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庆桥有哪些历史故事?

如题所述

在武夷山市区南郊,横卧着一座造型优美、结构精巧的宏伟古廊桥,它就是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级文物之一的馀庆桥。是古代崇安(今武夷山市)闽赣古道的枢纽,是五夫和万里茶路起点下梅等百姓商旅往来城关及江西的必由之路。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由崇安县缙绅朱敬熙(1852-1917)为母献寿捐建。“(崇安)南郊阻大河,行者病涉,敬熙秉母命,以三万金创馀庆、垂裕二桥,雄伟为闽北冠”(民国《崇安县新志》)。馀庆、垂裕二桥在崇阳溪的溪中洲(师姑洲,又名沙古洲)处相接,所构成的姐妹桥组合,曾经是闽赣古道上辉煌的交通巨构,著名的民生工程,也是当地百姓心中恒久的慈善丰碑。它雕塑般地屹立于古城南郊,让往来商旅对素有“闽邦邹鲁”与“金崇安”之称的古城,未临城池便仰止起敬。抗日战争时期,垂裕桥毁于火灾,桥墩也在文革期间拆毁,馀庆桥历经了百余年沧桑独存至今,尤为珍贵。她见证了崇安清朝、民国与共和国的风云,定格了武夷山一个豪门望族的曾经辉煌,浓缩了武夷山一段惨烈嬗变的近代历史。
馀庆桥为伸臂斜撑木石结构虹梁拱形古厝桥,宏伟、古雅、庄重,极具工程美、艺术美与人文美等审美价值。在工程科学美上,该桥是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木构虹拱桥梁的活化石。虽然我国东南地区木石廊桥仍存多处,但像馀庆桥构造如此科学,同时工程体量如此宏大,却绝无仅有。该桥两台、两墩、三孔,净长近80米,宽近7米,拱高近9米。当年馀庆、垂裕二桥同时建造,且垂裕桥更长。如此浩大的工程,所耗上等木材与石料均以万方计。如果说所用大量上好杉木作为林区的武夷山尚能自给,那么八座桥台及桥墩所用的巨量花岗岩石材来源于何处,如何运输,同样令人称奇。两座廊桥的台与墩均由青褐色花岗岩精工雕砌,其中大的条石每块重逾三吨。而据调查,崇安城区方圆十里并无这类石材矿源;这些石料至少要到崇溪上游20公里远的西溪采运。当年的崇溪上游,陆路为不能行车舆的鸟道,水路为急浅石攻舟的小溪,如此大块而巨量的石材怎样搬运,至今仍是当地百姓街谈巷议的谜团。至于其利用木结构斜撑悬臂分解传递受力原理制成虹形拱梁,用石板卵石作为桥面压镇以抗风抗震,用亭式长廊黛瓦披覆以防雨防腐等设计,也有极高的工艺技术和科研价值,在世界桥梁史上有着显著的地位,倍受各界专家称赞。
在建筑艺术美上,馀庆桥是江南风雨廊桥的经典。当年的朱敬熙也许将整个崇城南郊作为一座园林,馀庆及垂裕桥即是建于其中大气而精致的亭廊水榭。两廊桥如龙似蛟,追逐戏游于南郊河洲之上,给崇安古城增添了灵动与祥瑞。馀庆桥由长廊、中亭、门楼、虹拱、缓坡桥台、船形桥墩完美组合而成,“增一分嫌长,减一分嫌短”,很好地体现了和谐对称的传统审美意识,令人称绝。馀庆桥主体为西北—东南走向,而其东台坡道却忽折向正东,呈苍龙摆尾之形。这是该桥设计上的独运匠心,她在保持传统建筑对称美的同时,又打破绝对匀称的俗套。这一创意毫不逊色于“画龙点睛”中的点睛之笔,使该桥骤然生动起来。该桥台的如此设计,还有诸多风水学上的奥妙,使其更加引人入胜。馀庆桥不仅自身美轮美奂,与周边环境也相得益彰。其东侧有两棵苍劲葱茏古樟的烘托,西端有一条青荇油油的古人工河缓缓穿流的映衬,当秋冬之季,夕阳徐降,光芒透射过桥上的木栅栏杆与暮归行人,便构成南门八景中最唯美绚烂的“馀庆夕辉”丽景;当春夏之交,空蒙烟雨迷漫于洲渚之上时,远远望去,馀庆桥组群又似“海市蜃楼”仙境。馀庆桥体量宏大但仍十分注重艺术细节,其中不乏精雕细刻之作。仅如四座台墩上的巨大鸟首,便极具文化匠心与艺术感染力。它雉喙凤眼,昂首雄立于台墩的迎水面上,船形的墩体自然地成为该鸟的身躯。据说这是一种叫鸢的水鸟,朱熹有“鸢飞月窟地,鱼跃水中天”联句。该鸟居月宫仙境,有制洪魔神力,常嬉浮于波峰浪表。将每座台墩设计雕琢成该鸟的形象,既寄托了“鸢飞月窟地”的高远情怀,也寄托了该桥骑在水鸟背上能“水涨桥高”不惧洪魔的虔诚祈愿。因此,余庆桥不仅仅是一座古代交通工程,同时还是一座深涵民俗传统底蕴的建筑艺术巨构。
据民国《崇安县新志》载:“……南部阻大河,行者病涉,光绪十三年,邑人朱敬熙秉母命以三万金创余庆、垂裕二桥,雄伟为闽北冠。”这座风雨廊桥虽是晚清建筑,但却保留了许多宋式,甚至是汉式的结构和形制。其木石结构、伸臂斜撑、梁木穿插别压,是典型的北宋中原盛行虹桥结构形式,北宋后在开封造过,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就是这种建筑形式,不过只是一个单拱。一本早期的美国专著中曾有一张坐落在仙霞岭的一座这种单拱桥的图片。兰州也有过一座类似的单拱桥,可惜后来被改建了,虽然留下了资料和测图,但至今依然被建筑史学界引为憾事。近年来,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桥梁专家茅以升教授等人都对余庆桥进行考察,留下了这样的评价:“虽然我国南方保留有许多搭盖长廊的风雨桥,但这座桥的独特和重要之处是它的叠梁拱,这是北宋发明的一种建筑形式,而这种方式技术要求严、造价高,因此这座三拱桥极具价值,有‘古化石’的意义,是很古老的概念的现代遗存,非常珍贵。虽仅百年历史,却情系千载文明。”

我就是武夷山人,对余庆桥的烧毁,我感到很可惜,毕竟是上一代留给我们的呀。
唉。建议国家对 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保护好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