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外国语学校的相关历史

如题所述

原广州外国语学校
当年的广州外国语学校创办于1963年,分中学部和小学部。中学部是初一开始招生,1965年秋季我(指本文作者杨晋豫,下同)入校时,已有初三级的学友;小学部则是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招生。当时每个年级只有两个班,每班40人,女生占三分之一,语种只有英语与法语。
当年我由八一附二小推荐,到保安街小学(现培正小学)参加面试。那时的小学没有开设外语教学,外语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面试时,老师念一句英语,我模仿念一句,还考朗诵。邻桌的一个男生站着,声情并茂地朗诵了叶挺的《囚歌》。通过面试后,才能进入笔试。当时有800个孩子在署前路小学参加广州外国语学校单独提前举行的笔试,仅录取80人,没被录取的,还可以参加普通中学的升学考试。
那时我们都以“I study at Canton foreign Language shool”(我在广州外国语学校学习)为荣,因为我们认为,从事外交工作是一项崇高的职业。我们不仅有普通的外语课本,还有学校专门编写的许多外语教材。上学期并没有教我们ABC,而是进行大量的生活用语和对话练习,下学期才学字母和音标,这很符合先说话后认字的人类认知规律。
学校的外语老师大部分是归国华侨,还有数名外籍老师。当时学校虽然没有现在普遍使用的语音室,但有不少当时弥足珍贵的盘式录音机。我们用录音机练听力、学口语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
学校还经常有接待外宾的任务。我曾参加过一次接待西哈努克亲王,任务并不繁重,我们几个女同学到火车站为他献花送行。完成任务后,每人得到一包东方宾馆的精美点心,这真叫我们喜出望外。听说高年级的同学还迎送过周总理呢。
学校开办几年,并无固定校址,完全是“寄人篱下”。先是在广东工学院(现广东工业大学)办学,后搬到暨南大学,直到1966年初,新校舍在沙河顶(现星海音乐学院)落成,才算有了稳定的归宿。那年同学们排着队,从暨大出发,徒步穿过空旷荒凉的广州天河机场(现繁华的天河商业圈),到新校舍打扫卫生。我们即将迁往的新校舍非常令人神往:有当时广州并不多见的大圆顶学生食堂,有巨大的工字形教学楼,有崭新的学生宿舍和教工宿舍……可是,我们没能在这里上过一堂课,开过一餐饭,因为“文革”开始了。
1966年5月,我们还在暨南大学校区时,就停课了,同学们跑到华附和中大看大字报,回来就写大字报,贴满了教室和走廊。外籍老师回国了,身为归国华侨的老师被羞辱和批斗,以干部子女为主的学生后来分成了“红五类”、“黑五类”,接着“破四旧”、“大串联”、“文攻武卫”,我们完全卷入这场时代的浊流,荒废了学业,虚掷了青春好年华!
学校具体是何时搬到沙河顶新校区,我已记不起。现代回想起来,一定是我们在外边胡闹时,由那些被打成“牛鬼蛇神”的教职工辛苦完成的,因为我们作为学生,没有一个人为此付出过汗水。在后来的“复课闹革命”期间,课没复起来,“革命”却令新校舍满目疮痍:教学大楼雪白的墙壁上,用墨写满了充满火药味的大标语,宿舍里沉重的实木双层床全被推到楼梯间,堵死通道,宿舍成了“武卫”的堡垒。1968年底,听说学校要解散,大家都要上山下乡,当年12月第一批同学赴海南。第二年还没过春节,我们剩下的一百多人,也在太古仓码头登船,投身到海南的广阔天地。(原广州外国语学校中学部)
1970年底,在广州农民运动农讲所,200名年仅14岁的孩子,经过革命式的宣誓,从广州外国语学校直接跳进了广东外国语学院学习。从此,他们在我校度过了难以忘怀的五年时光,直至毕业。这就是人们所称“广外”历史上的“小大学生”。(原广州外国语学校小学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