圪坨煮出,干盛半碗,浇羊肉汤,乃羊腥圪坨。 吃圪坨离不开羊肉汤,民歌就有“荞面圪坨羊腥汤,死死活
活紧跟上”之句。 圪坨是一种富饭,羊肉汤里有什么好东西皆可放,如黄花、木耳、豆腐、栗子。 此物有...

“凤翔三绝”绝在哪
陕西人都知道凤翔有三绝:东湖柳、西凤酒、姑娘手。究竟“三绝”绝在何处,来到凤翔的人都想一谈究竟。 其中东湖,相传乃周文王元年,有凤凰饮水于此,被视为祥瑞之兆,名曰“饮凤池”。北宋时,大文学家苏东坡在
凤翔府任签书判官时,喜爱饮凤池,倡导修筑扩建饮凤池,植细柳,栽莲藕,并修筑君子亭、宛古亭、喜雨亭...

■陕西美食历史悠久

“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寄胡麻饼与杨万州》一诗中,对胡麻饼的赞誉。唐代长安驰名的胡麻饼就是今天的芝麻烧饼。陕西饮食文化的历史,犹如一部荡气回肠的历史长卷,翻开这部长卷,每一种看似平常的小吃,都是一篇悠远的陕西人独特的生活画卷。

陕西美食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用最简单的石烹法烹制的石头馍,可谓古风犹存;在唐代有着“槐叶冷淘”这样优雅名字的菠菜面,至今仍是陕西人的家常饭;家喻户晓的臊子面在唐代叫作长命面,是皇亲国戚庆祝寿辰的寿面。最晚出现的柿子饼,算起来也有着400年的历史。

历史上从长安到地中海东岸罗马帝国和黑海口君士坦丁堡的“古丝绸之路”,除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贸易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之外,也使陕西饮食文化和饮食风味有了相应的发展。当时的秦陇风味,主要由衙门菜、商贾菜、市肆菜、民间菜和清真菜组成。衙门菜,又称官府菜,历史悠久,以典雅见长,如“带把肘子”、“箸头春”等。商贾菜以名贵取胜,如“金钱发菜”、“佛手鱼翅”等。市肆菜以西安的名楼、名店的菜肴为主,“煨鱿鱼丝”、“烩肉三鲜”等,由于市肆菜品种繁多,名厨如云,占有地理优势,接触面广,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充实提高,始终居秦陇风味的主导地位。民间菜经济实惠,富有浓厚的乡土特色。

■特色风味酸辣香

陕西美食风味总的特色被许多美食家概括为三个字“酸、辣、香”。陕西的名菜虽然一个菜所用的调味品很多,但每个菜的主味却基本突出酸辣,不同于川菜的麻辣,陕西菜的辣味带出的是酸,在陕西菜中各种香醋被厨师频繁使用。另外为突出香味,陕西菜除多用香菜作配料外,还常选干辣椒、陈醋和花椒等,干辣椒经油烹后拣出,是一种香辣,辣而不烈。醋经油烹,酸味减弱,香味增加。花椒经油烹,麻味减少,椒香味增加,选用这些调料的目的,并非单纯为了辣、酸、麻,主要是取其香。

食的真谛在于“味”。在采访中王子辉强调,陕西的美食注重味道,这才是真正反映了饮食的本质,不管饮食业如何发展,对菜品的外表包装多么精美,最终必将回归到一个“味”字。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味美。孙中山先生讲“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将“味”的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

■饕餮之中见“情”“礼”

情与礼,反映了陕西饮食的人情味。吃吃喝喝简单,一道道美食满足了舌尖的需要,但是在饮食文化中,美食还将人们的感情和友好的礼节寓于其中。“情”,是对陕西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就好似老北京的茶馆,大家坐下来喝茶、听书,实在是一种极好的心理按摩。陕西人自古好客,习惯于一边吃饭,一边聊天,互相交流信息。亲友之间迎来送往,人们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惜别或接纳的心情。感情上的风波,人们也往往借一桌浪漫精致的美食平息。“礼”,是指饮食活动的礼仪。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有着悠久历史文明的陕西更是讲究“礼”。饭桌席间离不开礼节,坐席的方向、坐次的排列、筷子的摆法、上菜的次序……都体现着“礼”字。
还有肉夹馍。原以为这里应该卖的便宜不少,然而事实是还要稍贵上一些,而且并没有想象中的能经常是羊肉。不过,在这吃过两次后倒是让我明白了以前的一个困惑:分明是馍夹肉的,为什么非得叫它“肉夹馍”。原来呀,那意思是里面其实不会真夹多少肉的,到是你那夹着馍的上下两片唇要厚实很多。

另外,还有羊肉泡馍或者泡麻花,两样你可以自己选择,味道很重,羊膻气能传出好远。这个比较实在,看着不大的一碗直让我这桶协的也感觉不好对付。

再说说这边的喝酒。来之前就对北方人的豪饮颇有畏惧,也幸好有了心理准备。有天档案局局长请我和另一同事吃饭,虽然他没那么地劝,但他也告诉我们在这里如果来了贵客不把他喝醉了那就是没尽好地主之谊。他现在身体不允许多喝了,但此前他们的工作餐都是用啤酒杯喝白酒的,而且一杯三口,大致前两口喝剩的高度要分别和烟盒的高、长一致。任镇长时他曾经带着一个下属用了十二瓶茅台对付一桌来投资建项目的!饭后他带我们在他几个朋友的店铺逛逛,一坐下人家竟就吩咐买些啤酒来,可总得有盘花生米呀?

这里人的敬酒方式也有不同,他们对女士基本是不怎么敬的,全凭自愿,除非是很强的主。在哥们之间,如果关系好的,他会不停地捧上一杯递上来,喊一声“我敬你!”。够豪爽吧?和我住一屋的哥们昨天就是这么地被人给灌晕的,不过还好喝的是啤酒,呵呵。我算幸运,来了以后是打定烟酒不沾的。

这算是些地域差异吧。还好我对生活不那么挑剔,很容易养活的,就是天天面食也能吃饱的。而且据说吃面食更能长身体的,所以我一直很担心自己的完美“体形”。
第2个回答  2016-06-12
还有渭南最好吃的小春辣子鸡,也是陕西甚至大西北菜肴的一道美食,辣子鸡特别好吃,烧烤也是一流,几十年老店了
第3个回答  2021-04-06
长安葫芦鸡;长安六小碗;羊肉泡馍;黄桂稠酒;荞面饸饹;秦镇凉皮;泡泡油糕;岐山面;葫芦头....
第4个回答  2020-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