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吾肉孜节的纳吾肉孜节的由来

如题所述

纳吾肉孜节的日期是固定的,即每年我国农历节气的“春分”。哈萨克族的游牧生产活动沿用相传的十二生肖纪年法,因此,将这一天定为春节。“纳吾肉孜”一词来自波斯语,意为“春雨日”。每到这一天,哈萨克等民族都要举行祭礼仪式,并举行庆祝活动。
关于纳吾肉孜节,草原上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据说草原游牧民族在信仰伊斯兰教之前,崇拜天地等神。这个节日的来历和天空中的星座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认为,白羊星是造福人类的主神,而双鱼星则是人畜的病源。每到“春分”这一天,恰好是双鱼星降落、白羊星上升的时刻,人们选择这个时刻过节,希望驱走病源,人畜两旺,迎来幸福和吉祥,所以纳吾肉孜也有“送旧迎新”的含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8-06
  纳吾肉孜节由来:
  据说草原游牧民族在信仰伊斯兰教之前,崇拜天地等神。这个节日的来历和天空中的星座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认为,白羊星是造福人类的主神,而双鱼星则是人畜的病源。每到“春分”这一天,恰好是双鱼星降落、白羊星上升的时刻,人们选择这个时刻过节,希望驱走病源,人畜两旺,迎来幸福和吉祥,所以纳吾肉孜也有“送旧迎新”的含义。
  按照传统习惯,在纳吾肉孜节这天,草原上的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节日的盛装,互相问候和祝愿。为了辞旧迎新,预示丰收,各家各户都要做纳吾肉孜饭。哈萨克族在做这种饭的时候有许多讲究,至少要用七种原料,如小麦、大麦、米、面粉、肉、奶疙瘩、奶子等,把这些混合之物加水煮成稠粥一样的纳吾肉孜饭。做这种饭时不宰杀牲畜,要用往年剩余的粮食和冬宰后贮藏了一个冬天的熏肉,并尽可能做得丰盛些,以示年年富足有余。在这一天,人们成群结队,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唱纳吾肉孜歌,吃纳吾肉孜饭,开展集体性的节日活动。
  在节日期间,草原上还要举行叼羊、摔跤、阿肯弹唱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显示了牧民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盼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